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四位青年在传统和现代间的“汉服艰难创业梦”

2021-05-25 20:17 作者:汉服资讯  | 我要投稿

四位青年在传统和现代间的“汉服艰难创业梦”

图文来自:封面新闻

特别声明:本号除原创文章外,其余文章均为原作者观点,发布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互相交流。



四位青年在传统和现代间的“汉服艰难创业梦”

封面新闻记者 杨涛 见习记者 赵紫萱

初夏未夏,成都突然的一场大雨,冲刷掉了多日的闷热。横渠传统服饰的创始人隐迟、小白和小柒早早就来到了工作室,换上了样衣,正在化妆间盘发梳妆。窗外依旧雨声淅沥,他们原本的外出拍摄计划泡汤了,于是在等待晴朗的时间里,他们穿上自己设计的汉服,讲了讲他们一年多的创业经历和汉服情节。



横渠传统服饰三位创始人小柒、隐迟、小白(从左至右)

为共同爱好抱团 意外创业

去年2月,小柒、隐迟、小白以及尚未露面的代女士,四人共同创办了汉服工作室“横渠”。这个工作室坐落在一栋写字大楼内,约莫三四十个平方。进门的书架上,传统服饰类书籍排列得错落有致,壁柜中,密密麻麻堆放着色板和布匹。他们每天就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绘图裁衣,埋头做着各自的事情。

隐迟是工作室的带头人,她小巧精致,穿着一袭宋制长褙子,头顶簪着珍珠和翠石,安静地坐在一旁。小白是设计师,带着一副圆圆的眼睛,笑起来憨厚可爱,似邻家男孩。小柒是“门面”,主要负责外宣,他时常拍摄发布一些小视频,粉丝众多。



小柒和团队成员一起讨论汉服布料

聊起创办这个工作室的契机,隐迟笑了起来:“我们都是喜欢汉服的一群朋友,经常会聚在一起。当时我和代女士想创立汉服工作室,就把小白和小柒也拉进来了。”有着共同爱好的朋友,意外成了同事。“因为我们太熟了,经常在办公室打打闹闹。”

说完,大家都咯咯笑着。隐迟望向窗外,雨还在哗哗下。

开局不利 一整年没有收益

怀揣着热情,他们一头栽进了庞大的汉服市场,没想到现实立马给了这几个年轻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去年刚开始做就遇到疫情,开局就不顺利。”想起那段一切都停摆的时光,隐迟说到。没有布匹货源、没有厂家开工,对于在汉服事业中还很稚嫩他们,是一次重重的打击。

2020一整年,横渠工作室颗粒无收。隐迟有自己的主业和收入,而小柒和小白是全身心投入进了横渠,这两个年轻的男孩子,就靠着往年的一些积蓄和家里的支持,继续背负着这份热爱往前走。


汉服爱好者小白整理妆容

小白去年曾设计出一套作品,但是经历了七八次的修改,最终也没能呈现出来。“大家都急了,想着怎么也要做出一个作品来。”于是在去年9月份,他们开始筹划来年的方向。说起那些不尽人意的往事,他们都在笑容中三言两语带过,不再过多提及。此刻窗外雨停了,去年的故事也在交谈中戛然而止。熬过寒冬 未来可期在创始人们持续一年“为爱发电”后,今年2月份,横渠的第一件产品终于上新了。从前期查阅元代到明代的一些资料,到后期购买制作纽扣的青花瓷片等等,小白都详尽的介绍了一遍。而比甲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开端,在接下来的半年里,横渠会不断地推出作品。


汉服爱好者小柒(左一)和他的合作伙伴身穿自己设计的汉服

近几年掀起了一阵“汉服热”,让越来越多的商家入驻进来,在已经非常饱和的汉服市场中,横渠算是姗姗来迟。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市场淘汰赛,这几个年轻人开始思考自己的定位。



小柒为同伴拍摄汉服照片

隐迟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汉服的高端商家已经在行业中根植了多年,有一定影响力,后来者很难去突破这层壁垒。而低端价位的商家也已经有了很多,相对而言中端路线会走得更轻松。于是横渠把自己定位在了中端汉服商家中,注重面料和设计,想把汉服的适用场景嵌入日常生活中。在未来,他们还会继续坚持这份事业,隐迟说,她希望能做到同等价位的一二名。因为这份热爱的坚持,横渠的创始人们默默努力着。在朝九晚五的工作中,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一群成都青年,因为汉服聚在一起,然后携手前行。不知不觉,窗外早已日出而云霏开,拨开头顶的乌云,雨过天晴。


四位青年在传统和现代间的“汉服艰难创业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