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承遗 青创担当——西纺青年延安实践行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于7月18日组织了“寻技承遗 青创担当”暑期实践队由师文钊带队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进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实践队拜访了延川县剪纸、布堆画非遗传承人郭如林师傅并来到延川二中的作品陈列馆,对剪纸和布堆画进行了参观了解。本着对非遗文化的高度重视,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此馆作为非遗实践调研基地并加以授牌,同时聘请郭如林师傅为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外实践指导老师。实践队有幸见到延川县文化旅游局局长乔栋才、延川县文旅局非遗中心主任,延川第二中学负责人并合照留念。

从郭师傅的言语中可以听出他对这片土地独有的情怀,他深深地爱着这方生他养他地土地,他的创作灵感大多源于自己对这方土地深沉的爱,在他的作品的这些都有显著的体现。郭师傅的作品多数与妇女有关,他将自己对于母亲无尽的思念投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去,借着作品表达对母亲的爱念。

7月19日实践队一行人来到延安红街里郭师傅的铺子,在这里见识到了许多民间收工艺品,如:虎头娃娃、团扇、旗袍,布制手环等等。
在采访中,郭师傅一直再强调非遗的传承,强调青年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热爱是非遗可以传承下去的的重要因素,呼吁年轻一辈人要扛起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传播的大旗,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随后,郭师傅给实践队成员教授剪纸和布堆画技法并且亲做了示范。成员们学到了许多东西,郭师傅传授的不仅是剪纸和布堆画的技法还有为人处事的人生道理,而成员们学到的也不单单是技法,更多的是郭老师对非遗传承的信念,人生的态度,这些便是延安之行的宝贵财富。更坚定了成员们对于传承非遗的决心,带着郭师傅的谆谆教诲继续走进非遗,传承非遗。

7月20日,实践团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看着纪念馆宏伟的大门和毛主席的雕塑,心中不由得感慨如今的太平盛世的背后不知有多少的先辈浴血奋战。走进馆内里面,先辈们肃立在大刀、长矛、土地雷和步炮前,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战火硝烟,听到了当年的战火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情景。中国革命的历史在后辈心头又一次打下了的深深烙印,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永远是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离开时,实践队有幸碰到了老一辈的功勋、海军退役上将和中科院计算所上海处理器中心曾凡甲一行人并合影留念。他们告诉实践队成员要努力学习,学习知识,学习做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添砖加瓦。

保护非遗,传承非遗是连接中华民族情感的纽带,是精诚民族团结和维护全球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年轻一辈也要同样记得没有先辈的浴血牺牲,何来今日太平盛世,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真正地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