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孔子空荡荡的课堂,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要思想自由

2020-04-27 20:31 作者:AAA药厂厂长二万大儿子  | 我要投稿

据《荀子•宥坐》等文献记载,孔子的春秋大义。鲁定公十四年(公园前496年),孔子时来运转,受聘为鲁国最高司法官员(大司寇)并代理宰相一职(摄相事),上台仅七天,就诛杀了当时的著名学者少正卯。据荀子与东汉王充考证,少正卯和孔子一样,都系当时名重一方的著名学者,但两人学术观念迥然有别,两人都在讲学,而且少正卯的授课方式可能更受学生欢迎,以致孔子的学生也跑去旁听,孔子的课堂一度出现三满三空的现象。最绝的一次,孔子的课堂上只剩下颜渊一个人,其他人都跑了。孔子掌权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这位学术对手开刀。孔子给少正卯罗织了五大罪名:

其一,心达而险,为人通达但居心剖测;

其二,行辟而坚,行为乖僻但意志坚强;

其三,言伪而辩,观点不对但却善于狡辩;

其四,记丑而博,宣扬歪理邪说但却非常博学;

其五,顺非而泽,是顺从异端且大力赞赏。

孔子说,这五种罪恶,有其中一种就应被诛杀,而少正卯五条全占齐了,是小人的奸雄,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最后,孔子用《诗经》的话总结道:“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宵小成群,让人担忧。

后人只是没有弄懂孔子的行为,自行曲解。我们既要发展思想自由,亦要搞清楚思想自由的边界在哪里。


孔子空荡荡的课堂,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要思想自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