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dynamo与arduino尝试让传感器与AL BAHAR塔的建筑信息模型的交互

2019-06-09 23:16 作者:东成西就的BIM  | 我要投稿

这次尝试的思路和之前的文章一样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740540

还是通过dynamo和arduino来实现传感器与建筑信息模型的交互

AL BAHAR塔的外立面非常的具有地域特色,并且美观实用,科技感爆棚

网络上有关于这个al bahar塔嵌板的参数化的教程

大概看完教程之后,就能基本知道参数化建模的思路了

基本都是三角函数、画法几何的内容

虽然我高中数学学的不好

但是也可以理解基本思路

我根据自己的理解也建立了这个al bahar塔的外立面嵌板

然后就是让他在revit中生成一个简单的外立面

然后就开始根据自己的思路

开始折腾arduino了


这次的内容花了我很多时间

耗时的不是revit模型,而是

我想通过arduino将多个光线传感器形成“建筑感知矩阵”,用来模拟建筑外立面根据环境的真实变化,来控制嵌板的变形

为了能更好的建立“感知矩阵”,我用了16个光线强度传感器(廉价,性能差),和1个温度湿度传感器(同样廉价,不可靠)。为了能得到比较好的信息数据,我对这些精度差,性能不稳定的传感器进行了数据修正,费时费力。只是自娱自乐,所以没有舍得花大价钱买好的传感器,只能耗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做一些辅助工作了。

只有16个光线传感器,用来测试模拟面积不大的建筑外立面,基本够了

4X4,均匀分布在外立面上,获取每个传感器的光线强度值,计算光照强度分布,再分别计算每一个嵌板位置的光照强度,根据光照强度来计算嵌板的开度值,控制嵌板的开启和闭合

然后,再加上一个温度传感器,用来模拟获取建筑内部的室内温度

根据室内温度,同步调整嵌板的启闭

我这里不是按照很多人根据阳光入射角来调整嵌板的思路

而是用传感器来驱动嵌板

原因在于,软件计算的阳光入射角只是理论上

实际情况可能和理论值差距很大

软件计算阳光入射角,是根据地理位置,经纬度,日期等因素来统计计算的

实际情况呢,今天可能是阴天,雨天,或者雾霾天

周围的建筑随着时间的变化,遮挡其他建筑

而且遮挡的位置和面积也是不断变化的

所以,只有现场实际的环境参数值,才是最准确和客观的


通过数量纷繁的各类传感器,让建筑与物联网(IOT)组成“智慧”的“有机体”。传感器用来感知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建筑,建筑与人之间的微妙联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反馈到建筑本身,与其他的建筑机械结构传感器相关联,实时调整结构形态,从而更新迭代出新的信息,再回到建筑“有机体”中,让信息生生不息。

具体内容详见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5086171/

丑陋的原始测试设备:

尝试的初步成果截图:


dynamo与arduino尝试让传感器与AL BAHAR塔的建筑信息模型的交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