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源氏物语》将单纯感叹的“哀”发展到具体充实的“物哀”

2023-04-05 10:20 作者:中国崛起呀  | 我要投稿

音乐笔记135、源氏物语》将单纯感叹的发展到具体充实的物哀


物哀(日本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百度百科):…

 

物哀观

…物:见《欧几里得21》…

…观:见《欧几里得12》…

(…《欧几里得》:小说名…

…《欧几里得12》:《欧几里得》这部小说的第12话…)

 

美学思潮

…美:见《牛顿103》…

…学:见《欧几里得4》…

 

物哀,“物の哀れ”(もの の あはれ)是日本古已有之的美学思潮,

不仅深深浸透于日本文学,

而且支配着日本人精神生活的诸多层面,

…精、神、精神:见《牛顿154》…
…生、活、生活:见《伽利略29》…

 

古语拾遗》从古代原初歌谣来考察,认为“あはれ”是“啊”(あ)和“哟”(はれ)这两个感叹词组组合而成的。

这种感叹,最初是通过对人和自然 其后发展到对人生世相 即对现实的接触--认识--感动的过程 而产生的。

…自、然、自然:见《欧几里得128》…

…发、展、发展:见《伽利略21》…

…认、识、认识:见《欧几里得51》…

…过、程、过程:见《欧几里得194》…

 

由于“あはれ”这个感叹词 与日语汉字“哀れ”字同音,就以“哀れ”标出。

 

 

“哀”有着感叹的意味,

但因为日语是暧昧的语言,

…语、言、语言:见《欧几里得160》…

 

“物哀”包含的含蓄内容 更有“同情、哀伤、悲叹、赞颂、爱怜、怜惜等诸多因素,

…内、容、内容:见《欧几里得66》…

…因、素、因素:见《牛顿100》…

 

需放入具体语境中 细加揣摩品味。

…具、体、具体:见《牛顿123》…

 

如《万叶集》中 上宫圣德皇子 出游竹原井之时,见龙田山死人 悲伤作歌一首曰:

汝在自家中

妹子手中抱

旅途卧草枕

游子实可怜(あはれ)(卷3-415)

 

这首歌唱出了对爱妻的眷顾 与离别的悲苦,幽哀之情,

寂寥中含蓄同情恰如其分地将的情致表现出来

 

 

由此可见,“哀”将悲凄 与同情的感情浑然为一体。

…感、情、感情:见《牛顿106》…

 

而真正将单纯感叹的发展到具体充实的物哀的 是《源氏物语》的著者——紫氏部

…具、体、具体:见《牛顿123》…

 

据日本学者上树菊子,大川芳枝的统计,《源氏物语》中出现“哀”多达1044次,出现“物哀”13次。

紫氏部将“哀”(あはれ)之前 加上了“物”(もの),

这样就将主客观合一了。

“物”是客观存在,“哀”是主观情感,两者“物心合一”,

…客、观、客观:见《欧几里得43》…

…情、感、情感:见《牛顿101》…

  

其中“”(もの)可以是,也可以是自然风物,更可以为社会世象,人情百态

…社、会、社会:见《欧几里得163、164》…

 

总之是以现实之物 触内心之大大丰富了的情感范围

…范、围、范围:见《欧几里得39》…

 

这种“物哀”之情 包含着赞赏、亲爱、喜爱、可怜、共鸣、同情、悲伤、怜悯、壮美、感动、失望等诸多情绪。

这样 “物哀”写尽人生世象,人间世情。

值得指出的是,物哀并不是中国人望文生义而得到的悲哀之感,

悲哀只是其中一种情绪而已。

叶渭渠先生在其著作《日本文学思潮史》就提出久松潜一博士将“物哀”特质分为五大类,“一感动,二调和,三优美,四情趣,五哀感。

而其最突出的是哀感。”

…思:见《欧几里得22》…

…史:见《欧几里得111》…

 

这五类情韵 我们都能在周作人的散文中寻见清晰的影子,

而其中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 就是掩卷之后的哀感余绪(xù) 缱(qiǎn)绻(quǎn)流转而挥之不去。

…缱绻(百度百科):情意缠绵 不忍分离的样子…

 

 

对于“物哀”,

叶渭渠先生认为“物哀”的思想结构是重层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思、想、思想:见《欧几里得154》…

…结、构、结构:见《欧几里得41》…

 

第一个层次 是对人的感动,以男女恋情的哀感 最为突出,

第二个层次 是对世相的感动,贯穿在对人情世态 包括“天下大事”的咏叹上。

第三个层次 是对自然物的感动,尤其是季节带来的无常感,即对自然美的动心。”

 

“当用“言传”时,物哀不等同于悲哀。

而当以“意会”时,它又确实表达了一种隐隐约约的 有时甚至是极深极痛的哀情。

 

请看下集《音乐笔记136、当用“言传”时,物哀不等同于悲哀》”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中国崛起呀”


《源氏物语》将单纯感叹的“哀”发展到具体充实的“物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