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数字托盘蜜蜂:关于灵动岛的若干意见

2022-09-18 22:56 作者:长颈鹿制造  | 我要投稿

非常感谢你打开了这篇文章,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有部分内容纯为虚构,它们都是假的,并不涉及到某个具体的地区、组织或个人,请不要把它们当成是真的。

首先,无论怎么说,对于iPhone 14 Pro来说,灵动岛是好东西。不过在此之前,我想为硬件上的设计说几句话,也就是关于这个药丸,更确切的来说是感叹号,的事情。

很显然,在Face ID结构光组件(点阵投射器和泛光感应器)、前置摄像头还有扬声器不可缺少的情况下,与其说iPhone 14 Pro的设计团队是在嗯整烂活,还不如说他们已经尽力了。

再者,事实上iPhone 14 Pro的这个感叹号所占据的面积已经比之前的任何一代都要小了,造成这种不适感的缘故主要是因为它相比刘海略微下移了一点,于是当亮起来的时候,上面的那一小块屏幕就会提示着你:这里被“浪费”了。倘若用的是亮色的壁纸,这种感觉会更加的强烈。

我无法猜测这个感叹号是否会在未来上移数十个像素,或者在宽度上缩减数十个像素,但是就目前的工程目标——进一步缩减摄像头和其他模块对屏幕的侵袭,和营销目标——创造一台跟以前不怎么一样的iPhone,来说,iPhone 14 Pro的设计团队做到了,而且比搞笔记本的那群人要做得好得多。

关于为什么笔记本不能整刘海屏的事,我想放到别的文章去说。

虽然上述这一小段文字会让人产生我正在拿着高压水枪冲洗广〇市天〇区〇河路2〇8号地面的嫌疑,但我并没有这个意思,因为尽力不整烂活的愿望和最终不甚令人满意的设计这两者并不是冲突的。

不然也不会有灵动岛这玩意了,你说是吧。

作为一个主要用途是弥补、掩盖,或者说欺骗的设计,灵动岛很好地贯彻了(我所认为的)苹果的一贯原则,那就是有的东西一般都会做得很好,没有的东西就是没有。无论是岛的扩大、缩小,还是分离,还是电量、信号图标的消失和重现,苹果在动画上的设计始终是用心的。

同时,借助比其他手机更为领先的硬件和iOS还算良好的底子,则确保了这些设计能够灵动流畅地展现在大伙面前,这很好。唯一让我感到可惜的是,目前只有苹果的官方App才支持灵动岛,第三方App还需要再等等,苹果的说法是“今年晚些时候”。

于是我这几天在微信群或者别的什么地方看到了不少因为缺少适配而闹出来的笑话。

好了,到目前为止,如果将灵动岛作为一个全新的功能,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的替代品的话,其实我的担心还可以小一点。但现实看来并不是这样,灵动岛很大可能会是iOS下一代的通知横幅形态,刘海缺口的时代终将过去。

所以大部分问题也集中于此,还好,我只关注其中几个。

这东西是黑色的,也只能是黑色的。

而自从深色模式诞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日出日落间手机主题的悄然切换。虽说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比如iOS 7的通知横幅和Android L(5.0)的浮动通知),深色或浅色的背景色调并不会对信息的可读性产生什么影响,但是从阅读舒适度来说,我们肯定希望能够在合适的时间体验到合适的颜色搭配。

想到iOS 16的Slogan便是“个性就是力量”,然后抬头看看高悬在前额的黑色灵动岛,我就觉得这是一件很酷的事。不过呢,在系统个性化这块还是不能对苹果有着太高的期望,甚至可以说,在个性化这块,他们会动就可以了。

毕竟在iOS 16只需在锁屏上稍稍捣鼓一下就有人特地出几个视频来告诉大家怎么用才更好玩,我要是设计员不得乐死,第一次见到挤牙膏能挤出三赢(设计员、媒体和用户)局面的。

我知道有些用户会出于省电的意愿而让手机(仅限OLED屏幕)长期保持在深色模式。那么我想他们是应该比我更接受这种单一色调的。说起来我也做过这事,就是我在用谷歌Pixel的时候。

只是这样非常无聊罢了。

第二个问题的话,我比较担心灵动岛这个设计对其他手机系统,即便他们中的大部分只能称作UI,的影响。

首先,就算无论怎么表现灵动岛的“创新”,说它是通知横幅和小部件的完美结合也好,赞扬它在动效设计上的细腻流畅也罢,都不能忽略它本身设计的出发点——掩盖非常显眼的屏幕缺口。

然而对于Android手机制造商来说,他们中的大部分并不屑于用弥补、掩盖的方式去应对屏幕缺口,即便其中的一部分认真对待了,在设计方面也不会像灵动岛一样多样且细腻,而在宣传方面,这种设计更多地像是一种锦上添花而不是需要大张旗鼓宣传的功能。

那是因为激进、大胆且数量众多的Android们选择了另一条直接的道路,解决的其实是更上一层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获得更大的屏占比”,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干得不错。

从一再收窄的上下两边,直径逐渐缩小的摄像头打孔,到风靡一时的机械结构升降的前置摄像头,以及更加激动人心的屏下摄像头,想在Android里面找一台正面赏心悦目的设备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纵使在硬件上有着出色的设计,一部分Android们的UI/UX设计仍然受到了iOS非常多的影响。说句不好听的,在这块他们是亦步亦趋,当iOS的某个大版本更新带来了什么界面、图标设计上的新玩意,不出两三个月,就会有非常相似的元素在Android的某些定制系统上出现。

顺带一提,这种情况在某些区域的Android手机上十分常见。我只能理解成是这个区域的消费者们对于iPhone的偏爱了,以至于当地大部分的Android无论在参数上如何亮眼,在UI上看起来仍然是iPhone的下位。

拜托,谷歌,Android本家,有Material Design的,现在已经是第三版了。

我所担心的正是,类似灵动岛的功能,出现在现时的Android上。在已经最小化最规整的居中摄像头打孔之中,弹出一片纯黑色的乌云,而当它起着小部件作用的时候,这片乌云可能会停在顶上许久。同时,尽管OLED的黑是真的黑,但在光照下透过玻璃的反光,我们仍可看见摄像头和“灵动岛”那明显的分界,然后余下的亮色的界面又和“灵动岛”的黑色形成了一种无比强烈的冲突。

可谓画蛇添足。

苹果是因为难以舍弃Face ID组件才有这么大的打孔需要如此的功能去遮盖,而在只有一个极微小打孔的Android手机上实现“灵动岛”,无疑是将裂痕扩大百倍,将优势转为劣势。

这正是我不想看见的,但是谁又说得准呢。

毕竟某种意义上,由于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现在绝大部分的Android手机的外观设计也无非是从“说的道理”,“道理的说”,“理的说道”或者“的道理说”这些有限且差强人意的组合里面随机PICK一份罢了。

然后灵动岛的横空出世,伴随着铺天盖地的宣传,以及消费者们对于iPhone(是iPhone的全部)的偏爱,会让一些Android们产生出一种幻象:

“噢,我们没有Face ID,我们没有A16仿生,我们也不需要用一大块的黑色去遮盖本来就小的屏幕缺口,但是大家确实很喜欢iPhone 14 Pro,也许我们应该加上一个跟灵动岛大差不差的玩意,说不定大家也会喜欢我们的新手机和新系统。”

反正到最后,媒体和粉丝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大家好啊,这就是今天大家想看的东西。

至于前者的这些编辑们是不是一边照着某份泄露了要赔20万以上的超机密PDF来写Android手机的评测和剧本,一边算着该怎么买iPhone 14 Pro Max更划算,我就不好说了。

后记:

吹牛逼真爽啊~

原本想视频和文章同步发出的,但是视频永远处于“在做了”的状态,我寻思要不改成电台再配几张图算了,反正搜集资料和拍摄很麻烦,录音也很麻烦,总之视频就是很麻烦。只能祈愿这周结束前能够出视频了!

如果阅读完文章后你出现持续的不可控制的认为本文中的部分内容不是虚构的症状的话,建议联系作者也就是我作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非常感谢!



数字托盘蜜蜂:关于灵动岛的若干意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