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天一个文学考研知识点(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色彩)

2023-06-23 21:14 作者:文学考研带你背  | 我要投稿

③杜甫诗歌特色


取材方面,杜甫是社会派诗人,趋向现实主义,内容广泛,富有时代性,取材于政治兴亡,社会动乱,战事徭役,饥饿贫穷和贫富悬殊。杜诗善于描写当时历史实况,反映唐代由盛转衰的现况,故有“诗史”之称。从安史之乱至入蜀之前,杜甫经历了大时代的动乱,写下大量的实录式写实名篇。其名篇中,特多写实之作,如名作《丽人行》,反映上层社会的奢淫。


思想方面,杜诗中有儒家思想,悲天悯人,忧国忧民,洋溢着仁民爱物的情怀和浓烈爱国主义色彩,有“诗圣”之誉。杜诗善用理智去仔细观察人生社会的实况,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人民的苦乐,有强烈政治意识,继承并发扬诗经、汉乐府民歌及建安文学的写实精神。


手法方面,善写人物对话和独白,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来描写。也善于抒情,结合抒情和叙事,又结合抒情和写景,寄情于景。叙事注重客观描述,让故事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而少发议论。


语言方面,语言精炼,用字准确,形象生动,多姿多采,并善于运用民间口语。


体裁方面,杜甫作品众体兼善,五七言古体、律诗绝句,无所不工。他往往用不同的诗体,表达不同的内容,叙事多用较少格律限制,便于铺叙描写的古体诗,抒情则多用近体诗。 杜甫大量创作七言律诗,作品内容广泛,技巧纯熟,注重声律对仗,格律严谨,语言锤炼,为历代典范之作, 达到极高的成就,使七律创作臻于成熟。他又开创“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描写社会的民生疾苦。

④杜甫的后世影响

中、晚唐写实诗人如张籍、白居易、元稹、杜荀鹤、曹邺、皮日休均受杜诗影响。杜甫开创“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描写民生疾苦,下启中唐新乐府运动。韩愈诗气势雄壮,沉雄博大、奇险生硬、拗折艰涩、喜以文为诗,乃受杜诗影响。李商隐诗浓丽沉郁、气象高远、造语精工,亦受杜诗影响。

唐人学杜诗的较少,叶少蕴《石林诗话》说:“唐人学老杜, 唯商隐一人而已。”王安石亦称“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而已”。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自白居易后,影响了皮日休、曹邺、聂夷中、杜荀鹤等人的创作,从而形成一个现实主义诗派,在晚唐的诗坛上独领风骚。

宋代黄庭坚、陈师道等,专门探究杜诗奇峭的一面,形成了“江西诗派”,之后的王安石、苏轼、陆游、文天祥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杜甫的影响。

⑤为何杜甫会被称为“诗史”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在于具有史的认识价值。常被人提到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在他的诗中都有反应。写时事,不始于杜甫,但是到了杜甫,才从如此广网的视野如此频繁地写时事。他的诗,提供了史的事实,可以证史,也可以补史之不足。

杜诗的“诗文”性质,主要的还不在于它提供了史的事实,史实只是提供事件,而杜诗则提供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地生活画面。

杜诗的诗史性质,决定了它写作方法的变化。盛唐诗创造玲珑兴象以抒情,杜诗用叙事方法写时事。诗的叙事方法起源甚早,而大量使用叙述手法,以五、七言古体写时事,即事名篇,把叙事手法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则是杜甫的创造。

杜诗叙事,既叙事件经过,又用力于细部描写。这些细部描写,或人或物或心情,精心刻画,从细微写走向写具体事件的片断,因写细节处见出真实,展开画面,把人引入某种氛围、某种境界。 它从概括描写走向具体事件的片段,因写细节而更少概括描写常有的夸张,更多真实感。故事性被冲淡了,生活色彩则得得到极大增强。

杜诗叔事,融入强烈的抒情。多数的叙事诗,他其实是作为抒情诗来写的。记述的是时事,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画面,而抒发的是一己情怀。

每天一个文学考研知识点(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色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