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珠科幻篇:传送门
—上篇—
——离开排位赛,会面Twist——
在银河站排位结束之后,我当即起身前往银河的科技馆。我前一天联系了银河科技部的管理人员之一Twist,他会在那等着我。
在电话里得知,Twist是一名天体研究学者,而Twist只是他的一个工作用名,因为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引力透镜方面(注1),引力透镜导致星云等发光天体被观测到的形状产生奇妙的扭转,他觉得这非常神秘而美妙。这对于探索外太空的物质有很大的作用,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很有可能得到一些我想要的信息,或者试着用用他们的科技。当然,作为回报,我承诺他会向他展示和解释我的传送门。他表示对此有所耳闻,并且欣然接受了我希望参观一些他的研究成果的条件。这类似一场科技的“交易”,不过我的目的是不太一样的。我要验证一个猜想。而他正是我最需要的那一种学者——我对这次会面充满了期待。
离开赛场,我背着沉重的传送门一路狂奔——如果我凭空出现在科技馆门口可能会让人觉得我是什么不太正常的球,引起不必要的争端。虽然这段路程并不算远,甚至没有什么合适的公共交通前往,但这对于平时走路并不多的我来说已经足够累人了。不过说起来也很快,银河本地最核心的科技馆逐渐浮现在眼前,这里常年不对外开放,里面有大量银河的核心科技,不过都设计成了可以参观的形式。在每年会有1~2个月这些科技馆中的“大家伙”全部停止运行,同时科技馆开放参观,每年都会球满为患——当然这是Twist告诉我的。
现在是运行期间,科技馆并不会对外开放,所以我是不可能进得去了。只能在正门外面等着Twist的出现。过了没多久,大门发出了“滴——”的一声,随后走出一颗弹珠,我相信那正是Twist。他很有学者的风度,球身花纹比例匀称,比较整洁。不过有趣的是这些花纹全部汇聚到他的球顶上并卷曲,虽然是静止的但看着有点像在动。这倒是也多少符合他的名字。
“Twist。”他开口,“请问你是?”
他说话很简短。不过有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大概是那种有所成就科研工作者吧。我想我永远不会有这份自信。
“Random。很高兴见到你。”
“很好。请问怎么证明?”
这一下倒是给我问懵了。也许我需要打开和他昨天的通话记录,不过我灵机一动,打开了背上传送门的按钮,传送门发出了幽幽的蓝光。
“传送门最低运载模式。”我说,“你如果愿意,待会就可以尝试。”
Twist看我的眼神发生了一些变化。“看上去非常有趣。也许这东西对我也很有用。不过据你说你其实不清楚其中最核心的运行方式?你只了解他的基本原理,却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这不像是合格的科学家。”
“当然,因为我本来就不是。”我必须这样说,“但对您来说,这东西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告诉您什么事情是可能做到的。了解了研究方向再去研究虽然也很艰难,但总比到处乱撞强的多。”
“说的非常好。”Twist第一次露出了笑容,语气也变得亲切了些。“在进入科技馆之前,我得先给你道歉,因为我比约定的时间来晚了一分钟。今天上面工作忙,希望你不要介意。”
我当然不会介意,倒是听到他这句话我才真正抬头往上看。我也才注意到科技馆中央伸出的柱形建筑是一直向上延伸的,到达目力所及之外。
“太空电梯?”我问道。这玩意在“我们那边”已经不用了,不过兴许是他们觉得很有纪念意义,留下了一个空间站废墟以及连接地面和空间站的被称为“太空电梯”的东西,不过这一部分是后来修的,并不是什么遗迹。我也进去看过一次,没什么感觉,因为害怕出事以及作为观光的通道,电梯壁的材料强度极高,四面都像镜子一样,在内部只能看到四面都是自己的影像无限延伸,有点瘆球。而上面的空间站也早已没什么东西了,甚至没有合格的陈列室,完全就像是一个纪念碑一样的东西。总的来说,我对太空电梯没什么好印象。也许这里的太空电梯反倒会让人眼前一亮,至少他在正常地,有目的地工作。
“没错。”Twist回答。“'你们那边'也有?”他一边说,一边带着我往科技馆内走。
“算是…曾经有吧。”我说。
“希望你在这里乘坐能习惯的了。”
我才意识到我确实要开始一段不太寻常的旅行,很显然这样的空地转运对他这样的科技工作者来说是家常便饭了。
“所以您的工作室是在上面?”
“当然,观测和分析数据都方便一些,光污染基本没有,很多信号也好一些,就是要提防宇宙射线,不过别担心,实验室和工作室外壳都对这些东西有完全的防护。”
“那…乘坐太空电梯需要准备什么吗?”
“低重力环境能适应的了吗?”
这个…似乎不是问题,毕竟在那边坐太空电梯也有类似的情况。
“我想可以。需要什么特殊防护服什么的吗?”
Twist挥了挥手。“那就没什么问题了。本来是要防护的,但现在太空电梯更新换代了,这次更新还是我主导的,我也讨厌防护服。现在太空电梯由小的封闭舱体运输,可以保证相当快的速度,和上一代最大的改良就是舱体的封闭和平稳性——现在它是绝对安全的了。不过舱体本身会在绝大多数路段匀速前进,将近一千米每秒的速度。背后的电机功率是照着重力变化设计的,才达成了这样匀速的效果——不过人就不一样了。人会切身感受到重力的下降,最低处不到地面重力0.1倍,不过进入了空间站就一切正常了。空间站内环自身绕轴旋转,但那里的“地面”方向是垂直于现在的重力方向的。外环地板是磁性的,穿上合适的服装可以提供类似地面重力的吸力。咱们不用去内环,听上去更安全些。”
他带着我走向科技馆中部,太空电梯入口很小,完全就像一个配电室,外面挂着闲人免进的牌子。而且也并不完全在科技馆的正中间,一般人甚至猜不到这是太空电梯的入口。
“虽然设施完善,不过空间站的入口门槛还是比较高的。不过很显然你比我们知道得多得多,至少在很多方面是如此。所以昨天空间站入口管理层简单商量了一下就给你加入了白名单。”Twist补充道,“如果没有这一步,你进入太空电梯以后报警器会响个不停,就算他们知道是你,但也能吵死人。因为空间站比想象中脆弱,你应该可以懂这个道理。”
我不得不叹服于他们的严谨,至少相对于这颗弹珠地球上的其他地区,这里的科学工作者的优秀素质是无可匹敌的。
“非常感谢。”我回话道,“不过我现在有两件事情比较好奇。”
“请讲?”
“首先是这个科技馆里的都是什么东西?运行的内容都是什么?”
“好多是运行模型。”Twist笑着说。“虽然也还在使用,不过没那么新了。基本都是大大小小的加速器之类的,大部分都是工业用途和医疗用途的,科研用途的只有几台,也不太开放参观。当然最主要的一些科研用的东西,不是在地下就是在上面。这里一方面放不下,一方面谁会把最先进的东西拿来用作参观呢?其他的更是闹着玩的,天体模型什么的,只是科普用途,我想你不会关心的。哦对了,弹珠M1我也看了,那个管道赛段设计的原型其实就在这边,挺有意思的。”
似乎看银河队的比赛对他们来说也是日常娱乐很重要的一部分。可惜了starry这站的表现不很尽如人意。“好,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我接着说,“太空电梯要坐多久?”
“内环二十分钟就到了,低一些。外环一个小时。内环大概距地五六百千米,外环三千左右,时间只差三倍当然是因为去内环不会达到最高速度。”Twist打开进入太空电梯之前的最后一道门,“不过,电梯内壁有动画看,还有几个可以看到外面的窗口,不会无聊的。不用担心氧气的问题,电梯舱里气压比外面稍高,而且氧气充足。”
说话间他打开电梯运行的开关,然后很多光束从我们四周照射过来,随后响起的是一个机械但温柔的女声:“Access Granted.”很快,一个很有科技感的舱体从侧面进入电梯主通道,而Twist已经坐在了里面。
“来吧。祝我们旅途愉快。”
“语言不会有什么障碍吧?”
“放心,那个语音包是我一个同事一时兴起装进去的,上面说话一切正常,机器的提示音也是正常的!”
——太空电梯——
一路上Twist一个人似乎安静地忙起了他自己的研究,而我得以看看舱外的景色。今天是个大晴天,透过电梯侧壁可以看到无比澄澈的天空,万里无云,不过也就显得有点单调。电梯内的“动画”其实就是一帧一帧印上去的图像。重复的段很多,不过我甚至还找到了银河队参加ML的领奖台时刻短片。很快这些东西也就没有太多意思了,但我还是觉得这比“那边”的接着废墟的太空电梯好得太多了。我们离开地面的速度相当快,1.5G的加速持续了整整三分多钟后停止了,然后失重的威力逐渐显现出来。虽然系着安全带,不过很快漂浮的感觉也让Twist无法正常工作了。“当我动一下就有点要飞走的感觉的时候,一般就是过了半程了。”他笑着说。“如果你觉得这有些奇怪,抓好扶手。”
我倒是没有感觉。我似乎向来对失重产生的一些不适比较免疫。但我还是抓好了扶手。
“你现在可以看到内环了。”
这时我才发现整个电梯侧壁变成了半透明的材质,可以勉强看到外面的情况,我们脚下是快速旋转的内环,而我们仍然在以令球震惊的速度远离着。
“要我说,”Twist谈起内环的设计,“内环挺失败的,现在上面其实并不怎么有人工作。旋转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是上面的一个主管一拍脑门想出来的方案,不知怎么就通过了。不过现在效果倒是不错,很多力学的大型试验和一些材料学的研究在里面进行,让机器自己动,人基本只去验收实验结果。其实这么来看确实也不错。今天的主题倒是和内环毫不相干了。”
“距离外环10分钟,舱体即将减速,注意扶好坐稳。”
“快到啦。”Twist说,“减速的时候,重力反过来,本来0.1G的重力现在要是负的了。看到天花板上那两个座位了吧?咱们先挂上去。”说着他就像蝙蝠一样挂在了电梯舱顶。
“这多少有点怪…?”我话还没说完,减速就把我也摔到了天花板上,这让我一时有点分不清上下,不过这时的重力倒是比之前大了,适应起来也更快一些。
“最后一段减速慢慢减弱,咱们还得贴着舱壁回到下面的座位上。”Twist补充道,“我已经习惯了。不过你的表现其实挺了不起的,第一次上太空电梯我晕了一整天。电梯停下并且确定没有人之后会自己从另一边下去,咱们就不用管了,服装在电梯台和外环主题之间的连接处,到时候记得换,主要是球在外环乱飞还是有点危险,低重力工作我们其实不怎么介意的。”
“嗯,我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我说。
“所以说科技是令人着迷的。我对你背上那个玩意也迫不及待了。在空间站可以正常工作吗?”
“当然可以。”我笑着回答。
谈话间,把我们压在天花板上的减速正在逐渐减弱,也是在提醒我们该回到下面了。透过舱顶的透明材料已经可以看到电梯的终点。
“我们到了?”
“是的。现在重力已经向下了,我想你感受得到。”
随着一声清脆的铃响,太空电梯的旅程告一段落。
——Twist的研究——
Twist带着我进入空间站,开始大讲特讲他关于引力透镜的研究。
“近期最主要的一个课题就是,用引力透镜精确估测暗物质的空间密度…从而了解他们究竟占了多大的比例。对我们的宇宙会有什么影响,以及会不会哪一天地球遇上这些东西,如果遇上了会怎么样…”随后就是一些十分精确的模型展示和概念的讲解。这部分内容我曾经在那边的书上见过,但我不确定他们的正确性。很显然这也是我第一次如此深入的了解这些话题。
“现在我们正在把更多的探测器发向深空。他们并不是地球卫星,为的就是更好地探测周围的空间,他们体积很小,甚至也不需要发射台,自身能量密度足够维持他们飞到一光年以外的地方,然后自我销毁。这绝对不会暴露我们的存在,因为它在全波段的频率都很微弱,几乎只保存了最基本的通信能力。并且它只会向前,如果撞到障碍就会立即被破坏,这也是重要的数据。消耗品,但非常实用,对我这边尤为如此。前段时间还控制使用,现在量产了,我这边效率快了很多。”随后Twist把我领到一个暗室里,打开系统之后在暗室中生成了一副附近所有已探测区域的三维图像。最边缘处指示0.2光年。这颗弹珠地球在房间里几乎小得看不见,在中间太阳的光芒中反射着微弱的蓝色。
“这太壮观了。”我说。“这种东西在我们那边我是看不到的。但我们被困在生活的循环里,也并没有真正这样感受宇宙美妙的机会。”
“这似乎是很高的评价。”Twist显然也很高兴,“这些红色的区域,还没探索。不过很快了。我们对自己的星系越来越了解,这是绝好的事情。”
随后他将视角调大,最远处指示1光年。
“这里是我们小探测器的边界。他们其实很成功,这些东西到这些边界虽然要上百年,精细而又强硬的结构让他们的加速极为理想,太阳帆张开后只要等上足够的时间再断掉,他们的速度可以达到光速以下2~3个量级,非常快了。你可以看到这些黑线,他们是最早被发射出去的一批小探测器,正在冲破无人探索的边界。其他的东西是望远镜观测的结果,不甚精确,但对我的研究来说也勉强足够。”
之后他把墙上的扳手按到底,显示边界三百光年。
“这是我们望远镜还有效的最远距离。再远就什么都看不出来了。”他说,“当然也可以看,不过我们不好具体描绘他们的边界,至少对我的研究就没用太多意义了。而这里描绘的并不是他们真实的图案。”他选择一片区域放大,“比如这里,你看到这里的星系全部扭转变形,但他们并不是这样,他们的前面确实有一大片暗物质,就像是水波扰乱了水平面导致光在上面扭曲一样。暗物质扰乱了宇宙的平面,这些星系的光被扭曲了。这里没有还原他们的图像,不过在我的电脑里存储了一部分,恕我不能完整展示。”
我确实感到了极大的震撼。但同时我也在寻找一些东西——我之前所在的地方。这个比例尺相当合适,我循着太阳的原点向外找,很快就锁定了一颗恒星,没有扭转变形,具有极为有特点的行星轨道。
Twist开口打断了我的思考,“这基本就是我的研究了,你有什么想评价的吗?”
“呃……当然没有,我实际上在那边对这方面接触的相当少,而且,按我的了解,你的这些研究我觉得是绝对严谨且正确的,同时这些真实的影像也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见的宏大。我想我是时候开始介绍我的传送门了?”
“正如我所愿。我们去我研究室的客厅说吧。这里光线不好。”
此时的我心里也有底了,我找到Twist绝对是最正确的选择,而我真正要用的到的就是他的小探测器。
——传送门与Twist——
Twist带我来到他的研究室,这里很安静,光线也很好,我示意他稍微调暗光线,然后再次打开了传送门,淡淡的蓝光从里面散发出来。
“长波不容易出来,显得偏蓝。和天空蓝色的道理可能有点类似。”我说。“背后的原理大概是这样,你对量子那边的知识应该还算熟悉吧?”
“基础的话有所耳闻,太高深的可能不太清楚。”Twist说。
“那你应该会知道,我们永远无法同时测准一个物体的速度和位置。任何物体,对位置的测量越精确,对速度的测量越不精确,在一个固定的方向上,位置的不确定性,速度的不确定性与质量的乘积小于一个常数。按我的了解你们应该知道这一点。物理学的铁律之一。(注2)”
“对的,所以?”
“你眼前的这个东西正在改变这个定律。”
Twist站起身来自己打量着这个传送门,外观实在没什么太特殊的地方,甚至感受不到能量的变化。
“它消耗大量的能量吗?”
“我也不理解。他只装配了最基础的太阳能供电设备,似乎是只要很小的能量。这就是我说的我自己也不知道具体的原理的地方所在。它具有极为神秘的核心原件,我只是改装者。”
“很好,那你继续。”
“在最低档,我们可以扳动这个拉杆。”随后我将拉杆拉到最低。“这是最低值。虽然名义上是最低,但本身核心的功能极为强大,在这一档也可以在宏观上起效。它的核心就是改变了我们那个“测不准”的常数,不是变小,而是变大很多,很多,很多个量级。有碎纸机吗?如果有的话我们可以用纸屑来演示”
“有的。”Twist去隔壁拿了一盆的纸屑。
“现在只要把它们倒进这个传送门。你会看到'神迹'。”我笑着说。这是一个有趣的演示实验。(注3)
纸屑透过传送门倾泻而出,但它们并没有一致地落到地面,有些向侧面飞出,有些回到了盆中,有些到了办公桌上,甚至还有掉落在我和Twist头上的。不过绝大多数还是基本遵从了原始的物理定律。
“少数的纸片变得不确定了。”Twist惊叹道。
“应该说所以的都不确定了。在进入传送门时纸片所处区域的不确定常数急剧增大,迅速形成一个异于普通不确定常数下的空间概率分布,而离开传送门时由于常数回归正常,这一概率分布被迫终止,所有纸片受到观测,因此就有概率纸片出现在其他地方。”我简单地解释了一下。
“那…按理来说,可能会有纸片已经到了空间站外?”
“没错。如果你愿意清点我们可以再试一遍,不过我想你已经明白了最基本的道理。这一实验要注意的就是不能调高运行的档位,否则纸片的概率分布可能就更有可能分布到周围你不想被破坏的东西里去。虽然说有势垒挡着,不过谁知道呢?(注4)概率这个东西…”
“那这个传送门应该本来不是这个作用的吧?你告诉过我可以传送球的。”
“当然,现在是你体验的时候了。”我把扳手推向上一些。“现在的常数和刚才相比基本上就是差了你和纸片重量差的量级。你可以试试从这里瞬间移动到你的办公桌前。”
“那我有可能被移动到空间站之外吗?我可不想为此丢掉性命。”
“这就是最有趣的一点,事实上答案是没有,除非你想自我了断。”我笑着解释说,“因为观测你的是你。并且你只在你希望你出现的地方观测。因此只是时间问题,一旦观测到你自己,你就会瞬间移动到你所希望的位置,你会脱离高不确定常数的区域从而传送结束。如果你抓好传送门,你们会一起过去——实际上传送门也就只是一个框架罢了。拿好,我看着你。”说着我把传送门递给他。
Twist半信半疑地抓住传送门,随后走进去,几乎是一瞬间,他就坐到了他的座位上,可惜传送门框架也跟着过去了,压倒了他的椅子。
“非常成功!”我说。“你还想试试更远一些的传送吗?比如回到科技馆内?然后再回来。”
“这样吗?这显得我们坐电梯上来十分愚蠢啊!”
“没关系,我就当是体验了太空电梯。不过这个距离可就要调高传送门的档位了。你有相机吗?”
“我想手机就可以了。在这里照一张,然后下去照一张,回来再来一张?带上时间,挺不错的留念。”
“你很能理解我的意思,旅途顺利!”说着我将传送门调至二级,这也是我在弹珠地球上用得最多的一档,传送门发出了短暂刺眼的白光,然后是比之前稍强的蓝光。Twist站进传送门,等了一小会之后便消失不见了。
但可怜的Twist忘记带上传送门了!不过还好我在这里,看来我也得带着传送门下去了。在一阵蓝光中,我也回到了地面。
“哦哟,谢天谢地!”Twist没有掩饰自己的慌张。“我如果这样下来了我是回不去的!同一个人两次坐电梯从太空电梯上行,准是闹鬼了。所以现在呢?”
“你先回去,别忘了拍照,我带着传送门一起回去就好。这是小问题。你没有什么不适吧?”
“倒是没有…感觉还好。”
“那就好,在这个不确定常数下传送会让很多人头晕。不过那也是暂时的,没有这种情况当然最好不过了。”
Twist点了点头,再次走进了传送门。
——远航的探测器——
这一趟给Twist吓得不轻,不过还好安全回到了空间站上。
“上面那些档位呢?”他指着传送门2档之上的两盏灯问道。
“在这里基本是用不到了。”我笑着说。“但我有一个请求,希望可以待会调用一个你的探测器。”
“那种东西…你还用的到?”
“是的。其实要知道,科技对个体的影响没那么大。如果没有这个传送门,我在这活下去都是个问题,我的那些知识没人用的到。相比之下你们的科技体系远远比我一个人完善得多。这个探测器会在三档被传送…去验证我的一个猜想,或是一个实验。”
“那四档呢?”
我看着Twist的眼神,思考了很久要不要去具体解释。但他似乎只是真诚地想要知道。按理来说,说说也无妨,这是一位令人信赖的学者。
“如果你可以担保不去传播这个事情的话,也许我可以告诉你。”
“我用我的名誉和所有研究的结果担保,到底是什么!”
“要知道,这个传送门可以成为十足的利器,只要我愿意。所以你务必不要违背这一点。”
“了解。我只是希望知道它具体的用途!”
“平行宇宙。”
我停了一下,又接着说:“其实传播了也没有什么。只是…这东西确实威力比较大罢了。并且一般人驾驭不了,很可能自己会出事故,我这么说其实也只是为了强调它的重要性而已。”
“那么我们回到这个四档的用途。三档是传送门普通运行的最大功率,可以完成光年级别的传送,等待时间也相应地稍长。但准确地说,三档是后来发现的功能。本身我以为三档和四档是一样的。
在'平行宇宙'档位进行运行时传送门短暂过载,门内空间完全称为波的叠加态,此时你将真正见到传说中的'漫长的走廊'(注5),你在此刻有无数个选择,但同时因为巨大的不确定常数,你的位置也被极大程度地模糊,你自身在走廊内,而你思想中的观测位置又在走廊外。叠加的波会受控制地坍缩,从而带你去你希望的平行宇宙,你希望的位置。
但后来我发现了可以不过载的功能,也就有了三档,在不传送到别的宇宙的同时进行长距离传送。这就是三档和四档的由来。如果我还有什么要说的,那就是,永远不要在四档进入传送门,你会从这个世界被永久抹去。因为你找不回来。以及,这也意味着,我不属于这里,不仅是不属于这颗弹珠地球。”
“听着太不可思议了…”Twist说道。
“那你会允许我调用一个探测器吗?”
Twist反问我:“你要用它干什么?”
“传送到我之前那颗星球的行星轨道上去。寻找我自己。”
“可以,但你如果要发送任何信息,请交给我。我需要保护我们银河,还有这颗星球的安全。”
“你当然需要这样做。”
他从仓库中取出一颗探测器,和弹珠大小差不多。
“拆掉太阳帆吧,我们不需要它加速。只要达到环绕速度就够了。然后这个,”我从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金属盒,“也是那边的高科技,量子发射和接收器,可以无视距离接收到发射器那边收集到的消息,基于量子纠缠的设计,我也搞不懂。发射器是可以发射信号的。接收端留在这里,如果有什么信息可以最快接收得到。发射器装载在你的探测器上就好。”
“我们还从来没有这样发射过探测器,等我设定一下参数…”
“等到过去以后再设定吧。发射器那边我设定了收集位置信息和我们那边常用的电磁波段的信号收集。到时候你可以实时获取探测器的位置信息,简单控制他的速度保持围绕中心旋转。”
“接收端怎么读取信息?”
“连接一个闲置的电脑就可以了。”我说。
“这种发射接收组件还有吗?”
“我只带来了四五个,不过没用过。给你一个没什么不行。就当是交换了?”
“这可不敢说是交换。现在这种探测器在这边已经不算什么值钱玩意了,你的这种装置我可以从来没见过。有空得好好研究研究。”
一切准备就绪,进展顺利,在调到三档之前我提出要到刚才的暗室里去。
“三档很亮,要是在这打开估计整个外环都看得见。”
“好。”
Twist带着我向暗室走去。
在300光年尺度下,我向Twist指了指那颗恒星。
“为什么你敢确定是那颗?”
“因为只有平行宇宙足够相似,我才过得来。”
“有道理。”
Twist点了点头,示意我开启传送门三档。我缓慢拨动档位。拨到三档的一瞬间,强烈的蓝光将整个暗室照得如同白昼,随后逐渐黯淡,但仍然把球照得一清二楚。
“放进去就可以了?”
“嗯。”我一边说,一边走到电脑面前。“我得给他编写目的地。”
几分钟之后,随着电脑的Enter键敲下,传送门亮度逐渐上升。最终探测器消失在一片蓝光中。Twist也是紧锣密鼓地去进行调控让探测器稳定运行,而我要用我早已生疏的另一门语言写下:
“你好。
161.106.12.154号
二级码303.27.626.89
我在寻找你。
我是你。联系我。
”
“图片形式。”我对Twist说,“大概是唯一的方式了。”
“我其实在打一个不可能的赌。”我接着对Twist说。“其实说到底我几乎也就是能了解对面星球的情况,从那边传过来的信息来看,似乎发展成度和我印象中的差不多,仅此而已。但这条信息要生效条件实在过于严苛:首先他们在用同一种语言——我不确定这两个宇宙有没有相似到这种程度,其次他们的编码系统相同。他们也许有自己认为的最正确,最保险的编码系统。最后我的代号要对应我自己。这听上去几乎不可能,但每颗弹珠都不是完美的球形,如果有另一个我,那么只要前两条满足,对应的编号他们可以找到我,因为他们的编码就是按照弹珠的极精细结构来生成的。”
“但即使找不到你自己,也许你可以获得他们那边的一些信息?”
“说的对,如果他们真的和我的宇宙中所发展的情况如此接近,即使我本来就不存在,他们也可能知道这种发射器是他们本地的产物——说不定呢?”
“我们现在是超级观测者了,不是吗?”Twist笑着说。
“确定一下运行轨道。”
“探测器燃料很少的,现在低速运行,速度很慢地在绕中心旋转。0.1光年的距离。”
“那和静止不动就几乎是没有区别啊!通信一次两个多月,我们可还没有直接改变电磁波速度的能力。”
“只能这样咯,”Twist倒是显得比较轻松,“没什么希望的事情,我也是纯粹觉得有趣才参与的。我觉得我们等得起。最重要的是宇宙深处有我们的信号了。这是最神奇的。”
“你说得对。”
——告别——
和Twist留了更全面的联系方式之后,我知道是时候离开这个地方了,不过我提出要坐电梯下去,传送下去感觉太没劲了,而且Twist也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时间,也该离开了。
在下去的路上我们聊到很多事情,从宇宙起源到宇宙文明…这让时间过得很快。重力慢慢恢复正常,宣告这趟旅程到了终点。
“你的研究太棒了。”我必须由衷赞扬这位学者,“研究的内容永远比结果显得更迷人。”
“不过你的这些东西确实是让我大开眼界了,来自另一边的朋友。”
“这个称呼不错,不过我也许还是更喜欢Random一些。有缘再会!”我向Twist挥手告别。
“如果有消息我会联系你的。”Twist最后说的这句话还是令我很放心。
告别了银河的科技馆,我慢慢散步回到住处,已经是很晚了。虽然时间上我还来得及赶上明天的正赛,但我实在太累了,决定请个假好好睡一觉——我甚至忘记我已经提前请过假这件事了。
——一个月后——
深夜,一道蓝光在沙漠中划过。
他站起身,使劲扳动身后框架的开关,但没有一点光亮。
“该死!”他站起身,躲在一个墙角,看着周围。
都是透明的弹珠,中间有一部分填充物,吓得他赶紧关掉了自己的绿色闪光外壳。
远处传来了疯狂的呼喊声,他听不懂。但在黑暗中他勉强能辨别墙上的海报,是有红色填充物的弹珠,旁边是两座奖杯。但这对他没什么意义。
也许我也得有红色的填充物?或者画上,至少像一点,他想。
“就在野地里睡一觉吧,明天起来还得再试试这该死的传送门能不能修好。”
——又一个月后——
Twist像往常一样坐到办公桌前,例行公事地打开电脑。在路过闲置的几台电脑前无意间瞟了一眼电脑屏幕,上面赫然写着两行字:
我们不知道你的目的。
你找的人在这里。
显示信息由接收器自动转化为普通语言。
“不可能啊…这时间还不到他们能回消息的时候。”Twist检查了所有可能的参数,确认无误。
如果这样,那么有一件事情必须接受:
Random在这个宇宙中存在。并且他们的科技很可能和这里的Random极为相近。
Twist打开手机,开始寻找联系人。
“嗨,朋友,你知道吗?
你赌对了。”
注
1:根据广义相对论,大质量天体导致空间弯曲,光线会被偏移。经典理论也可以定性解释这一点
2:现实中的普朗克常数。
3:如果我们周围的普朗克常数足够大,所有东西都将是“有概率出现”在某些区域,从而形成一片模糊的区域。你只能大概知道它在这些地方更可能存在,但当你试着观测(比如拿这些东西)时,你可能在各种地方发现它们。
4.墙壁可以被看成是势垒,因为纸片需要一定的能量才能嵌入墙壁里去,或者干脆穿过墙壁。也因此纸片分布在墙壁里的概率会低的多。
5:这个描述似乎是很多科幻作品里的。而这部分剧情有点致敬知名科幻作品《人生复本》,推荐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