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制造行业研究(2021)及行业龙头股价表现分析
上周三,笔者和几个朋友在淮海中路上的上隐水产聚餐吃自助,一顿饭下来几个人脸色都有些许异样,虽然这家号称“上海自助餐天花板”的店实际感觉也就衣架高度,但也不至于吃得如此苦大仇深,一问之下原来几个兄弟在最近的震荡市中都损失惨重,正巧笔者硕士在海外读的是金融相关专业,不由得好奇起来。其中一位兄弟最近沉迷恒力石化(600346),亏了不少钱,在笔者看来这只股票正好符合我大A这波行情的整体走势,茶余饭后之际不由得不拿出极限赶due的精神“细细”研究一番。
人生在世,义字当头。笔者首先要替兄弟拿个主意,看看是割肉还是该再抗一抗。股价走势是典型的复杂系统问题,想要得出简单直接且负责任的论断不容易;好在近几年的热点神经网络正好就专业对口,专门用来处理复杂系统模型的。笔者遂用一个简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本年度600346收盘价进行拟合预测未来18个交易日的收盘价,结果如下:

当时笔者随手一截图发给朋友,半是戏谑地劝他拿住“模型说马上就直线拉升”,没想到一语中的,600346周五开盘就拉升、当天涨停,朋友回血不少;只不过他就此更加沉迷其中,又把当月没花完的工资投入其中,是福是祸就又是一番故事了。
本着对朋友负责的态度(主要是对朋友亏掉的一整年的工资负责),笔者决定还是再深入探究一下化纤行业以及600346,尽量给兄弟提供一些思路。
讨论股价先看行业,那么化纤行业现如今业绩怎么样呢?一句话形容就是:产量大、市场稳定但增长陷入停滞。此处有些读者或许有了疑问:国内化纤产量在2020年逆势增长5.85%,总产量创历史记录达到6000万吨以上,怎么能说“增长陷入停滞”呢?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句后大数据时代业内常常吐槽的话了:数据也会骗人。
是的,国内化纤年产量增长率在15年最后一次突破10%后,便开始在5%附近徘徊,按国家统计局数据16年甚至出现了3%左右的倒退(化纤品种多,每年总产量各个口径统计差距不小),18年之后,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化纤中我国产量第一的涤纶对其主要市场美国的出口大受打击,19年甚至出现了35.12%的同比负增长。那么为什么20年化纤行业却迎来了产量、股价双丰收呢?答案很简单:疫情。
疫情不仅增加了部分医用化纤产品的需求,作为世界上首个成功控制疫情的主要工业国,事实上很多其它方面的化纤需求也在向我国倾斜,毕竟我国化纤实际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自17年突破70%大关后便从未低于这个数据,产能占全世界比例更是在16年便超过70%,产量大、品种全,在其它主要工业国疫情控制不力的情况下,中国自然成了不二选择。
但疫情下的逆势产销量增长,能否支持股价一年翻了3.5倍呢?怎么就成了“化纤茅”了呢?
如前面所说股价变化是复杂系统问题,不说那些小的factor,过去半年A股最大的功臣就是被翟东升称为全球水分之源的美帝。美帝印了多少钱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有意思的是我国的应对,过去美帝危机,往往极力拉拢中国,出于总体考量我国往往也是拿出真金白银支持美国,随之而来的是洪水滔天般的CPI,当然我国CPI主要被房市吸收,老百姓生活成本倒还增长不多;今时不同往日,央行放任人民币汇率增长,美国也没打算和中国缓和关系,美国最新的5月CPI已达到5%,全球资产价格上涨压力已经快要爆表了。
在这种大环境下,产销量逆势暴涨又处于“疫情题材”下的化纤行业中被选出一两个“茅”其实是很“河狸”的,但为啥600346会被机构投资者选中呢?要知道从市盈率、市净率、市现率、市销率等等统计指标上,其与竞争对手相比均不占优势,再考虑到其超过50%的短期债务率,笔者只能说基金经理们是真的思路独特,非常人所能比,只是可惜了我的韭菜兄弟用辛苦攒下的工资高位接盘了。
正好21年2月600346最后一批也是最大数量的240716.42万股限售股解禁,至于这和被选为“化纤茅”股价暴涨之间有没有什么顺水推舟或者草蛇灰线的关系,是不是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市值管理”,笔者就不过多揣度了。
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句我大A自有国情在此了。几十年来,A股市场经历了炒小炒差、炒龙头白马、炒ST退市、炒各种“茅”,在市场监管不断成熟不断规范的过程中,也着实让广大的韭菜投资者们以自己的真金白银作门票看了很多好戏。
最后,沉痛缅怀一下我兄弟在“化子”上捐掉的一整年薪水。
*本文笔者非行业或股票利益相关方,未持有任何形式的股票资产
*本文仅供行业研究、神经网络应用等学术交流,不推荐任何具体实盘操作
*本文引用数据均引用自已公开的资料文献,若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