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越改约差,抗美援朝中的美国陆军步兵班编制

2020-12-15 13:17 作者:疯狗的轻武  | 我要投稿

这篇写的晚了一些,其实在金刚川刚上映那会就有兄弟让我谈下美军在朝战时期的编制,但晚来总比不来好。

狗子之前曾经写过美军二战时期步兵班的编制,其中陆军是12人制,每个班又按3-3-6的小组分成了负责侦查的Able组(班长在内)、负责火力的Baker组(含一杆BAR自动步枪)、负责机动进攻的Charlie(班副在内)。

但二战打完之后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尤其是负责侦查组的班长往往会被钉死在前方,甚至直接挂了的也很多。这就导致了班长无法及时调动火力组和机动组的进攻和压制,所以整个步兵班的指挥系统非常混乱。

而此时,隔壁四等人的步兵班是1班长+3个4人制火力组的配置,每个火力组均有一个组长,可以实现层层的火力递进,这玩法比陆军那群脑子里只有肌肉的猪高明多了。

1946年,陆军在乔治亚州本宁堡开了个会,寻思这步兵班得改,但是学四等人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他们觉得,步兵班作为一个最小的战斗单位,应该由一个班长来完全掌控,不该分什么组长之类的,但一个班长能力范围之内最多管八个兵。这么一来步兵班就只能缩减到9人,而9人步兵班不足以分成火力组和机动组,而且在分组也违背了“我们班只能有一个班长”的会议精神。所以最后的结论就是,把步兵班从12人砍到9人,取消“组”的概念,全员由班长一人负责。

咱们看下上边这个编制,班长(M1加兰德)+班副(加兰德带M7枪榴弹)+机枪手(BAR/M1911)+弹药手(M1加兰德)+副射手/弹药手(M1加兰德)+狙击手(M1C加兰德瞄具版)+步枪手X3(M1加兰德带M7枪榴弹)

光从班组火力来看还不如二战时期...尤其是在诺曼底登陆之后,步兵班往往会增发一挺BAR以及连部下发的汤姆逊冲锋枪。

等朝战开打之后美军就傻了,当时马歇尔(不是那个当国防部长的马歇尔,而是一个专门写战史和分析步兵战术的马歇尔)还跑去问底层那些吃瓜班长这个编制好不好。班长们纷纷表示自己觉得好不好不重要,但村里人一定觉得好,因为特么马上就能上自己家吃饭了。这是哪个脑子进水的官员想出来的编制,这9个人整天扎堆在一块太臃肿了,目标也大。而且战场环境往往多山,这让我带8个人一起走是玩哪出?八仙过海咩?

人家兔子怎么打的?班里三组人,一组拿大盘鸡压制,二组侧翼拿步枪吸引火力,三组再从另一边拿着波波沙上来就把我们扬咯。

到1953年,他们的编制改成了上图这样子。虽然图中没有显示分组,但实际上当时陆军步兵班已经是1班长+两个4人火力组,每个火力组中都有一名BAR自动步枪手和榴弹手,这和现代美国陆军步兵班的理念非常类似。

武器方面其实咱就不说了,朝战的美军单兵武器和二战的没有任何区别。

越改约差,抗美援朝中的美国陆军步兵班编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