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际上是可靠学

什么是可靠?值得信赖依靠。[2]什么是可靠学?通过方法找到值得信赖依靠的知识的学问,尽量让得出的结论真实可信。
通常这些方法是怎样的?
中国古人王允(137年)说: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3]
它是重视逻辑,而不是凭感觉和本能,不是朝三暮四,不是状态、感觉为主。
它是逻辑能自洽,而不是自相矛盾,认为按摩喜欢大的地方大,如胸,按摩喜欢小的地方小,如脸。
重视证据,而不是张口就来、拍脑门决定、空对空、喷子、信口开河、信口雌雄,甚至指鹿为马。
追求真实、可证实,而非喜欢玄奇幻、添油加醋夸大其词、说不明白。
王阳明也批评写文章文山汇海:
子以明道者使其反朴还淳而见诸行事之实乎?抑将美其言辞而徒以譊譊于世也?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也。……孔子以天下好文之风日盛,知其说之将无纪极,于是取文王、周公之说而赞之,以为惟此为得其宗。……《春秋 》以后,繁文益盛……自秦、汉以降,文又日盛……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4]
(白话)你所说的阐(chan3声)明儒道,是让人返璞归真以体现到行事的实际效验上呢?还是为了以华而不实的言辞混淆世人的视听呢?天下大乱的原因,正在于虚文盛行而实行衰微。……孔子因为天下爱好文饰的风气日盛,知道这些繁文缛说将不受限制地膨胀,于是取来文王、周公的说法来提倡,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留《易》道的正宗。……《春秋》以后,繁文更盛行了……自从秦、汉以来,繁文又日益兴盛……天下之所以得不到治理,都只是因为虚文盛行而实行衰微,人人发表自己的见解,以争奇斗艳的面目互相攀比,炫耀于世人而获取荣誉。只是白白地扰乱世人的聪明,混淆世人的视听,使天下人一阵风一样(地)去追求虚饰的文辞,以求显达于世,而不再知道还有敦(dun1声)本尚实、反朴还淳(chun2声)的品行。
可靠学它是可预测,而不是神秘主义和冒险主义。
它不排斥复杂,不贸然喜欢简单化、贴标签、s纲上线。
它提倡怀疑精神,鄙视深信不疑、做所谓的“□残”粉、迷弟/妹。
它可重复,容易通用,而不是“特别”。
它可持续发展,而不是“过把瘾就死”,不是身前身前哪管身后事,浪得几日是几日。

所谓的科学,实际上是可靠学。

来源:
图片来源老爸评测。 ↩
《汉语大词典》/第3444页/可靠:解释1.可以信赖依靠。解释2.真实可信。 ↩
王充《论衡》,艺术中国网,1947年/页378。 ↩
《传习录》
沙滩孤雁 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