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汉王朝艰难的中央集权之路

2023-08-05 08:00 作者:睢阳君  | 我要投稿

先秦时期,郡县中央集权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而到了秦汉这样的大统一王朝时期,有关应该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的争论却依然存在。

秦朝完成统一后,完全采取郡县制来替代分封制,但是秦朝很快就土崩瓦解了。在秦朝岭南地区存在着帝国的南海、桂林、象三个郡,并且拥有几十万的军队,是秦帝国最大的武装力量之一。在秦朝处于风雨飘摇的危机之中时,南海地方官赵佗却按兵不动,施行割据,建立了南越国并自立南越皇帝。

这似乎给了汉朝统治者一个教训,如果没有同姓诸侯王的存在。在国家遭遇危机之时,那些位高权重地方官就可能像赵佗那样见死不救。于是,汉高祖刘邦在消灭了异姓诸侯王之后,又分封了一批刘氏宗亲子弟为王。将郡县与分封并置,史称“郡国并行”。

郡国并行示意图

值得指出的是,刘邦分封异姓王更多的是迫于当时的征战形势。在与项羽争雄的关键时刻,靠封王来笼络韩信、彭越、英布等手握重兵的军事将领是一种迫于无奈的选择。

但是,随着同姓诸侯国实力的增长,一些有野心和政治诉求的诸侯王也变得蠢蠢欲动。以至于在汉景帝时期爆发了“七国之乱”,诸侯王中实力最强的吴王刘濞联合楚、赵、胶西、胶东、淄川、济南六国联合发兵,意图颠覆西汉中央政权。叛乱虽然最终被中央政府所镇压,汉景帝又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削弱诸侯国实力,但中央集权的目标始终未能得到彻底实现。

七国之乱平定

到了汉武帝时期,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奋发图强,削弱王国建立高度中央集权自然是他帝王事业的重要一步。早在汉文帝时期,谋臣贾谊就提出了‘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策论。简单地说,就是多建立一些诸侯国,让诸侯力量分散,难以同中央政府对抗。

汉武帝在这个思想的基础上,发明了推恩令。在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值得指出的是,这依然只是针对嫡子而言,庶出的儿子依然没有继承权。这样就可以把那些强大的诸侯国越分越小,几代分割之后,诸侯王族甚至可能会沦为平民。这样,就算诸侯王抗议推恩令,他其他的本没有继承机会的儿子也会先和他争执起来。后来汉武帝又通过酎金不足的理由取消了一批列国,中央集权得以大大加强。

酎金夺爵

经历西汉王朝几代皇帝的奋力追求,西汉王朝的中央集权终于得到完成。这对汉帝国实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政治基础。


西汉王朝艰难的中央集权之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