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别人聊聊天04
今日别人:某全国酒水品牌上海老大。和这位大哥,平时聊得不多,但每隔几个月,总是要见见,他想看看年轻人, 我想看看行业前辈。但每次,其实好像总是我说得比较多,他提问比较多。哈哈哈。但是前辈讲话,也偶尔真的能点醒人。
每一次网红效应起来的时候,品牌都该慎重,理由很简单,网红本质上是满足了大家的社交需求,但如果这个产品没有满足其品类应该满足的需求,那就是伪需求。伪需求起得越快,死得越快。举个例子,以前餐饮有个手抓海鲜,所有东西直接给你怼桌子上,没盘子,出来的时候大家觉得新奇特,去吃去拍照,表达我吃了,但核心是,这么吃饭跟吃饭本身对美味和饱腹的需求满足有加成吗?没有,那就会起得越快,死得越快。重点是后面起得越快,死得越快。再比如,之前很火的便利店调酒,一时间大家都搞,然后呢?
(感觉好像和别人聊天系列,里面每个点都可以单独做一期video)
2. 奈雪做想学星巴克做第三空间,就很扯淡,我一直不晓得奈雪到底提供了什么新东西。茶要做空间核心是高价格和价值感,因为你翻台上不去。奈雪这种想做茶饮第三空间,我反正就读不太懂,咖啡的小资没出来,泡茶的文化感没出来,坪效也没出来。跟喜茶已经完全走向了两条路。
3. 喜茶我认为本质是甜品的杯状化,所以价格才能上去,价格上去的同时,把甜品原本坐着的场景打开了。这个生意当然好,再加上数字化的运营,是对线下门店的真实颠覆。现在很多线下门店都以排队为荣,因为一直以来,资本和市场看线下门店的一个指标就是排队,喜茶在很早就上线了小程序,主动消除排队现象,其实是为了去平台化,又提高了利润,真的很牛逼。
4.产品创新+卖点提炼+销售的区域突破是干死现有市场龙头的真理。产品创新不是一定要什么黑科技,对方只有小包装,你搞个大包装也是创新,产品即场景,包装大了,场景变了,需求来了,选定一个渠道死打,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一般情况下,都能把现在的大企业搞得极度恶心。太多这种案例了,每一个决策都是超牛逼的品牌决策。有种原来“打仗”是这样的领悟。什么乱七八糟的案例公关稿,真的少看,那都是粉饰和尬吹,你去学就糟糕了。
5.洞察是要还原场景的,我称之为视觉智力。这个之后开video讲吧,打字太累了。
6. 咨询公司出来是做不成什么事的,投资人出来也是做不成什么事的,一来是懂的道理太多了,这顾虑那顾虑。二来是这些都是出点子的,每天考虑的是点子对不对,但凡有点不对,大概率就收回来重新想点子,其实再做做可能就通了。一流点子*一流执行当然好,但是三流点子*一流执行问题也不大,一流点子*三流执行,那就惨了。
(这就是我现在最大的问题,一天都在想“点子”,害怕点子的逻辑不够闭环,害怕点子不够精妙,其实根本不存在。)
7.看市场领先3步没有用,领先2步看本事,领先1步才是真的牛逼。(这是前辈说的,我真的觉得说得很对。)
8.现在的老板,一天你30岁了啊, 就基本觉得你搞不了品牌了,觉得你不懂年轻人了。确实是,30岁以上,相对来说,确实跟最新潮的东西脱节了,但是另一方面,30岁以下也很少有真正靠谱的职业经理人,二十多岁,工作几年就想搞透一个行业,不可能,而品牌不参与经营动作,那跟卖ppt有什么区别呢。
9.白酒是非常安全的资产,非常非常安全的资产。
10.小赛道还是有意思的,值得做的,在小赛道里做出来了,你就知道怎么往大赛道里跑了,但是如果一来就去大赛道,可能第一关都过不了。
困了 困了,准备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