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风景
春天一开始,这个坐着轮椅的老人每天早晨就在公园的石舫上朗诵毛主席的词作:《沁园春 雪》。半年多来,不论牛毛细雨还是寒风阵阵,他都如期而至,从不缺席。 夏天来了,公园的荷塘里荷花盛开,绿叶如盖,于是,老人朗诵的地点从石舫上转移到了荷塘边,说实话,他的朗诵并不精彩,那些过头的表达力度,使得整个朗诵听上去没有抑扬直统统的声调生硬地不是一般,可是,他只拿话筒不拿底稿每天坚持朗诵的精神却深深地感动着我。看来,轮椅老人把《沁园春 雪》都刻在心坎上了。我想:老人为何如此执着于毛主席的作品呢?后来,从别人嘴里得知,老人出生时新中国还没有诞生,他的童年是在旧社会度过的。有一次,朗诵结束后,他还眼含热泪动情地哼唱起来:“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千遍那个万遍哟下功夫……”他泛红的脸庞灿烂的好似我老家盛开的蜀葵一样单纯和迷人。毛主席的词志存高远大气磅礴。何况,这种大众场合下不同凡响的声音听久了也就不觉得腻了。久而久之,倒成了公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天有人驻足聆听。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末尾,老人接连打了两个喷嚏。这粗犷的声音诵出的豪迈词句好像把人又带回到那个纯真的学生时代。我背诵过,亦朗诵过,晨读过。一晃已中年,似乎早没了当初的意气风发和年青的豪情壮志!每当听到这首作品的时候,人仿佛置身那个云蒸霞蔚的高山之巅,瞭望祖国壮美的大好河山一样,颇有心胸豁达之感。 在宁静中听朗诵的确是一种享受。 多年来,我听过的最美的朗诵作品应该数陈铎的《话说长江》,于华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那优美磁性的声线,跌宕起伏的咏叹,让人难忘。当然,我们普通人跟艺术家不能相提并论,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都在用声音传递思想,表达情怀,弘扬精神。虽然。轮椅老人对朗诵技巧的驾驭不是那么的娴熟和专业,但老人推送的依然是满满的正能量,无可厚非。壮志未酬三尺剑,这一定是一位让人尊重的长者。 今天早晨,还是日坛公园,还是那片荷塘,还是那块青草地,我却没看见轮椅老人,没听到他朗诵《沁园春 雪》的声音。我有些慌了,不断地想:老人去哪儿了?换地方了?还是换公园了?还是…… 不,他一定是感冒了,上次还打了两个喷嚏呢! 我不停地思忖着,只希望轮椅老人平安健康,成为公园里一道永远的风景。不过,生命至上,老人健康长寿,也许比朗诵本身更伟大! 202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