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乡里奇谈】奇境篇文评集合

2020-05-22 12:51 作者:乡里奇谈--狂奔の玉米  | 我要投稿

第一名 33号作品《若是初见·卷二》

作者:TwT_Soul

我一直很喜欢愿意静下心慢慢跟读者讲故事的文章。此篇节奏轻缓、信息量又不拥挤,很对我的胃口。

可以看出作者一直在营造一种随性的氛围——做的很成功。其间夹杂着作者借主角之笔写下的思考,也很有意境。更有趣的是这一篇同人文与东方本体结合率并不低,虽然切入点看起来很不东方,但情节总是紧扣幻想乡。为了突出两位主角,文中的其他角色出场程度都被大幅限制,但是仍然能够看出作者对于没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思考——不见得新颖,但总有思考。而在为数不多的主角与他人的交流中,都或多或少埋下了伏笔。这种精炼感很利于让读者融入氛围。

语言风格方面,文中并没有那么统一,如“4月21日”与之前的部分在笔触上就略有不同,可能期间略有搁笔。不过好在这对整体的观看体验影响不大,作者对于自己的这一种语言风格也还算熟练。

结尾收的漂亮。只不过比起这个结尾带来的压迫感,我更喜欢能让我觉得遗憾的处理——不过这就是个人喜好问题了。

文章的标题是《若是初见·卷二》,那卷一去哪了?

开头的夜晚与小铃的初见十分美好。“那是一股重逢似的雀跃”、“我凝视她的眼睛,便知道她也是一样的。”、“浮现在脑海里,数不尽的事情。”,让我也回想起了与人生中最珍视之人初见的心情。

中间的内容像是游记,雾之湖、太阳花田、妖怪之山、永远亭,行文的节奏慢了下来,让人慢慢沉浸于故事之中。“只要真心爱花,她便不会为难你”、“就揍死告诉我的那个人”、“生于竹林,死于竹林”每段本身也有自己独特的味道。

在许多地方有作者给下的暗示,开头与结尾的日期丢失,在妖怪之山上被小铃遗忘,灵梦“新的时间”这句台词,综合起来,可以得到一些个人也不太确信的答案,但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其中一些具体的设定,不过抛开这些,也是相当不错的文章,不需要管那么多,只需品味其中的情感即可。不过还是希望,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能够给出更明显一些的解释啊。

有幸读到作者的前一篇,这一篇也是,讲诉了或许还是两人的故事,故事还是以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而连起为完整的内容,一书,二人,三言两语,拼写了日常的琐事,够精致而又不繁琐,但反复琢磨却又感觉少了点味道,像是蛋糕上面少了一颗草莓,但没有这个颗草莓蛋糕还是蛋糕,味道还是一样,然后我又琢磨了一下作者写的奇境,该说没有谈过恋爱还是怎么滴,我全文看下来,大概好像是一句话:“不管在哪里,只要是有你的地方,便是奇境”?可能最近有点敏感,这样都能看出狗粮,大概是我自己的问题吧。

文字运用娴熟,功底较高,风格也比较统一,走的是偏文言的路线。氛围看起来渲染得挺好,但是意境有些散。我还是觉得不要总想着搞一些苦大仇深的东西,板板整整地写一篇散文多好,人物恩爱,意境朦胧,不比现在这种差。

本文让我没什么欲望去扣文章里线索和细节。看下来就觉得信息有些琐碎。日常的剧情为真相服务,但服务出的结尾又缺少些力度,前面的恩爱也变得没什么味道了。

整篇文章都洋溢着一个甜甜的恋爱味道,说是身处恋爱中的奇境也行。如果不看到最后是想不到主角是外乡人,而日期方面最开始我是认为这是每年记一次,但是又感觉不对,这么多年是个直男都结婚了(X)全文的思路很清爽,文笔也十分细腻,稳稳的勾住了你心里对恋爱的认知,附加以时间为暗线。最后那段我是小玲的呐喊则体现出小玲爱上了主角,所以,不管是前篇还是后篇我都十分期待。

第一次看完看不懂。

第二次之后才稍微理解……要说我完全知道了这篇的剧情,可能是有些自大了。但有时候一篇文章即使全貌不是那么明朗,这样子雾里看花的感觉加上自己的脑补还是不错的。

前提是文章要足够让人感到有趣。

《若是初见·卷二》可以说是做到了这一点。

当然,我不会完全忽视,有些时候文白之间的切换或者混用造成出戏的感觉。不过看作者的文字,想必是有练过这样的写法,所以让我感到不适的地方就少了一些。当然,我也很赞赏这篇在游记部分下的功夫。周遭的环境与角色的内心产生影响,所以主角在雪中感受,在山上感受,也在竹林之中感受。虽然有些遗憾的是每个4月21日之间的联系似乎有些单薄,感觉不象是一个整体,但主角的形象却在这样朦朦胧胧之中慢慢展开。比较可惜的是我感觉小铃的形象有些无趣就是了。

雾里看花归雾里看花,我对这篇文章的猜测倒是蛮在意的。在我的理解,小铃与主角之间应该存在着一定的联结。这个联结,很有可能就是日记的第一卷。为什么主角在一开始看见小铃的时候就觉得与她有过见面,会不会其实……这个主角就是这第一卷日记呢?

这本日记由于某些原因流落到外界,化成人之后追着背影回到幻想乡。所以他希望小铃不要是流星,希望一切不是一场梦,他希望自己不要是假的,也有些害怕落叶归根的想法……嗯,可是这样为什么日期永远停在了4月21日?灵梦在这其中的角色又是什么?还是说其实这整篇就是在日记的世界,所以这个角色没办法走出……啊啊啊,搞什么啊,又要推翻重新想下一个假说了……

谜语文,如果作者的脑洞越大,就很难真的抓到整篇文章的谜底。不过,知道谜底不是这类型文章唯一的意义。只要文笔足够,就可以让读者去更加仔细品尝文中角色的一举一动。“小动作”在文中十分之多,主角很少会对我们直接表达出他内心深层的一些想法,但是却无时无刻用着这些小动作在暗示我们什么。

然后我更加想要解谜了。真是跑不出去的循环。

第二名 14号作品《月见草》 

作者:命运の华尔兹

《月见草》是一篇传统文学气息很重的文章。我对日本文学不了解,这方便也就不多言了。

我认为这是一篇作者写给自己的文章——或者说我希望这篇文章是作者写给自己的。文中展现了很清晰的思考脉络,不过质问或疑问并没有从角色口中说出,问号在字里行间。这更让我觉得作者是在为自己而写了。我认为这是好的。

上面提到的清晰的思考脉络能够展现出来,精简的语言功不可没。这个文章篇幅不短了,但读起来氛围恰到好处,每句话看起来都是有安排的——同时每句话都没有任何超出自己职能的累赘之处。虽然提到的社会背景离现在的中国有点远,但相通之处也不少。只要静下心来读,应该很容易就能把握到角色的情感。很干爽。

文章中幻想乡的“戏份”其实不多,但是这种若即若离很完美地映衬出故事的主旨,这样的思路应当值得肯定——话说写给自己的东西需要别人肯定吗?

这个问题每个作者有自己的答案,但从评委角度来讲,还是很需要的。

应该是这几篇中最像游记的一篇。

十余年前神隐的记忆伴随了主角的前半生。文章以浦岛先生和乙姬小姐为neta,那幻想乡就像是传说故事中的龙宫——月亮了。在无尽的欢笑、举杯、宴会,那份记忆恰如月光一般,美丽,孤独,永恒。知道自己无法再到那一边去之后,主角的心情只是一句“真开心啊”,或许生活中一切的枯燥与虚假,都是为了这一点点月光吧。

整篇看下来,还隐约体会到了一种类似乡愁的感觉。很有味道的文章。

以两个返回乡下的工作者开头,与其在说寻找灵感,我的理解反而寻回童年,两位在城市中生活了很久的人,心中的浮躁正在无时无刻在提醒着自己,但这一点在主角身上表现的比较多,而在回到了乡下后,两人又重新捡起了过去,A君是一个新人,所以表现的不太明显,而主角是一个经历过很多的人,A君看到天狗后的喜悦,主角直行又“梦入”幻想乡后的感动,可以说故事讲诉的内容很多,但这篇短文又有多层解读,例如我便是将全篇解读为“记起”已经消逝的过去,又可以套入乡村故事,两男子回到乡下后竟牵扯出如此多的事情...当然只是些许玩笑话罢了,重点还是对于这篇短文的解读层面,在此也无其他言字继续描述,便就此作罢。

主角是个拉了的作家,郁郁不得志,想要证明自我,我喜欢。我感觉主角直行和编辑A君都是作者内心的投影,A君更像是年轻的阳间版的主角。文章就是二人一次取材的游记,内容虽然不多不复杂,但是韵味十足。美中不足的就是东方味少了点。很少在文赛里看到能产生共鸣的文章,这篇就是我能接受的。 比起纸片人的恩爱情仇,这种比较现实的文人墨客的故事也别有风味。

说实话,我一开始并没有看懂其中的典故,这也是因为我看的书籍或许还是太少了吧,但是全文都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奇境感,很舒适,也很文艺。全文虽然没有过多提到幻想乡,但是却处处体现出幻想乡的感觉,这也体现了作者的文笔十分扎实,文笔细节很多,但是却少了一些表情描写,如果能把眉眼中的细腻体现出来就好了。(虽然我自己也没做到)

当我在看这次加分项的时候,我就在想选择写游记或者日记的人应该会很艰难。

结果大家几乎都这么写。

好吧。

这篇《月见草》应该是这次游记类之中最优秀的作品了。这篇文章将主角的所见所闻与主角的内心世界十分紧密地进行了结合。他们互相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对我而言,这次很多文章在《奇境》这个标题之下,写出的东西却完全与奇境无关,而是独立于这个奇境,甚至完全没有奇境,单单只是随便挑了一个地方称作奇境,然后写出一个事件。在我看来,这是非常之可怕的行为。也因此我很喜欢这篇文章。事件与环境之间,前面抛出的小石头,后面都有打中湖面。完成度很高的一篇文章。

当然,这篇文章也有很多很多拖沓的地方。比如老师与编辑之间的对话,以及老师的内心想法等等,有些时候会造成阅读上产生拖沓的感觉。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可能不是如此重要的对话、独白的存在,这篇文章之中的角色是十分饱满的。几乎不会让人感觉到这些角色是“为了某个剧情”而被套进去,而是“这个角色自然而然”如此。这样的主角的确让人有了读下去的心情。

总之我很喜欢的一篇。

第三名 40号作品《特佩斯的年幼末裔》

作者:光影大牧师

此篇中作者把自己的脑洞很踏实地铺展了出来。其实剧情也好脑洞也好,每个人心里总有几个,但是能做到不徐不疾地落实出来还是挺难得的。可以看出来作者对这篇文章相关的储备很多,也经历过如何将脑洞与考据有机结合的思考——总体而言做的还不错。故事四平八稳,感觉也不坏。

只是结局转的是不是太生硬了?大团圆是好的,但是处理不当看起来会有些牵强。

似乎是短篇部分最后一篇提交的,果然死线战士都是妖怪啊。

15世纪惨烈的战争与如今幻想乡的和平形成对比,让人更加珍视如今的美好。

幼小的蕾米莉亚在战争中得到洗礼,最终成为了守护家人的红魔之主。

对当时战争的描述十分到位,看得出来作者是一个历史爱好者。

总体而言,非常棒的文章。

按理来说,该文的长而拖沓,导致我没心思看完,不过最后还是看完了,以日记的形式来描写,会不会太过长了?日记往往都是自己一个人看的,往往三言两语,便能勾起当时的情景,但这里叙述的太多,导致反而像是小学期间老师让孩子写日记上交的应付式一般让人觉得无趣,但其中还是一些地方写的有味,例如突如其来的继承家主,一个女孩,还没经历过很多,便要继承整个家的重担,未免也太过沉重,但也不得不如此,以示诸多无奈,也曾有悔恨,但也只能暗暗哭泣,最终还是要面对现实。

根据斯卡雷特的零设写的故事,前面还不错,结尾有些韵味不足。中间有些处理我不太喜欢,该详写的时候没详写,竟然直接略过去了,我不知道作者在创作时是怎么安排的,我的感觉就是我裤子都脱了你给我看这个? 不过本文从整体上来看还是比较优秀的,只是相对鉴赏起来有一些门槛。本人历史水平幼儿园肄业,看这种类型的文一般是get不到什么点的,但我也不怎么在乎,只要能让我看明白故事讲的什么就OK。

另外本文对题目的解释有些牵强。为什么要单拿出来说呢,因为文章并没有做到爆炸优秀或是有特别吸引我的闪光的点,所以让我注意到主题的问题。那么,反之……

是我一样喜欢填空的作者呢~既然神主没有把人物以前的故事写出来,那就让自己来写。话虽如此,但是我对这篇文章并没有什么感觉,所以也说不出什么话,最多觉的这是一个好故事而已。

对我而言,这篇文章读起来十分费力。

我理解这一篇是使用了佛拉德三世之类的东西作为蓝本,衍生出来各个角色的方法……然而很多地方像我这样几乎不理解这一段历史的小白,根本没办法去欣赏这篇文章。

如果要写这样的文章,要么解释清楚你的背景;要么你很相信自己的文字功力,会让人觉得这篇文章有趣,从而达到逆向的输出……我承认这篇文章在营造史诗感是很用心的,但是似乎全都用在营造史诗感了。

我猜想作者应该想要书写蕾米的成长与体悟的,毕竟这样才可能引导读者理解作者的思想。但后期的这些角色,就好像游戏里面打完一场战役之后跑去下一个任务点触发剧情的游戏角色。我不认为是流水账,因为作者的文笔的确拯救了这篇文章很多。我猜想可能是我太在乎文章想要传达的讯息了,导致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大多时间我觉得很空虚。当我看到结尾安利了一波反战的时候,我满脑子问号。其他评委说写出战争的残酷也就算是可以在表达反战的想法……这点上我不太同意,不过也可能是我悟性不够。

可能与这篇文章的波长不合?作者拿到第三名的佳绩,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对文字的掌握力与大场面的表达。这是很厉害的能力。如果可以更加确切地表达文章要传达的讯息,那一定不止于此。

第四名 18号作品《Lost Child》

作者:Skinfaxi

首先呢,这篇短文应该是一篇百合文(其中概念我也不太清楚,因为我没怎么看百合文)吧,讲诉了两人相遇,相识,相念,最后的不再相见,但其中对于人物的修饰还是不太足够,例如桥姬对于博丽态度,一开始可以勉强看的出是对于博丽是猜疑的,再到后来的疑惑,解开后又是对于博丽做的事而感到茫然,再到后来倒在她面前的时候是悔恨?还是其他,这些都是处于一个半蒙胧的状态,而在本文中的另一个在背后的主角,也就是约定之人勇仪,出场很少,只是小许片语,但没有很好的表达勇仪的态度,都是自以为的她这样做的理由,是如何如何,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下作者对于人物的修饰再多加改动的话,整篇也会提升一个档次。

完成度很高的一部作品。

勇仪这一形象作为主角之外的重要角色,虽然安排篇幅较少,但给读者的印象却十分完善,贯穿整个故事,这也体现了作者的强大功力。

桥姬的形象真的无比讨喜。不仅对灵梦温柔相待,“虽说是我带大的啦”,从她的话语中也可以看出,如今高高在上的勇仪也是受过她照顾的。

故事由桥姬与勇仪的约定展开,写的却是桥姬与灵梦的故事,这并不矛盾,桥姬与勇仪故事的开始便是这句“虽说是我与带大的啦”,与灵梦的相遇,更像是桥姬本人故事新的篇章。

没有力量的舞女,为了自己珍视之人所立下的觉悟也十分动人。

总体来说,相当棒的作品

在这一篇中,作者很舒适地将角色对立的产生于引发展现了出来。从角色的矛盾到价值观的矛盾都有表达,并且做得还不错。只是整体行文似乎有些不够平滑——比如勇仪这个角色的存在感不高不低,有些尴尬,而主线剧情并没有很好地照顾到她。此外,转场的节奏感不错,但转场的过程不够自然。

本文是比较传统的剧情文,讲述的是帕露西为了履行一百五十年前的约定回到故土遇到巫女的故事,结构清晰,文笔流畅,能看出角色有明显的心境和行为转变且不显得突兀,故事有起有伏,在较长的短篇小说中能做到这些就相当不错了。缺点是高潮部分略显凌乱,不过无伤大雅。

客观的说这篇文章各方面都不差,比中规中矩的档次之上,综合来看在这届算比较出彩的了,就是最终成绩受加分项影响比较大,有些可惜。希望作者能继续保持风格,在下次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篇甜里带刀,刀里带甜。虽然是巫女和帕露西这种少见的CP,但是却给人一种比较正常的感觉。小说的其中一个要素就是矛盾,这这篇小说把多个矛盾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矛盾:人妖之间的和谐。并且把这个矛盾体现的很好,能敢于写,还写的很好,作者一定是下了不少的功夫去构思这个矛盾情节。文笔不错,描写书法极深,巫女的名字没有提出,反而给与了人想象的空间,也这是为什么我喜欢文学的理由,因为想象空间大。

很完整的故事。

中心的两个人物,帕露西与巫女,巫女的演进是十分显然的。从没有力量到拥有力量,她在心态上的转变蛮合乎逻辑的。而帕露西则有些遗憾。对我而言,这个角色没有十分地完整展开。

如果作者将帕露西最后将巫女扑倒的那一跃当做这个角色的“面对”的话,那么前一刻还从巫女身边逃走,这个角色的转变似乎有些急躁了。这其实蛮重要的,因为在我看来,帕露西的行为似乎不是“面对”而是“走投无路”的行为。导致帕露西这个角色从头到尾好像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这其实还好),更重要的是她也什么问题都不想要解决(这个比较有问题)。

当然,撇开这些东西不谈。这篇的故事本身十分精彩。我也蛮佩服作者的脑洞的。

蛮有趣的一点是,我很难决定究竟巫女的行为是为了达成她理想之中的世界,还是为了报复那些欺负过她的人。我猜想即使是她自己不一定搞得清楚。力量的获得所需要的是相对应的理解如何掌握。知道自己想要失去和想要得到的,再藉由力量去执行。太快得到力量,就会不知道掌握的方法。最后,巫女没能达成她想要的世界,也差点失去帕露西。

哦,她还丢掉了小命,好惨。

第五名 35号作品《智能》

作者:七流月火

我不能说自己很欣赏这篇文章,但我想我能get到作者的点。它没有犯下类似文章的常见问题:在世界观叙述上着墨过多,而是有一时地将一部分世界观放入剧情。这样的处理在观感上实在令人舒服不少。

妹红的心理刻画还是不错的。第一人称的优势被很好地利用起来了。但是一部分论理部分的语言个人认为有点生硬,或者说有一点跳出了故事。

作者似乎有意在结局设谜,但整体观感来看,作者似乎是带着答案写下的这篇故事。这样做不够好,答案倾向太明显了。

在单调乏味,甚至连时间观念都失去了的生活中,仅将友人辉夜视作月亮一般的真实之物。

但是,如果辉夜也是那单调乏味中的一部分呢?

直到故事的结尾,答案仍然是未知的。忍受着枯燥乏味的生活,只为了月亮的那一点光辉,即使那光辉是虚假的,真的有勇气将它丢掉吗?

短短4000字,给读者带来如此多的思考,我认为很棒了。

这一波是强行把狗骗进来杀了,一开始只是描述对于人工智能的一种恐惧,是恐怖谷效应,而在短暂的游戏体验后,描写着“没有任何人,只有我一个人在自娱自乐。”接着,在事件开始反转的时候,以视频通话,再到见到辉夜,这一段反转写的确实惊人,在把狗杀了后,这篇文就到此为止,内容不多,故事也小,但能描写的非常好,可见作者的笔力非同一般,想着如何描诉,终只能化作一句狗已经死了(悲)。

点子比较老套,但是在这届里面算的上是小清新了。故事简洁简短但完整,这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创作思路。写了未来世界阿宅妹红和AI辉夜的故事,探讨了人类与AI的本质,读到末尾能让读者产生一定思考,这就足够了。美中不足的还是点子比较老,全文稍显饭店。而且我虽然还比较喜欢这篇,但这样的文章在评分中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如果作者定位明确,不是为了特别好的成绩的话,那么这篇就比较成功了。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如果人工智能有了感情,那么它到底是不是一个新的物种?这点我先不解答(因为不知道怎么解答)但是人工智能的初衷之一就是陪伴孤单的人群,但是又引发了另一个问题—人工智能能不能代替一个人?全文的文笔比较流畅,深刻描写出一种未来宅男的生活。妹红是不死人,辉夜也是,但是游戏里的辉夜究竟是不是真人?结尾过来的辉夜又是不是一个有着辉夜外表辉夜人格的机器人?这样的机器人能不能说她就是辉夜?能不能代替辉夜?一切都在脑海之中。

清流。

在评委们审查稿件审查到头昏脑涨的时候,这篇不论从字数还是流畅度来说,都是一大福音。

这篇只是出现在了对的地方才晋级的吗?绝非如此。这篇是在一个很短小的篇幅之中,写出一个完成度不错的文章。

这个故事也不含糊,网游之中的boss的身份,网游之中辉夜的身份,以及最后出场的辉夜,这些角色都可以探讨。虽然作者在对于这些角色的形象塑造上,似乎是有一点想当然耳了。是不是应该再多写一些呢?不过多写一些是不是可能将这个短小精悍的故事破坏节奏呢?真难取舍啊,这恐怕没有正确答案。

我蛮喜欢的一部,希望作者继续加油。

第六名 8号作品《1945年的魂之花》

作者:深渊魔魂

这一篇的话题实际有点敏感,但作者的处理还不错。其中的主旨也是可以跳出角色与历史时代背景来考量的,应该说成功地降低了一些敏感度。但是后期主角心理上的转折太过生硬了,略微有点“高大全”处理法的感觉,应当注意修改。

游记部分前期有点流水账,没能好好将整个角色情感融入进去。其实在游记中把主角心态转变从一开始便埋下伏笔或许是一个好思路?

天皇陛下的神圣任务,寡居在家无人照顾的老母,两件矛盾的事在主角心上盘旋着。

在这样的情况下,突然被困在了奇怪的花田之中,直到遇见原先的队长,再加上幽香的指引,终于拨去了心中的迷雾,逃出了战争的囚笼。这样的情节实在巧妙。

“轻抚着这本写满凌乱字迹的,沾满血污和泥泞的日记本的最后一页”幽香这一形象也显得格外温柔。

结尾将主题升华。终于认清自己内心的主角,其实早已死去了。同时给人以很多思考。妖怪的性格,妖怪与人类的关系,这两样事物的复杂性,在幽香嗜杀、悲悯、随性的行为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故事背景是近代史中的某段时间来开局,在此基础上延发的一个短暂但有些许趣味性的故事,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上看待各种问题,全局下来主角都是以未知来延伸出下一个未知,用答案来拉扯出另一个问题,越到后面越觉得有看头,对其幽香的一种看不透的性质,天皇的一开始的祈祷,到后来的怀疑,逐步演变成质疑,对于自家的母亲担忧,又怕自身无法再见母亲一面,最后的眏姬来为这个故事写上一个小小的句号,这个故事便就此结束。

写了一个对天皇对帝国忠心耿耿的士兵穿越幻想乡的故事。作为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中万千凋零的魂之花中的一朵,主角在故事的末尾通过风间幽香的诱导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内心,不再被服从任务与狂热的精神占据头脑,而是涌出了对母亲安好和与之团聚的强烈期望。这也是战乱年代中最弥足珍贵的东西。

这是一篇典型的小人物映衬大背景,作者通过描写战争中的一个士兵的内心世界的与其最终的想法变化,以此做到以小见大来体现战争本身的残酷。我们不难想到,主角的这种对亲人放不下的思念和希望其能平安的想法也正是战场上许许多多士兵临死时最后的愿望。

许许多多的幽香文中只有这一篇入选(抹泪)这篇文章其实是反战主题的,反战主题的文章我一般评价都比较高(可能也不是反战X)全文一波三折,幽香的形象渐渐变得危险,字里行间都体现出“吃人”二字,但是结尾的反转给了人一种很明白了一切的感觉,一切的伏笔都收入网中,让幽香完美变得了一个温柔的姐姐的形象。(我想开大车X)

我觉得一切都是玉米的错。

但每次当我打开一个稿件的时候,过了几行就看见“幽香”两个大字,我就很想要闭上眼睛,为幽香小姐祈求身体健康。可千万不要过劳啊,幽香小姐。

开个玩笑。

事实上,一篇两篇还好。当七八九篇都有这个角色出场,我就开始不爽:“为什么都是这个角色出场,这个角色在这里出场有什么意义……”

《1945》这篇,是我看完之后,觉得:“嗯,这个幽香出场得蛮合理的。”一篇。至少作者不是随随便便把幽香这个角色套用上去,二次大战,花田,士兵,幽香。这些要素是不可能替换的。这让我感觉作者是有在用心去思考角色的定位,我觉得很好。

日记的体裁写作,通常容易产生角色情绪的突然变化,导致读者难以进入状态。如同4月3日、4月4日、4月5日其中两天两天之间的情绪起伏就过大。当然,4月3日已经有所铺垫了,然而在日记的体裁下,角色的情绪起伏很多时候难以被读者捉住。我看得出来作者使用了一定的努力,但还是有些可惜。

此外,我对于幽香这个角色在文中这样做的动机……老实说我不是很明白。算是为了自己以前行为的一种赎罪吗?还是单纯兴趣使然的担任引路人的角色?即使是看到最后,我还是有些苦恼该如何解读这个角色。不过下野这个角色倒是蛮充分的发挥的,算是不错了吧。

第七名 23号作品《在山的那一边》

作者:路易斯-华科

一个男孩,一个少女,便就组成了一个故事,故事不长,也不算短,稍微讲诉了一下追梦的故事,但内容却足够精湛,更是其优点所在,但是,不是我要杠啊,这里面,一个男孩还有一个“少女”,在短短几年内(可以看出来大概是在12-16这一阶段)将一架飞机就给造出来了,当时看的我太过科学,建议该男孩自己建议一所学校(?),接着,就是第二点,在这篇文中,描述奇境的内容,真的太少了,我知道作者可能想说明那些山,犹如男孩的梦想,但是,这一点其实硬要说的话,跟奇境只是稍微沾了点边,而整篇文,与其说是主题是奇境,更不如说是追梦吧。

很美好的一个故事。

男孩和女孩,从羞涩的陪伴,再到推心置腹和意见分歧,再到渐渐获取少女的认同,最后“想要和少女分享这份喜悦”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回应,两人最终不再见面。有一种“人生若如初见”的味道。

男孩的追梦历程和其他故事一样并不平坦,但其中多了幻想乡内妖怪少女的帮助,增添一份梦幻的味道。

结构、篇幅也恰到好处,阅读体验良好,不过作为奇谈参赛文,如果与东方相关的内容能够多一点就好了。

此篇应当说题材是老生常谈了,但是从主旨来讲多谈几遍倒也不差。作者的语言很细腻,读起来能产生一定的代入感。文中每个角落似乎都在为结局服务,这本身没什么错,但是处理的稍微不太好,总会给人一种一眼望到结局的厌倦感。藏不住结局的故事,应当在开头与中段下好功夫吧。

这篇比14号更不东方,14好歹有幻想乡宴会有巫女有很明显的蓬莱山辉夜,而这篇的东方元素就太少了,虽然是能看出来是在幻想乡里,但是一个东方的人物都没有作为角色出场,这对比赛成绩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而对于文章所探讨的东西我也没能产生共情,详评还是交给栖瓜哥哥吧。

这篇是甜文,但是幻想乡成分没有那么充足就是了,总给我一张本子里的前序一样的感觉,下一秒就可以开始开大车X我这个文比较喜欢吃甜的文章,这个相比33号的区别就是这个是一路甜到底,全文卖糖。33号是甜里带酸的柠檬糖,这篇是枫糖浆,甜的不行。

幻不幻想乡这一点我觉得可以先放置到一边。

文章最让我感觉不对的地方,就是这些角色的言语十分扭捏。动作上大致还好,但是角色的对话很不切实际。我当然知道,在所谓的文学的滤镜之下,这些对话会展现出一些与平时讲话不同的文艺气息。文艺气息,是一个双面刃。如果你的文章之中的所有角色讲句话都要扭扭捏捏,那么很容易让人感觉阴阳怪气的。

好吧,说得太过火了。抱歉。

这篇文章虽然让我看得有些不适,不过剧情上有点意思。好可惜,如果少女的身份可以在最后一刻再披露的话,那就更好了。提早破梗完全没有必要。

总的来说,文字还必须再加强,剧情算是不错了。

以上是短篇的文评,接下来是片段的文评:

第一名:4号作品《风猎人》

作者:巴多的平方(贴吧)星月枫桦(B站)

我维持之前的评价:这个短篇给了一个大逆光,让我们刚好可以看到描写事物的轮廓。收的漂亮。只是个人认为这个片段或许还可以更简?

短篇日常拉跨,一到片段就都成了永远滴神。(虽然作者这次短篇不怎么拉跨
写得很有味道,算是对作者刮目相看了。

这个片段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就觉得会入选,因为写的是真的很棒,画面感很强,如诗如画不过如此,最后那一幕堪称世界名画,推荐配合一首曲子食用(鳥~鳥~)

对我来说,片段最需要的就是写出“感觉”

字数越少,能够呈现的东西也越少。《风猎人》这篇,也就是在很短很短的字数之内将一个很小很小的故事呈现完全。同时,也将所要表达出来的感觉完整表达。

似乎没什么好说的,是一篇很不错的文章。

第二名:2号作品《离别》

作者:古斯塔夫m(B站)

这里我先对作者表示抱歉,把你以为是我家点点了。这个片段写的很棒,文笔很优雅,第一人称的描写给人很强烈的代入感,而且还不尴尬,说明文笔功底很强了。

虽然是借用了一些二次创作的成分,但这篇读起来还是不会有太多问题。

情感的表达很完整,虽然有些地方会让我感到有些生硬,但还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这一篇对于片段而言实在过于完整了。但是整体而言其中的情感仍是很真诚的。作者很认真地体味过原作的角色情感,语言更是让情感得以彰显。是一篇可以带来情感波动的好片段。

第三名:15号作品《妆》

作者:蔚蓝流星(B站)

写得很讲究,化妆的描写很细腻,还有些小甜,很不错。

这篇给人一种很难受的感觉,恋尸或许可怕,但是恋一个人尸体那就是真爱了。给尸体化妆又是一个习俗,让她以最美的姿态离开人世,或许,恋尸人的感情也是最美的。就是结尾过于猛烈,不然这篇就是第一了,因为这篇文章真的是,太美了。

我蛮喜欢这篇的。

其实就是一件十分细小的事情,青娥帮芳香化妆。芳香的脑海慢慢展开这篇故事。细小的文章里面线索用得十分饱足,谢谢,我吃得很饱。

现在再看仍然有些恐怖!这其实也算是对作者描写功底的肯定吧。作者生成画面的能力很强,这对于片段而言太重要了。

第四名:16号作品《冲击》

作者:哔哩哔哩的柚子(B站)

不用说太多,甜就可以说明一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是却表示着生命在逝去前会表达真挚的情感,两只月兔就这样化为星辰,永远相依。

还真是直接的名字。

算得上是蛮有趣的故事,唯一遗憾的是有些地方写得太清楚了,反而失去了一些感觉。

大篇幅扯闲片的小故事还是很有爱的。这篇片段的氛围很足,甜度也到位。用角色情感反衬环境氛围还是很有效的。

第五名:6号作品《迷途幽灵》

作者:Skinfaxi(B站)

很有作者的个人风格,看着很温馨,很暖

这个短篇中规中矩,我想作者应该在其中蕴含了许多自己的情感。物是人非,世理总是如此。

全篇沉浸在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大概是因为这篇的笔触相较其他片段来得轻了不少。这也导致我对这篇的印象不是很深刻。当然,不代表这是无聊的一篇。只是存在感有些低下。

意义不明,令人深思。或许这就是平行世界吧,梦里看到的自己又会是怎么样,没有人可以知道,或许,梦就是另一个现实吧。当然也可以代表着消逝的传统之类的。

并列第六名:8号作品《厄运的尽头》

作者:无往不在的枷锁(B站)

厄运是什么,厄运其实也是幸运,只是你碰到的是糟糕的小概率事件。没有人可以真正看清自己,你我都一样。事物皆有两面性,这是我对厄运和幸运的理解。

我还以为第一枪就会响了呢。

也算得上是有些意思的篇章。就我的感觉,解释得太过度了。我不太喜欢这样直接对着读者讲出一大堆东西。有时候一些动作,一些景色可以取代,我觉得会更好。

此篇作为角色描写没有什么新奇之处稍微有点遗憾,但是语言还是很踏实的。第一人称的运用还算娴熟,只是没能给出更细腻的心理活动有点可惜。

并列第六名:17号作品《银色底片》

作者:哔哩哔哩的柚子(B站)

这一篇的语言还是很不错的,只是作者似乎把一些东西藏得太深了,因此我有些没能读懂。无法做更多评价。

这篇文虽然写的很棒,但是差的地方就是用了幻想乡的人物,如果把魔理沙换成一个年轻的贵族青年,那就是完美的片段了。

这里放一个终审结果的传送门:cv5922160cv5828697

【乡里奇谈】奇境篇文评集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