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菲开“喜茶”爆火,看完她的运营套路我悟了......
策划 | 张远方老师
整理 | E商高研院(实效EMBA组)
导语:
最近《梦华录》火了。
《梦华录》的火爆播出,创下近几年历史新高,口碑不断地提升。
抛开主要剧情,这《梦华录》里的生意经真不少,简直就是“古代版”的新茶饮!这和如今不少茶饮品牌有着微妙的相似之处。
细细品来,剧中女主赵盼儿(刘亦菲)从钱塘抵达首都东京,拓展自己的茶室“事业”,这一看,简直就是二线城市的茶饮品牌进军一线城市的营销之路。
赵盼儿在钱塘的茶室算得上颇负盛名,在钱塘当地几乎无人不晓,但是到了东京后,却遭受了冷遇,有着经营经验的赵盼儿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及时改变了运营方式,原本冷清的生意再次火爆起来。
下面,就由小编为你细细道来,赵盼儿的新茶饮经营之道!
一、引流方式
赵盼儿在茶坊开业时,采用“打折促销”的营销手段,开业当天也是京都的传统的节日,节日+打折促销,第一天生意算得上火爆,毕竟不是每天都是节日,客流量也逐日下降,又因为赵盼儿的茶坊是按照钱塘消费习惯经营的,主要面对的客户也是“有钱有闲”的类别,赵盼儿的茶饮多是精品,制作时间较长,在京都这个快节奏的街面上,显然是难以匹配的。
可以看到,赵盼儿选的这条街,以货品店为主,来往的都是贩夫走卒,大家没有太多的时间,对于赵盼儿的精品茶,很难花费时间去品尝。
很快赵盼儿就想到了一个方法:“分层引流”针对不同的客户目标,推出匹配客户需求的茶饮,这就有了:客单价高的点茶和低客单价的散茶,水一冲,喝完就能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赵盼儿的主要客户群体还是“有钱有闲”的客户,但是在京都,这样的客户都有固定的喝茶场所,没有人会去马行街,为了能够吸引这些客人,赵盼儿选择将茶坊的名字更改为“半遮面”,这名字就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的好奇,也区别于其他普通茶坊。
名字一改,一下拉高了茶坊的格局,自然茶点的价格也就提高了,在京都,一些文人墨客对茶坊的认可,主要就是来源于茶坊的品格要高,还要有足够的雅致,打折促销,也不会吸引到这些客户,反而会让目标客户流失。
赵盼儿抬高物价之后,又找了一个托,去竞争店家宣传自己,这种操作像极了当前互联网宣传中去别人的广告下发自家的宣传,目的就是精准地获取客户流量。
二、留存阶段
想要留住客户,服务要跟上,赵盼儿费劲心思吸引来的客户,能留得住才是真本事,赵盼儿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这些文人墨客、风流雅士,走进半遮面后,最关键就是让他们能感受到其中的价值,为此,赵盼儿在基础的服务中,增加了增值服务和惊喜服务。
茶坊,最基础的服务就是端茶倒水,有赵盼儿茶和三娘的果子,本身就是精品中的精品,价格自然很高,为了不让进来的客人被高价吓到,就推出了免费的桂花饮,消费者体验后,不自觉称赞,自然也会为接下来的饮品买单。
此外,还需要通过 「增值服务」培养用户好感度,让品牌形象深入用户生活,渗透用户心智。 清楚茶坊在江南受欢迎的原因——茶名雅致、杯盏不俗、墙上有字画、坊间有野趣,于是,赵盼儿围绕核心用户,提供了一系列增值服务。 比如,在果子好吃的基础上,增加“桃夭、 笑春生、晚更红”等有意境的名字,为其搭配漂亮、有格调的装饰盒子,这样一来,简单的甜点果脯就能够变成用户们打点人情时的高档礼盒。
为了增加使用者的感受,赵盼儿收集了九色名瓷,作为茶杯,与官府最喜欢的龙凤团茶一起,让使用者有一种喝“贡茶”的感觉。久而久之,“半遮面”茶馆虽然售价不菲,但它的风格却比一般的茶楼好很多,渐渐在顾客心目中树立起了“上乘”的品牌形象
那时的文人骚客多喜音乐,因此在茶楼里,有一位乐伎并不少见,而"半遮面"的则是江南第一琵琶高手宋引章。宋引章的琵琶水平如何?其实在电视剧里,她已经暗示过很多次了。宋引章被誉为江南第一琵琶高手,背后有王太妃的正式支持,宋引章被调往东京,成为东京乐坊的一名教练。而现在,就等于是考上了国家大剧院的导师,而且还得到了公务员的补贴。
对爱好音乐的人士而言,在一间小小的“半遮面”茶馆里,能听得到五星级樊楼都听不到的音乐,这简直就是一种“意外”的服务。在这样的情况下,吸引了大量的粉丝,效果可想而知。
三、转化阶段
继而营销和明星效应,被赵盼儿玩转,为了能够实现转化和复购,饥饿营销少不了,限量销售,让消费者感受到,物以稀为贵,越是难得,人们就越想得到,甚至出现了攀比心理,冲动消费以此而来。
当然,“明星代言少不了”,赵盼儿让京城第一花魁张好好为自己宣传推荐,冲着张好好的推荐,赵盼儿再一次提高了自己的销量。
说在最后
这部剧的热播,除了剧情和刘亦菲的加持,茶坊的运营方式也确实有些看头,赵盼儿为了能在京都站稳脚步,在茶坊的营销中又会做出怎样的行为?
影视剧中固然会有夸大的成分,但是赵盼儿不仅人美经营思路确实有参考的价值,当前,电视剧还在热播,期盼后续赵盼儿的生意经!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评论,将抽出优秀评论者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