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凤主任:抑郁症康复患者告诉你,为什么抑郁症患者容易自杀

2022-11-08 09:38 作者:太原科大心理  | 我要投稿

  

马凤


  个人简介:

  太原科大门诊主任,原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科主任,曾进修于中国医科大学心理科主任,从事精神科临床诊疗工作近30年,具有扎实的精神科理论功底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精神科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能精准诊断和治疗。多年来潜心研究,博采众芳,积淀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擅长运用传统中医诊疗技术与现代医学、心理学相结合治疗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惊恐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疑难精神疾病,疗效显著。获省级课题一项、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迄今为止,通过科学检查规范治疗已使众多患者恢复精神健康并顺利回归正常生活。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精神心理疾病如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惊恐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治疗,对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病因不明、长期服药、复杂疑难性患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和治疗方法。

  行医格言:

  充分利用现代医学技术,竭尽所能让所有人健康。

  为何抑郁症患者容易自杀

  很多抑郁症患者都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封闭是他对抗外部世界的本能防御方式。

  封闭可以缓解患者的伤痛,但却会构成新的心理障碍。自杀是另一种防御方式,或许可以称之为终极防御。

  这种防御最快捷、最有效,也最彻底,只不过,它带来的是毁灭。

  我曾是一名抑郁症患者,现在已经停药并完全康复,最近有一个朋友,因为严重失眠、情绪长期低落来找我,让我判断他是不是抑郁症。

  我详细询问后,最后问了一个问题:“你想过自杀吗?”

  他回答:“自杀……自杀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

  我打断他:“不谈哲学,就说你最近有没有具体想过自杀?”

  他回答:“没有。”

  我说:“恭喜你!你还算不上抑郁症。”

  那么,为什么抑郁症患者都想自杀?抑郁症患者自述“生不如死”,是夸张还是现实?答案当然是后者。原因,我来一一解析。

  俗话说久病成良医,通过我从患病到康复一路走来的经历,来谈一下我个人的体会(不代表全部),首先,抑郁症和其他疾病一样,患者的躯体经受着痛苦折磨。

  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是心理疾病,殊不知抑郁症首先表现为生理疾患,那时,患者完全不会知道自己得的是抑郁症。

  比如,头痛。这种疼痛是一种钝痛,不剧烈,但沉重,有重压感。它有如一片乌云,盘踞在你的大脑里。

  有时候突然消失,就像是被风吹走;但你不敢轻松,因为你知道它还会不期而至,你恐惧地等待着它的到来……

  再如,胸闷、胃痛、肩颈痛、耳鸣、心慌、食道堵塞感和烧灼感,等等。

  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躯体症状;同一个患者,在不同的时期也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当病程发展,且出现服药副作用后,病人又会合并程度不同的行动障碍。手抖、走路不稳、触觉敏感、易惊跳、坐立不安,类似于焦虑症状。

  其次,专属于抑郁症的一个特点,是快感阻断。

  当发展到重度阶段,属于人类的所有快乐、各种欲望,统统消失了。

  患者每天情绪极度低落,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毫无意义。对于他,人生不再是新鲜和快乐的旅程,而变成痛苦的炼狱。

  第三,与快感缺失相关的另一个特征是绝望。

  这是抑郁症患者的又一共性。自我评价无限降低、自责、自罪,患者普遍觉得未来一片灰暗,看不到任何希望。

  痛苦和巨大的无价值感,足以吞噬他的一切。

  最可怕的是,情感的丧失。

  当病程再发展到一定程度,患者会变得麻木、呆滞。抑郁症的一个基本的表现,就是患者不再能体验情感和生活的美丽。

  世界上的一切,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与他无关。亲人朋友近在咫尺,他却远在天涯。

  他不但丧失了快乐、希望,最后还丧失了爱的能力、审美的能力。这个时候,人就成了一具躯壳,成了行尸走肉。

  但是请不要放弃希望,无论您是长期的疾病缠身还是重度的抑郁患者,都拥有康复的机会,世界还有那么多的美好等着你发现,人生还有无数的幸福和你不期而遇。

  如果你发现自己存在抑郁的可能,或已经确诊抑郁症,请及时的就诊,给自己再多一次机会。

马凤主任:抑郁症康复患者告诉你,为什么抑郁症患者容易自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