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原神剧情的逻辑性还不够好?

面对说稻妻剧情机械降神、主人公没用的言论,我说一万遍也还是要说。稻妻主线剧情不是没有问题,但你们挑的毛病让我想笑。
首先,稻妻问题的症结是什么?眼狩令。这个症结又分为两部分,一,影的理念;二,影和将军的关系。这些情况有谁知道?有谁知道影的心态和理念,知道影的状态?只有神子,所以神子才会成为、也必须成为破局点和计划的主抓手,不然神子对影的了解和关心体现在哪里,对稻妻的关心体现在哪里,神子的狡黠体现在哪里?神子不成了废人吗?难道要神子把宅女的情况写进轻小说满大街发,再让别人想计划去破局吗?有些人责难心海在主线里没起到作用、体现不出军师的智慧,这些责难至少在这一段剧情里是不合理的:她一不了解(也没法了解)雷神的情况,二不具备对抗雷神的力量(给大蛇招魂在支线就行不通了),她凭什么破局?实际上,她在和神子几乎没多少直接联系的情况下就达成共识形成默契,已经足够体现她的胆略和见识了。换个海祇民当军师,旅行者从天守阁出来时根本不会有反抗军打过来,还在海祇岛上怀疑神子的居心、猜天领奉行是不是故意露出破绽在配合神子的“诈降”演空城计呢。所以,眼狩令这个症结,从情报角度来看,只有神子可以设定计划来破局;从力量角度来看,就得力量自身转变态度(主线和雷神传说任务一),以及错的力量被矫正被征服(雷神传说任务二里影打败将军)。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什么别的解决办法吗?你硬要去编别的办法才是机械降神。
再看稻妻的具体局势。主要矛盾是战争,主要原因是雷神的眼狩令,次要原因是愚人众的挑拨和搞事,愚人众问题的症结在神之心,而愚人众里还包括不同执行官之间的内部矛盾和散兵与稻妻的恩怨。战争的一方是反抗军,这里面既包括海祇岛和幕府的矛盾,又包括神之眼持有者和眼狩令的矛盾;战争的另一方是三奉行,这里面天领奉行和勘定奉行都有内部问题,欺上瞒下、勾结愚人众,而有问题的人里,有些人可能是盲目崇信雷神威光并借以实现自身野心,有些人可能是为了利益。在这两家内部,既有裟罗这样的铁血保皇党,又有想找机会架空上层的、想把上层取而代之的次一级势力。这两家之外,社奉行偏向于保皇,但根本上是站稻妻百姓一边,明面上呈中立观望态势,手里掌握一支力量和数量都相对不算大、但精英度和隐蔽性都很高的武装力量,这支武装力量的运行有神社参与。神社态度几乎明牌保皇,地位超然但缺乏具体职权和力量。好,现在你是初来乍到的旅行者,因稻妻闭关锁国很难在外界提前得到充分情报(全靠万叶才知道一点),两眼一抹黑人生地不熟,没有托马就得被敲诈、可能还得吃官司,没有柊千里连离岛都走不出去,请问如何破局?要是旅行者这都能抽丝剥茧,可真是状空荧多智而近妖了。除非旅行者以力破巧,靠自身实力、借助北斗的武装力量,把稻妻雷神以下的势力都打一遍,强迫所有人坐下来听旅行者说话,不然旅行者是不可能主导整个局面的。想想事态是如何发展的吧:把神之心给了散兵,才能挑动执行官内部矛盾,不然为了神之心散兵被迫也得和女士达成合作,除非他和女士一样傻傻地直接去莽雷神,不然谁知道他在外面还能搞出来什么事、造成什么影响?而有可能、有机会给出这枚神之心的只能是神子。三奉行里,勘定奉行武装力量有限,镇守离岛有余、干涉稻妻不足,在柊千里帮助下逃出离岛就算过关;社奉行暗中派家主妹妹和旅行者接洽、派终末番行动;天领奉行是因为神子的谋划引导和裟罗的正直才捅破窗户纸、造成混乱。包括最后战争结果是海祇岛方派出小股精英队伍潜入稻妻突袭天守阁,事实上避免了双方因战争和仇恨造成更大的损伤,不然无论是海祇岛因实力不足而战败,还是海祇岛得以让大股部队打上稻妻城,后果都难以预想。是天领奉行收得住刀,还是海祇民收得住刀?这一切,有哪些是旅行者一人一剑就能摆平的?又有哪些不是基于人设和背景的合理的发展?让旅行者先胜女士,后集众人之志战胜雷神,还要什么自行车?硬要说机械降神,也就是空降设定说众人的愿望能帮助旅行者去战胜影,然而这样一个设定不是原神这样一个故事里最理所当然、最自然而然的设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