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蒲城县沟南村:寻访唐景陵北门(玄武门)遗址

2022-02-05 09:40 作者:申威隆l关中拍客  | 我要投稿

唐景陵位于渭南市蒲城县西北13公里的金帜山上,为唐宪宗李纯的陵墓,主峰海拔大约872米。2021年8月15日下午,我和朋友前往唐景陵,绕到金帜山北麓的沟南村,寻访这里的北门(玄武门)遗址——



唐景陵北门遗址位于蒲城县桥陵镇沟南村东约200米处。2001年6月25日,作为“唐代帝陵”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景陵北门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午1点半左右,我们离开唐景陵西门遗址,开始前往唐景陵北门遗址。沿着乡村的小路,跑了约半个小时,终于到达沟南村。按照当地村民的指点,退回到路边的岔口处,沿着土路登上山坡后,便看见唐景陵北门遗址。



北门遗址位于唐景陵北侧的山坡上,距离金帜山主峰约2公里,也被称为“玄武门”遗址。唐代,在玄武门内,驻扎禁卫军,守护帝王的安危。因此,唐代帝陵的玄武门级别较高,竖立的石刻数量也相对较多。

 

走近唐景陵北门遗址,迎面是两座东西相对的夯土阙台遗址,外观呈圆锥形,相距约100米。在夯土阙台之间,原本矗立着东西相对的六匹仗马,现在只剩下东侧的三匹和西侧的两匹。

 

由于长期取土,地面遭到破坏,北侧的三匹仗马周围被挖空,西侧的一匹仗马站在“孤岛”上。近年,文物保护部门对三匹仗马的下方进行加固,利用青砖包裹起来,才使文物脱离危险。




这里的仗马背部都安装着马鞍,所以也被称为“鞍马”。据说,唐代帝陵北门遗址的六匹马被誉为“六龙”,模仿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的“六骏”形象,引导帝王的灵魂,平安地进入天堂。

 

这些仗马均由一整块石灰岩雕刻而成,身体和底座连在一起,头部较长,面容温顺,四肢站立,尾巴下垂。西侧南边的仗马和东侧中间的仗马头部残缺,其他仗马保存基本完好,头部高度约150厘米,身体长度约190厘米。仗马之间距离相等,东西相距约45米,南北相距约30米。

 

这些仗马的鬃毛都经过裁剪,面饰当卢,佩戴络头,嘴巴衔镳,脖下系铃。东侧北边仗马的鞍部下方,残角处有一条明显的折线,好像被清风微微撩起一样。这是自然形成的?还是工匠有意为之?





在唐景陵北门遗址的最南端,蹲踞着两只东西相对的石狮子,坐南朝北,背靠帝陵,面朝北方,威风凛凛。两只石狮子均由一整块石灰岩雕刻而成,身体和底座连在一起,通体高度约为175厘米,胸部宽度约为85厘米。


两件石狮子东西相距约20米,前腿直立,后腿弯曲,昂首挺胸,目视前方。西侧的石狮为雄狮子,闭嘴龇牙,毛发卷曲;东侧的石狮为雌狮子,嘴巴张开,毛发舒展。目前,这两件石狮子保存完好,四肢健全,五官清晰。

 

据说,在唐景陵北门遗址的仗马北侧,曾经还有两对小石狮子,分别为一对蹲狮和一对行狮。其中,蹲狮高度约0.9米,胸部宽度约0.5米;行狮高度约0.8米,身体长度约1.2米,胸部宽度约0.4米。但是,我在唐景陵北门遗址周围根本没有看到这两对小石狮子……





蒲城县沟南村:寻访唐景陵北门(玄武门)遗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