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残奥会的思考,一个寻求公平的后果,是公平还是需要进步
东京有4,403名残奥会运动员参加比赛,每个人都有独特且细微的差异,这些运动员必须加以分类。 为了寻求公平,必须分组、分级,以将类似的身体情况或将容易产生类似结果的运动员归为一组。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困惑的迷宫。毫无疑问,残奥会的竞争异常激烈,运动员们都知道,无论如何分组,确实有些人可能会比其他人,容易表现的更好、更突出。
两届田径金牌得主海因里希·波波 (Heinrich Popow) 说:“分级的问题在于,如果你处于垫底,你可能会不高兴。我们运动员总是希望获得最好的分类。”是的,他说的不是成绩,而是分级或者分类、分组的问题,某些身体比较健全的运动员,确实在某些运动项目上有优势,残疾运动员的情况也不是完全不同的。
残奥会有10个残障组:8个涉及身体残障,其他分组为视力和智力残障。但今年残奥会项目调整了组别以适应运动员的运动项目,从而扩大了分类。
一些运动员说,对他们而言,这样可能是不公平的。波波说,“如果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和其他人一样游泳或跑步,我们会感觉更好,但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但是却无法达到资格限制,或者通过预赛,你难道不会抱怨吗。”
残奥会发言人克雷格·斯宾塞 (Craig Spence) 表示,国际残奥会委员会刚刚开始对分类系统进行定期审查,但在2024年巴黎残奥会之前不太可能进行较大的改变。
乍一看,当前的分类系统对我们而言,确实不容易理解。比如周六的游泳决赛,每场都有男子和女子比赛包括:100米蛙泳,SB6级;100 自由泳,S10级;150 个人混合泳,SM4级;150 个人混合泳,SM3级;100 仰泳,S11级;200 个人混合泳,SM8级;和 100 蛙泳,SB5级。
当然,大多数运动员都同意必须有分级,但他们仍然对分级背后的逻辑或科学提出异议。波波说,“老实说,运动员不了解这个系统,每个运动员都需要专注于自己以及他的残疾和等级。我们需要一个每个人都能理解的整体分类系统。”
西西奇是IPC的分类负责人。作为一名运动学家,她说“他们(运动员)有权抱怨,他们有权站出来说,我对我的分级不满意。我想我被错误地归类了。我们会有一个修正的过程。”
西西奇承认分类系统很复杂,但希望观众和运动员努力理解它,她说“分类很复杂,它确实需要观众投入,才能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一旦你这样做了,我认为它就会变得清晰。”
最大的分类争论涉及“功能故障”,如脑部损伤、神经和脑瘫还有身体缺陷,例如肢体的神经问题。而相对于失去肢体的痛苦,脑神经这样的判断会出现更多的疑问。
但是眼睛会骗人,日本游泳选手山田美雪在100米仰泳S2组中获得银牌。她今年14岁,出生时没有手臂,看到她用手臂与游泳运动员比赛似乎很不公平,但她却得了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