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wheels】Oldsmobile (Ⅱ)
奥兹的第二期专属专栏,聊聊吸引我对它,以至对这个品牌产生兴趣的这款车。

首先从这辆开始,'68 Olds 442.

当然,因为50周年的极多国行货量和多数玩家对美系实际并不必要的需求,这套题材不错,但被统一涂装主题、混乱配色拖后腿的系列的市场表现,远不及此前和之后都没有正规引入的普卡ZAMAC系列。
我成了早期的一捆“韭菜”,但比这更令我难过的,是这辆车的实际表现,与我多年前所期待的差距之大。

67/68的两年里,奥兹在Cutlass/442上玩了一把这样的“藕断丝连”式头灯。

如此设计并非第一次在它们的车上表现↓

而这次,这不仅是表面上的创意,还有对实际效率的考虑。
1966年,奥兹悄悄搞出了少量装备,也就是之后的W-30强力进气系统。最初设想与W-30搭配的是一款360马力的三腔化油器引擎,但通用在67年将这一配置限制在了克尔维特上,所以之后,奥兹就沿用了之前四腔化油器的400cid V8引擎为442提供动力。它依然能保持350~360马力,而且也保住了车名里的一个"4"。
而说到W-30进气系统,之前其它车在引擎盖开口的设计还不够有效率,让它能在67款上发挥更多作用的新方法就是,将中间转向灯上下这“不显眼的位置”设为入口(个人认为整体实际是相当吸睛),内部由软管引导,让冷空气直接“喷射”进空滤。

另外,我们还能看到这辆小车的保险杠下还有两个进气口。能找到唯一装配这个部件的车款,是当年的Hurst/Olds 442 Holiday Coupe↓

Hurst的另一官方合作品,核心比原厂442提了一个档次:455cid V8引擎功率达到390马力,较400cid V8还轻了12磅。

这款升级后的442,0至60英里加速时长5.4秒,四分之一英里记录为13.9秒。

HW小车首发于08年,多年前在网上初次见到它的某个普卡刷色时,我就被这套别致的头灯样式所吸引,它成为我一度想而没有合适时机入手的车款之一——所谓“怨念”就是如此吧。
但通过白金系列终于入手后,我却难掩失望。
绝大部分原因在:这车壳真的太肥了。

过宽的车体让它与其它很多美系都格格不入,而没有尾翼加成的尾部连大小轮都无法将其抬起。
它的比例让我不由想到被夸张化,但没完全夸张的'69 Mustang↓

但这辆奥兹,既没有合适的“标准”比例,又没完全放飞到和'69 Mustang一样让人一眼看出的夸张,模具给我的感觉很是尴尬。

所以,我终于入手了这辆奥兹,但也在同时对它死了心。





这辆敞篷版'68 Cutlass在13年的娱乐系列中作为影片车首发,所以当然,最好是去看看那部电影,我还记得它的名字,《比佛利山警探》,上映于1984年。
影片以一段相当刺激的追捕挂车开场(同时也是整片唯一用车表现的高能片段),随后的当晚,主角,黑人警察Axel Foley的破旧Chevy Nova就上场了↓

我记得这辆车,HW也是在同年较早批次中推出了它的小车,还做了些改进升级↓

之后,与在比佛利山工作的朋友Jenny Summers的聊天中,Axel感受到她“你怎么还开那破车”的吐槽,一如那年斯威特被笑骂“你怎么又买个Greenwood”。


而看到Jenny的车是一辆梅奔450SL时,我自然有点失望,尽管它比我们这期的红色敞篷车要高级些。



Okay,继续看下去
看电影本身的同时,逐渐向后的进度条却也让我愈发焦虑。终于,到了结尾。
随着喽啰的GMC箱货与赶来的警车迎面相撞,顺便堵死别墅的整条通路,我最后期望的奥兹富人区追捕也随之破灭。最终,所有都在别墅内得到了解决。

看完影片之后,我立刻就回到HW介绍页找Cutlass,看到复古娱乐的下面写着,"Beverly Hills Cop II"
等等,Ⅱ?!

事实证明,“星际玩家”也许不是真的星际玩家(反之亦然),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有时是真的眼瞎(
原来,《比佛利山警探》系列至今已有四部,而这辆红色Cutlass Convertible,出自1987年上映的第二部↓

在这部中,我们的Axel驾驶崭新的它再次在比佛利山上兜风,并假借职务之便白嫖到了相当好的住所,again.


我还没有完整看过第二部,所以让我们先回到小车上吧。

虽然也还不及比佛利山所自居的那样上流,但比起上一部的破烂Nova,这辆奥兹可是体面太多了。

红色车体/轮毂与细白壁胎的搭配给我一种很强的既视感,稍加回顾,我发现这感觉来自于多年之前的TG,克拉克森的Jaaaaaaag运动型列车,"TGV12"↓


而从模具来看,车体基本与上面的硬顶442一样,但砍去溜背还是帮这辆宽大的车呈现出了比较和谐的观感。
作为一辆需要仿真的素车,这款Cutlass的亮点,自然就是标志的印刷。

我曾说过自己很喜欢老车这样的签名式车名点缀,在这辆Cutlass上,它的名字在四面都得到了位置,实在令我欣喜。



不可避免的,要看看这辆Cutlass,与同年442的区别是否只有顶棚。

Cutlass的保险杠下少了两个进气口,中网也只有纵向镀铬条刻画;


比较令我意外且惊喜的,是HW抬了一手Cutlass敞篷的车尾,没有一冲到底让车尾的观感稳了许多。


除了车头的下端进气口,两款小车的底盘刻画基本一致。

442中,这条清晰的车身刻线没有在Cutlass上表现略有遗憾。虽然敞篷版是镀铬线贯穿整车,但单纯的大红与圆润边角还是难免“发福”。

另外的“槽”点,是HW透明件给Cutlass的A柱位留了个槽,但也没有让合金车体去表现。
内饰,作为HW,这辆Cutlass干净内饰的细节倒是不差。

饼面方向盘,但有踏板刻画;座椅上安全带刻画齐全,纵然风流也不能忽视安全。

尽管比例相同,但敞篷专效与车尾的调整,还是让这辆Cutlass给了我比较舒服的感觉。


'68 Cutlass Convertible的第二款,也是至今最近一款刷色,出场于15年的Real Riders系列。之后与这个系列配置相近的算是窄板卡时期的汽车文化,只是没有了原创车的位置。

这款刷色给我的第一感觉相当好,就是继素色以后,上一套不一定真实存在,但也很符合实车的涂装。

只保三面印刷,个别破例的传统艺能再现,而Hurst的经典白底金色拉花的确漂亮。

车门上印着"Official Pace Car",还是辆安全车,印地500吗?
再一细看,

"El Segundo".
那没事了。
442实际还是作为过印地500安全车的,但这是70年开始的事↓




夸过涂装本身,下面就要吐槽一下我这辆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了。

印刷各种飞漆,漆面或模具还有不少小划痕及不平整。

相较普卡,这些Premium得到提升的,是部件材质,部分车多面印刷,以及可能的多层光油,而品控实难考证,我至今仍引以为然。


就是这样,一款我喜欢的车,一款我曾喜欢的小车。

硬顶442给我的落差感我难以言表,但出于它别致车头曾对我的吸引力,我还是入手了这两辆敞篷Cutlass,最后结果倒是不错。



尾语:本人主要展示风火轮普卡级,另略有涉及火柴盒及其他品牌的小比例车;小车专栏随缘后半夜更新,同各位分享交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