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电影103:《波斯语课》

2022-11-19 21:03 作者:热咖呀  | 我要投稿

先不说剧情和人物如何,电影的开头和结尾场景塑造很美,如果不加入电影的主题,你很难想象这样美好的场景意味着什么,一个落魄的男人,一条没有终点的铁轨以及周围绚烂的植物背景,该说不说,确实迷人。

 

回到电影剧情,纵观全片,我是很难想象男主的故事和他大脑里所留存的名字,如果不是因为电影开头就说了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这样的剧情无论从构想还是实际出发,都是罕见。电影最后由男主口述的每一个名字都是历史的受害者,而他们死的原因也是令人惋惜。在最黑暗的时期,能有人用不可思议的意志和记忆将受害者最后的姓名传递出来,也是对死者最后的尊重。

 

电影中更喜欢用场景和颜色去渲染恐怖,电影中很少见血,部分的血只是为了让故事中的压抑找到一个小小的宣泄点,这样的设计在反战电影中也不是很少见,就像《美丽人生》中国的那样,但死亡是二战时期不可避免的主题,这点过度弱化的话,二战时期的题材故事就显得苍白无力。

 

关于电影的剧情在我看来就是不可思议的存在,整体的故事讲述也是挺流畅的,唯一不足的地方在于我在看完全片之后,对电影故事发生地的场景构想始终不到位。因为男主的逃跑看似跑了很远,但在车辆和猎犬的追捕之下,感觉就没跑多远。后面的农场和集中营之间的距离,也是难以估量。最后的话自然是‘主厨’在逃跑时的路线,明明对面是美军逼近,但他却能回到民用机场,真是让我的困惑掉入了无底洞。

 

说完剧情,人物的选择和塑造也是颇有趣味。就像剧情里说到的那样,电影省略了人性上的邪恶,用环境来控制观众紧张的神经,在人物上面也不过如此。开头的枪杀并非是士兵的邪恶天性,更多的还是军人的职责。后面出现的纳粹军官,也没有《辛德勒的名单》中的那样嗜血成性,在他们身上散发着的是盲目的自大。作为男二的‘主厨’,他的暴怒来自于对内心的压抑,他本来就讨厌战争,但他所处的时代逼迫他往不得已的方面前行,最后逃跑时的他,才是他真正的面貌。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豆瓣

至于我们的男主,他的原型来自于现实,尽管他的真实性一直都是‘可疑的’,但在现实面前,我选择相信现实和人类的无限可能性。在电影中我们也能看到他心理上的变化与他的成长,开始时的胆怯让他惶惶不可终日,但当真正认清现实之后,他在作出他的反抗。他也明白自己的弱小,因此他选择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反抗,死亡似乎是一种结局,但他也早已接受了这种未来,这种莫名的勇敢似乎也在冥冥之中保护着他,让他存活了下来,历史得以重现,记忆永不消亡。

 

这部电影只是二战时期的一个故事,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在崇尚和平的今天,我很高兴能看到过去残缺的历史,也希望更多的反战电影能被拍摄出来,让我们生活在新时代的庇护之下也能不断反思进步。


关于电影103:《波斯语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