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教育与新时代高考
人和人最大的区别,不是先天出身。
人和人最大的区别,是后天教育,得到的看世界的眼睛,世界观。
一般人,只有看到了什么样的世界(信息输入),才会形成意识形态(操作系统),产生人生观、价值观并展开行动(按照当前现状的路径顺水而下的输出)。
看到什么,就成为什么。
少数人,看到的不是眼前的片段,而是世界,是大格局。先植入了意识形态(操作系统),后睁眼看世界(信息输入)并改造世界(按照操作系统以终为始的输出)。
成为什么,就看到什么。
在此基础上,动态迭代升级。
教育就是植入操作系统的关键步骤!
插一个高考——过去是封建集权社会,科举可以入仕,是权力塑造的规则;现在是平民社会,高考只是提升受教育水平,现在可以放手一搏创业,九死一生,要创业就要向资本低头,可见资本才是这个社会的规则,与权力休戚相关,权力的门在公家、考公,资本的门在金融、指向性强。
现行教育流程:
小学6年,快乐,被义务教育,要主动养成好习惯,是三观的起点。
中学6年,应试,被选拔,要主动加码竞争,是起点的起点。
大学4年,自由,被自由,这里至少有2条路,或者继续学习深造,或者要主动从社交、社会实践过程中学习,再或者既要又要,是人脉资源的起点。
道路1,研究生以上3年以上,学术,被导师科研(项目)安排,要毕业导向,能做出科研成果更好,关键是做学术研究能力,写论文能力,是科研的起点不再做普通生产劳动。
考公,一条稳定的路,适合养老。
进入工作以后:
小学学历,简单劳动,长时间。
中学学历,简单劳动。
大学学历,脑力劳动,很卷。
研究生以上学历,科研工作,也卷,但被国家需要。
想要在毕业以后跨越这些,很难。
以上是无产阶级。
有产阶级的话:
主要是利用生产资料做杠杆,维持阶级升迁。
总结一下
无形的手,力量才最大。个人的努力,要趁早,目标清晰,以终为始。财富的积累,需要三代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