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兵之精髓新第六章置之死地而后生

2021-11-02 17:47 作者:孽风扫沙吴溪桐  | 我要投稿

   这个战法是孙武所提出的,曾经教会了很多的军事家,如何在乱境中破围而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具体是个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士兵放置在一种极度危险困难的境地之中,来激发他们的求生本能,让他们无路可退,勇敢向前。

  断了他们的念想,他们能够活下去的希望也仅仅就在于战胜敌人。

  很多人貌似自从马谡用错了这个方法,就对这个阵法不是很看好,实际上这是一个好战法,只是马谡当时考虑的东西太少。

  那么我们来看看历史上典型战例。 

  1。项羽巨鹿一战破釜沉舟,最终大败敌军。

  2。韩信背水一战,大破贼军。

  3。赵括陷于死地,然后凉凉。

  4。马谡故意陷入死地,也凉凉。

  5。张灵甫也陷于孟良崮,凉凉 。

  6。华为早早把自己放置在死地,最终开发出麒麟。

  咦惹?怎么会结局如此不同!

  那么我根据我的理解,做一下解释,欢迎补充。

  1。你要看人是不是愿意为你这样。如果说人家和你不熟,你甚至和士兵关系不好,不能服众,人家凭什么服你?将领和士兵的关系是一个重要因素。

  2。你要看士兵素质。不过这是次要的。但是你说一个士大夫军队和一个奴隶军队能一样吗?

  3。虽然说不能给自己留下生存机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要做好生存准备。比如说马谡切断水源,这简直就是胡闹。水是一个必需品。而当时破釜沉舟的釜并不是。而背水一战之中,失败是诈败,不是为了置之死地而置之死地,而是为了求生而置之死地。

  4。你要看实际!人家假如说百万大军,你,三千?怎么玩也不中用啊!再怎么求生本能你也要看极限啊。

  5。你有没有魄力带头!如果说你自己畏惧万分,你让士兵怎么冲。

  6。对方对待俘虏和降卒的态度。如果人家又不杀俘虏,甚至送回去,你觉得士兵愿意上去?还不如投降保住小命。这也很符合人的心理特质。

  7.这个方法应该是一种积极而向上的态势,而不应该是已经陷入被动防御之后再采取的措施。我们之前提到的几个失败的例子,大多都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了,然后再用这个方法。而韩信和项羽当时只是为了成功,他们就是抱着一种必胜的信念去的。马谡明明是作为防守方,放着好好的城池不要,偏偏要去占领一个没有办法反击的地方。去采用这种贸然进攻,毫无疑问会引来失败。

  所以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是说一个战法随随便便用,要有条件的。对于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我们应该是把它作为一种临时的战略,而不应该刻意去使用这个战略。这是险计,是万不得已才能用的。


兵之精髓新第六章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