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从垫底考上重点的?

郭司楠 高二
我时常会回想起初三住过的那间出租屋:清晨的光被微风轻轻地吹进来,照的对面一整墙上上下翻飞的彩色便利贴纸外好看。我起身,周围是一张张做了无数遍的试卷,昨晚刚刷完的练习题,挤满了蓝色红色自己的笔记本,和残留着咖啡渍的杯子。我走进洗漱间,南海中想象着关于未来无数美好的场景,然后迅速收拾完毕,开始新的一天……那间出租屋里,有之前的我从未没想过的最努力的一年的时光。
五年前,我升上初一,由于个子高高瘦瘦的,在学校的综合素质也比较拔尖,演讲、唱歌、跳舞这些都会,成绩还也不错,可以考全年级前五。班主任觉得我很优秀,所以一心裁培我,让我文艺晚会的主持人,让我当学校广播站的主播。因为表现出色,我经常代表学校去各地参加朗诵、演讲、唱歌、舞蹈比赛,并且一般都能拿到二等奖券的好名次。渐渐地,我成了学校明星一样的存在,我喜欢站在舞台上被聚光灯照着的感觉,也很享受尽情展示自己后获得的希望和掌声。 从初一到初二的两年时间,学校里很少能看到我的身影,我一周满打满算,我大概只能去上六七节课,其余时间全都在为各种比赛做排练。忙的时候甚至连过年都没有回家,一个人留在学校训练。别的同学在课上汲取知识的时候,我不是站在舞台上,就是在为登上舞台准备着。就这样,我的文化课一点一点的落下,初一下学期有一次回去烧考试,120分的数学我只考了24分,可还还来不及悲伤的我又被拖回了舞台…… 这样的情况引起了数学老师的不满,他当着全班人的面狠狠地批评了我,不停的地打击着我,说我成绩差还好意思出去表演。我当时心高气傲,我觉得自己为校争光没做错什么,公然和他吵了起来。校长也找到我说,初一知识比较浅,学习以后还能补上,现在不用太担心。于是我继续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 初二结束时,因为马上就要升入初三面临中考,校长没有再来找我去比赛。而这时,我的成绩早已从前五跌到了倒数,我想起了数学老师批评我的话,下定决心给自己争口气,赶上文化课,考上我们的市的重点高中! 搜索各种报考信息之后,我才了解到重点高中到底意味着什么,初一初二基本两年没有怎么学习的我到底需要多努力!知道现实有多严峻,前路有多难之后,我深吸了一口气,打消了打退堂鼓的想法,仔细规划了起来。 由于家离学校远,为了节省路上的时间,我跟父母提议初三一年自己就在学校附近租房学习。结果妈妈一听反对,一是不放心,二是怕我离开他们的监督把自己彻底玩玩废了。但租房是我唯一想到的好办法了,我跟妈妈竭力争取道:“我一定要在租房子,一定要自学成才,一定要变得更加优秀,去打老师的脸!”妈妈看我不听她的话,一气之下冲我吼道:“你要是敢在外面租房的话,以后就不要叫我妈了!”正当我不知道要怎么才能说服我妈时,爸爸偷偷告诉我,他相信我,觉得我有自觉性,不是那种坏孩子。所以他同意了我在外面租房,还帮我跟我妈协商。在我的坚决保证和哟爸的助攻下,终于获得了我妈的同意。 我麻利地在离学校不到一百米的地方租好了房。那是一栋三层的独栋建筑,一楼是房东开的母婴用品店,三楼是厨房,我一个人住在二楼,不会有其他人来打扰。从初三开学第一天开始,我便身赴题海。每天下了晚自习后就飞快地跑回出租屋,把初一的书,一点点查漏补缺,重新学一遍。 刚开始自学时非常痛苦,两年来的课几乎没怎么上,不会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多到一时不知道该从哪里补起,中途还经常遇到一些知识点我根本无法理解明白。可考试并不会因为我还没准备好就不考了,我只能每天尽可能地学一点是一点,然后硬着头皮去考。考试的每一分钟对我来说都是煎熬,尽管基础在一点点补了,可考到的题还是有很多不会做。眼前答不出来的空白试卷就像是对我的公开处刑,将我知识的空白程度狠狠地大肆暴露。一场场考试下来,拿到的是依旧惨淡的分数。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看着一片红色大叉的试卷,一个人在被窝里泣不成声了。可哭完,不会的还是不会,只能抹干眼泪把书捡起来继续看。 初三下学期可能是我学得最认真的半年了,每天奋战到凌晨两点,累的时候就听英语听力,然后熟睡。第二天早上五点半就起床,掐着时间洗漱完,赶紧在家开始早读,早读到六点半,就跑去学校站在操场上背语文作文、英语作文、语文好词好段。冬天晚上太冷的时候,我就把小暖炉打开,放在床上,靠着它在清冷寂静的黑夜里学习。有一天晚上,我在床上看书看睡着了,小暖炉旁边有一个塑料袋,被暖炉烤着了。可我太累了,睡得很沉,根本毫无察觉。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有一摊泥一样的东西粘在我的被子上,明白了前因后果。可我根本没时间后怕,又催促着自己开始了新一天的学习。 那时我的数学和理综还是特别啊,150 分的数学我最多考70分300分的理综最多考90分!为了补基础,每天把知识点挨个回顾一遍,我开始反复明做完了,过段时间之后又拿出来再做一 遍, 去总结归类这些题考的是电心知识点,看这类题的解题方法。每到考试前,我都会把书合上,把涉及的式在一张纸上默写出来, 想一下它们是怎么来的,怎么去用的,进考场之日才没有那么慌张。在那个初三,“假期” 这两个字就没有属于过我! 每天不到四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让我在课堂上昏昏欲睡,为了不让自己场过去,我买了速溶的咖啡,一天3包天天喝。喝了大概两三个月之后,速溶咖啡对我就不起作用了,于是我又上网买了更强劲的白咖啡来续着。 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没法陪我,在出租屋孤军奋战时常会感到孤独。我在床头放了一本励志书, 里面全是同龄人的些逆袭故事, 每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就翻一翻, 在文章的后面写下自己的感想,好像他们也在陪着我起战斗。我还买来了各种漂亮的便利贴,每天早上写-张鼓励自己的话, 比如“我也可以很优秀”“坤未定, 你我皆是黑马之类的。然后贴在我一起床就可以看见的那面墙上。便利贴越贴越多,在学累的时候我就把心静下来,看着满墙的便利贴,想想自己熬过去就能拥有的美好未来,就又有了学下去的动力。 皇天不负有心人,三月,我的成绩终于开始有了明显的提升,已经从全年级倒数冲进了前20↑拿到成绩单的瞬间,感觉自己的努力开始慢慢开花结果,曙光就在眼前。 到中考那天,我一点也不紧张,毕竟已经做了这么多努力了,对自己还是有把握的,加上在舞台上身经百战练就的心理素质,我很从容地走进了考场。坐下来看着试卷,考场对我来说再也不是刑场,我答得很顺利,感觉就像在自家后院散步一样。最后我超常发挥,考了全年级第10,成功被市重点高中录取!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下午,我一个人去出租屋里收拾东西准备退房。一打刷过无数遍的试卷,一本本做完的练习册,拿绳子打上十字捆好,然后起身去撕掉墙上那数百张花花绿绿的便利贴。脑海中浮现的全是自己在这间屋子奋斗的点点滴滴,再看看那张录取通知书,我的眼眶顿时就红了。初三那一年所有的努力都在这间小房间里,它见证了我日日夜学学习的身影,见证了我的朋读和奋起,见证了我寸地成长,现在,值了。 今年段上高二了,没有再参加舞台活动,而是心补在学习上听初二的学妹说,我的逆袭故事已经成了校长,老师们在智师大会上用来股腊他的的佳话。我直了直身板,在心里暗暗跟自己许诺:那就在一年后的高考,他这段住话再事一个更加精彩的结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