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开端最新剧情的个人看法(根据小说内容)
(结合了小说内容,主观的意见)
首先是肖的那次误杀大婶我没有想明白这个的用意,首先我觉得这小说有唤醒被压迫(往大说是被压迫,因为色狼这种事也可以换成职场的欺凌这些)的女性要敢于保护自己,敢于发声,更有的是谴责那些网络暴力,那些无良媒体为了蹭流量而不顾他人的感受,枉顾事实这种行为,那么为什么要安排肖误杀大婶呢?为了突出乘客的冷漠吗?可是你要是放在一般的人身上,他们不愣个半天就不错了,不要把自己带入主角的视角,所以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为了解决前文提出的肖想要保留暴力设定的伏笔,为了让肖实现自我救赎(因为肖在雕塑车上李坚定的支持他和天台看的那个直播让他反省自己一昧的坚持不考虑他人)和谴责不明真相的媒体在那里带节奏(就是天台他们拿着平板那一段),但是这一段都是前面因为前面的那个伏笔,但是这个其实在原小说没有提及,我感觉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这一段我自能说不是很亮眼(因为其他的那种细节过于亮眼,这个只达到无过,我确实觉得差了些)
其次是今晚的两人配合调查的片段(这个在小说第二十二次循环(三)),简单的说就是两人下车后是等着警方的传唤,然后配合调查,获取信息,我个人觉得小说原本的逻辑是可以的,我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两个人因为一些原因在刚见到张警官的时候是伤心的,这首先会更让人觉得那种幸存者综合症(结合上文李被王司机背叛了所以两个下车很沮伤,就等着警方询问我认为没有什么问题),其次再循循善诱接警方之口得到调查结果我觉得很合理,(对了小说中也有人怀疑肖为什么会记的这么清楚,这里可以套用电视剧那画进局子的路线图)因为我觉得两个下车这么有针对性的去调查,越过警方,在正常人的视角来说不觉得有些奇怪吗?而且在警方那里也会留下不好的初印象吧,怎么就突然以幸存者综合症解释,就是有一个人刚刚逃过了一场大的灾难,立马就去针对性的调查某件事,心里素质太好了吧,我觉得不符合男女主应该给人的人设吧(这一段我觉得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小说,我觉得小说的解释没什么问题),但是你要说问题很大,那也没有还是上面我说的,只达到无过,因为我看小说的时候我觉得这一段真不错
还有就是老张牺牲这一段(这一段有埋怨警方的,因为文中有说警方在知道车上有炸弹的情况依然开着车过来,没有考虑到持弹人的情绪,在小说第二十二次循环,这段不太好,被删很正常,加上这段处理的还可以,就是大婶直接威胁要上桥,体现她想要和女儿在一起的想法,但是应该会有人说之前也有好几次不在桥上也引爆了,我可以解释为因为之前要么是人要走不能一起陪葬,要么是炸弹要被抢走,属于不可控,但是现在警察还没有上来,车也还可以前进,所以大婶没有引爆,但是还是那句只达到无过)这里我觉得处理的不好,但是小说因为是直接引爆的,所以对警方不好,那就只能改,又因为下一次对男主肖的形象不好,因为他持刀威胁别人,所以我也不知道这段怎么改,我现在为他做自己的解释,为什么只死了老张,因为我觉得剧情需要,详情请看(小说第二十次循环(六)前半段和第二十三次循环(一)的中间部分,这段是解释夫妇为什么行凶的背后逻辑,和王兴德黑化,所以要自然而然的引出这些需要这两个人都在,然后审问,回忆,我感觉这会自然,主要是王兴德黑化是男主持刀挟持大婶后出的,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为了出这一段可以通过回忆的方式展开,这是我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