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一步一步学习英语的
今天想聊聊我学习英语的经历。
事实上,我从高中以前对英语的学习都充满了挫折,这种挫折是不断累积起来的,倘若不是高考必须要考英语,我大概一辈子都不会去刻意理解这门语言。为了应付足以决定未来人生走向的高考,英语是不得不去恶补的。我首先采取的策略就是先攻克高考中的完形填空,花了高二下一学期,什么也不干就狠狠地刷完形填空,拜其所赐稍微积累了一些词汇量,但应付高考是完全不够的。
在当时,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班内同学,在学习英语时,都会采取对着单词本狠狠背诵的方式。我也试了,相当难受,背了忘忘了背;有人说要用艾宾浩斯记忆法,让我每隔固定时间都复习一遍,我也试了,相当地累,累到我无法坚持下去(我承认我是个喜欢偷懒的人,这个毛病几乎引爆了我所经历到的次次重大失败)。
而我在词汇量难题上我采取了一个可能是最朴实的方法来对对抗之:开始做题。
一个词汇量几乎为0的人第一次做题会发生什么事呢?几乎全错,我几乎一句话都看不懂,陌生的单词用红笔勾满了整张卷子。但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将那个卷子上的所有不认识的单词和无法理解的句子记在本子上,之后就背那些东西。
之后就是再重复一次又一次,以做题开头当然经历了相当相当多的挫折,但同样积累了很多不太熟悉的单词,这些单词越记越多,直到我在一次浏览题面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眼熟的单词,我立刻浑身一麻,我的大脑在那一刻呐喊:那似乎是我记过的单词!我立刻中断阅读,不管不顾地翻阅我的笔记,找到了那个熟悉的单词,它,是我这个笔记种第一个出现两次的单词。
我不太好形容当时的心情,就如同我在干涸沙漠里好不容易找寻到的一滴水,又或者是我看到黑暗中两颗砾石碰撞产生的火花。
那是我对英语认知的起点。
没有任何人督促,我爱上了这个循环,我爱遇到陌生的单词,遇到陌生例句就去问老师和同学,笔记本上的单词越记越多,重复的单词也越来越多。日复一日、一张又一张的卷子、一段又一段的英语文段。很快,做题已经不够满足我了,我发现我真正需要的是阅读英语文章。我在书店买了一本书虫,印象特别深,小小的绿色册子,《Great Exception》(《远大前程》)。我着了魔似的读它,每天中午午休的时候搬着椅子到走廊上,对着炎热的阳光狠狠地阅读,不懂的词就翻脚边的维克多英语词汇,再查不到就记在本子上,甚至上课的时候也在偷偷地读。
单词越记越多,翻阅也逐渐吃力,我必须要想一个法则来把新来的单词安排在合理的位置,这样下次翻阅的时候有迹可循。我在一页新的纸的左上角用红笔大大写下“CON-”,代表这一页都是con开头的单词。所有的con单词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我又有意将构词相近的写在一起,这对我来说反倒更方便记忆。
“CON-”开始记了,接下来就是“COM-”、“DE-”、“AP-”、“P-”、“DIS-”……为了规划我小小的单词词典,我又了解到了构词法之类的东西。这个单词词典是得力的牛皮B5大小笔记本,只有40张,这40张纸上每一页都被充分利用。这记录了我一整个高三英语的笔记本,至今我都会随身带着,时不时翻阅,视若珍宝。



那一团由正反馈燃起的火焰已经烧起来了,它无法停下。
我对英语的热爱已经激发,但我的英语成绩依旧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原因一方面是短时间的单词量暴增并不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另一方面是我其实未曾理解英语。
什么是英语?英语是由语法规则统摄的、由单词作为血肉的语言。规则我不敏感,甚至当时犯下了相当多认知上的错误,比如我认为16种语态是溢出的、过去将来时不存在、之类的。我被谓语、定语、宾语、状语等一系列的名词捆住了手脚,对它们完全没有任何理解。
直到某一天有一个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个英语网课老师,他就是某著名爆论频出的考研英语老师(不太好提那个名字),他在课程里大喷特喷,国内英语教学是依托答辩,谓语宾语定语状语什么的都是错误的,语法也是错误的。
(当时的我:……语法学不存在了?)
反正就是在他的教学后,我对英语有了很大的认知上的转变,并且更深层次地理解到了英语作为一门严谨语言的魅力。都要拜那个老师所赐,我对英语语法的认知经受过一段相当畸形的变异,我开始怀疑写在各种辅导书上的各种奇怪的英语语法构成,因为它们曾经让我浪费了如此多的时间并没有让我得到一个确切的理解,我认为它们是错的。幸运的是,在我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我恰巧初步具有一些理解英语的方法。
总之现在,我对英语理解就是:英语是一门修饰学,所有的语法部分归根结底,它们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修饰主语。
举个浅显的例子:She is a girl。其中,She是主语,is a girl是修饰。
She is watching me。其中,She是主语,而 is watching me是修饰,区别只是在动作方面上的修饰。
I want something just like this。其中,I是主语,want something是修饰I,just like this是修饰something。
只要是一句话,首先找到主语,然后就是找修饰这个主语的东西。就类似于java的面向对象变成吧,英语是面向主语为核心的语言。
我杀死了谓语,什么是谓语我不知道;我杀死了状语,什么是状语我也不需要知道。或者我可能知道那些东西,但我重定义了它们,它们现在叫修饰的部分。
那时的我就好像一个初步具有一座领土的国王,虽然这个领土很小很小,长得简陋至极,和主流领地也完全不像。但城池都是我亲手搭起来的,法律都是我不断试错摸索出来的,更幸运的是,我知道我如何拓张这个领土,虽然很慢,但那也是我亲手拓张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思想上的独立:那是我自己构想的家。
今天,我可以对这个比喻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了:当时的我确实是一个切实的、不断思考的、无比可贵的学生。
(至于现在的我,并不是,污浊的杂质居多,远达不到当初的状态。)
现如今我面对的是考研英语,我依旧没有打算采用苦恼的背单词大纲的习惯。现在我跟随着b站up主“我是瑞斯拜”,他出了个考研英语单词词汇课,我看了两期,觉得那同样是获得正反馈极佳的方式,推荐去听,遇到陌生的单词记下来就行,回头自己整理。为了不和真题脱节,必须要时不时做英语一真题,但不是现在,现在要把更多精力放在数学和专业课上,只需要跟着那个视频每天看一期就行……啊,这不是什么广告啊,只是我的个人建议()
英语歌那当然是多多益善。当初高三的时候我爱听霉霉,狠狠地从那些高大上的英语歌曲中学了一堆新单词。至少这个方式我走过了,我证明它可以产生效果。
英语读物可以看,比如高中时候的《英语街》啊巴拉巴拉的玩意。我现在主要是读一些外刊,读外刊并不图能学一些新东西,纯培养语境。语境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它必须得到重视,我当初只会去做题、只会去看外语小说,其实都是暗中熟悉了英语语境。这对于英语理解大有脾益,虽然我说不出这种东西到底会发生什么东西,就当成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得了(随便举的糟糕的例子)。
如果你不太擅长学习英语,可以尝试复制我高三的方法,也欢迎来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