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六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2023-10-22 00:35 作者:Girl-Mistress  | 我要投稿

(一)隋朝的兴亡(侧重点较轻)

1.   杨坚篡周: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

2.   隋朝建立三要素:589年,杨坚,长安
注意易错易混点:灭陈朝者为杨坚次子杨广不是杨坚也不是长子

3.   隋文帝死后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

4.   隋朝各项建设:①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和备水旱赈济而便置于乡间的义仓 ②隋炀帝兴建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 ③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

5.   大运河开通的影响:
积极方面:①政治上,加强对南方的控制,促进民族交融,维护国家统一,巩固中央集权 ②经济上,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运河沿岸城市发展,保障粮食供应
消极方面: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引发农民起义

6.   隋朝灭亡的原因:①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 ②三次大举征伐高丽 ③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
结果: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标志着隋朝的灭亡

 

⚪补充易错点:隋炀帝不是被李渊领导的起义军所杀

(二)唐朝前期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1.   唐朝建立三要素:618年,李渊(唐高祖),长安

2.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的措施:①吸取隋忘的教训,轻徭薄赋 ②劝课农桑,戒奢从俭 ③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影响: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

3.   武周政治(贞观遗风)
(1)政治上: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经济上: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文教上: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影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便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4.   唐朝民族政策特点:①政策开明,“全其部落,顺其土俗” ②因俗而活,措施灵活多样,如设行政机构、和亲、册封、战争、会盟等 ③注重民族平等 ④影响深远,扩大疆域、使得唐朝边疆边疆进一步开发、利于民族交往

5.   唐玄宗李隆基施行的一系列措施:①选贤任能,改革吏治 ②发展生产,大兴文治 ③改革兵制(府兵制、募兵制)

影响: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

6.   重要知识点:唐朝外来使节较多的原因?
①唐朝国力强盛,经济高度繁荣,文化全面辉煌(总体)
②长安是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局部具体)
③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外开放(政策优势)
④唐朝交通便利,陆海丝绸之路都比较发达(地理优势)

7.   唐朝民族政策具体化措施:联合回纥、葛逻禄等联手击败突厥(影响:突厥在中国北方退出了历史舞台);设置安西都督府、北庭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进行唐蕃会盟,遣文成公主入藏;封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8.   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意义: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从安史之乱(755~763)到五代十国

1.   安史之乱的背景:①政治腐败,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怠于政事 ②边疆危机,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 ③军事失当,任用胡人担任节度使,兵力外重内轻 ④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显著

2.   领导人:安禄山及其部下史思明

3.   安史之乱的影响:
①经济:迫使大量北方民众南迁,破坏北方经济,但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
②政治:中央集权被大大削弱,参与平叛的诸多将领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③军事:边防空虚也导致少数民族趁机侵扰,边疆告急
④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4.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除后唐定都洛阳外,其余均定都开封
十国:南方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成为“十国”

5.   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6.   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局势,清楚五代弊政,影响: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的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补充知识点:如何辩证看待某一人物(如唐玄宗)?①一分为二,全面客观,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看待 ②有理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详细的答题方式见后续的专题)

第六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