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还是女拳] 什么是女权?继共青团微博遭热议
1. 女权,是什么?
女权主义又名女性主义。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认为女权主义是关于一个语词,聚焦于的妇女的地位,追求的是妇女的平等,并力图消除妨碍妇女作为个人获得解放和发展的一切障碍。
目前并未有学者对女权主义做出准确定义,女权的内涵在不断发展的女权主义运动中不断丰富与扩展。
2. 女权思想的发源
女权主义萌芽于 18 世纪的西方并伴随西方的民主革命不断发展,在长达 3 个世纪的发展中形成多个流派。这些流派在女权运动开展的过程中,以争取男女性别平权和女性解放为目的进行女权主义运动与研究。
女权运动的创始人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在自己的著作《第二性》中明确,长久以来女性被束缚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后天遗留下来的问题使女性长期居于第二性的地位。这使许多女性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所处的社会地位,因此投身于争取自由和平等的女权运动之中。
3. 微博热议


4. 假女权?女拳?女权主义者媒介形象有哪些类型?
l 维护权益的理性女权主义者
她们借助微博关注女性在社会中遭遇的问题,通过个人意见的表达形成舆论力量,帮助女性权利得到维护。女权主义者意在通过微博传播男女平权思想,唤醒长期压抑在父权制思想下的女性意识。她们借助微博关注女性在社会中遭遇的问题,通过个人意见的表达形成舆论力量,帮助女性权利得到维护。女权主义者意在通过微博传播男女平权思想,唤醒长期压抑在父权制思想下的女性意识。
l 思想前卫的个性女权主义者
前卫的女权主义者为实现“冠姓权”、“性自由”以及拒绝“丧偶式婚姻”等等目标而努力。这些目标反映出女权主义者们正在破除父权观念的束缚,拒绝传统的规训模式,充分觉醒女性意识,传播女权主义思想,争取自己的权利。她们前卫的思想中包含着大众认知中“离经叛道”的内容,但这些内容从女性角度出发,吸引更多女性参与到女权主义讨论中,对女权主义的传播增添助力。
l 挑动两性对立的“伪”女权主义者
她们以获取流量、得到关注为目的,挑动两性对立,从两性剑拔弩张的舆论争论中,获得流量收益。这一类蹭热点的女权主义者在女性热点议题中出现,用夸张的语气渲染女性遭遇的不公,以极端女权主义者的口吻批判男性,蓄意引发女性和男性关于权益问题的争论,塑造自身意见领袖的身份,博取受众的点击量。
l 偏激、敏感的极端女权主义者
当女权主义者在媒介平台参与讨论时,将男性的“压迫”视作女性受害的唯一理由,使用激进的言辞攻击男性,例如“蝈男”、“蛆”、“屌癌”等等词汇。极端女权主义者一面攻击男性,认为只有推翻父权实现女性特权才是真正的女权,一面攻击女性,认为当下许多女性缺乏反抗意识,是男性的附庸。极端女权主义者眼中女权并非以实现男女平权为目的,而是在平权后实现女性特权,这与西方的激进女权主义思想存在相似之处,她们往往通过激进的言语和行为,唤起女性觉醒,为推翻父权统治而努力。极端女权主义者作为自媒体进行观点表达时过度渲染女性的生存处境,随意批评她人的行为。
5. 共青团微博热议


共青团的一篇对于极端女权的批判真的有这么大过错吗?抛开上海的事,共青团微博本身指责极端女权,并不是给所有女权主义者“戴帽子”。批判极端的女权主义,批判虚假的女权主义的过错在哪里?
男女性别对立越来越严重的现实无法否认。希望网民能明辨“真假女权”。
文章很大程度上引用(任聪. 微博平台中女权主义者媒介形象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DOI:10.27212/d.cnki.glnsu.2021.00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