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门刚设计槽点——手算檩条(上)
上一篇写的也是关于檩条,重点放在了解读规范与软件计算假定的联系,对于檩条受力讲解篇幅没有提及,所以今天对这一块内容进行补充,预计本章也分两次展开讨论,保证质量也尽量不让读者觉得冗长。
檩条上铺设了屋面板,先是以面荷载kN/m²形式存在,不管是屋面上人检修亦或其它临时堆放,恒、活方向实际是竖直向下;风荷载则是垂直屋面向上(风吸)或者向下(风压)。

接下来是一个有点绕却又很有意思的过程——进行荷载导算:恒荷载q竖直向下沿着坡面均布,转化为垂直坡面均布荷载q1=q·cosθ;注意去和q1的作用长度都是L,而水平投影面上的q2作用长度变为L·cosθ,因此数值上q2>q,q2=q1*L/cosθ/(L·cosθ)=q/cosθ。为什么我们要这么推演呢,因为我们习惯用水平投影面长度×面荷载=线荷载。这个公式里的面荷载其实是q2,而不是q或者q1。因此我们在计算恒荷载时候,通常会用建筑做法算出的q/cosθ,再开始往下计算!

而对于活荷载呢,则直接查荷载规范5.3.1的值×水平投影面长度即可,因为荷规里的值就相当于q2,不用再进行换算,软件逻辑也是如此。


此时我们经过“水平投影面长度×面荷载q2=线荷载”计算得到的是竖直向下的恒、活线荷载。檩条是沿着坡屋面布置(即强轴和屋面的坡度线平行),因此存在力的分解,形成了沿着坡屋面和垂直坡屋面的分力,这就使得檩条成为了双向受弯构件。


强轴(绕x)方向计算跨度为屋面梁的间距,弱轴(绕y)方向计算跨度则是拉条布置间距,拉条和檩条的连接点作为檩条的支座;其实弱轴方向檩条为连续梁的计算简图。补充一句,拉条的正确设置对面外约束作用越强,上篇专门提及到此内容。《关于门刚设计槽点——檩条LT》


还有一种特殊的檩条在文末留下一个悬念,我们下篇同具体的计算条文一起阐述。
感兴趣可以关注一下我的微信公众号:泥塘
https://mp.weixin.qq.com/s/KtQz_6n0ikNbiCcWz5kATg
从设计师角度聊聊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