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1.16 思辨哲学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16、思辨哲学
指从抽象思想或概念运动引伸和论证一切事物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所谓思辨就是不依靠实践和经验而进行的纯粹思维活动。思辨哲学认为,人类的精神[1]是事物的本原;具体事物是由精神产生的,是精神的表现形式。如以“果实”这一概念为例,它本来是人们从现实的苹果、梨等具体果实中概括出来的,而思辨哲学却故弄玄虚,把它说成是先验的独立存在物,并且认为具体的苹果、梨等是由它产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思辨的用语中,具体的叫做抽象的,而抽象的却叫做具体的”。[2]
近代欧洲思辨哲学的主要代表有法国的笛卡尔,德国的莱布尼茨、沃尔夫和黑格尔等。黑格尔是思辨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把正常的人类理智的形式变为思辨理性的形式,并且把现实的问题变为思辨的问题。但他强调辩证法,却是他比其他思辨哲学家高明的地方。他说:“思辨的东西,在于这里所了解的辩证的东西,因而在于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或者说,在否定的东西中把握肯定的东西。”[3]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就对思辨哲学进行过斗争。如费尔巴哈说,思辨哲学是从抽象到具体、观念到实在的一种颠倒的哲学,思辨哲学家不是使自己的概念去符合事实,而是使事物去符合自己的概念。他认为“思辨哲学的秘密则是神学”[4]。旧唯物主义对思辨哲学的批判是有历史功绩的,但由于旧唯物主义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以及思维的能动性,因而不能彻底地批倒思辨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思辨哲学是根本对立的。恩格斯说:“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5]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强调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这样也就从根本上批倒了神秘的思辨哲学。
注:
[1] 理智、思想等。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26页。
[3] 《逻辑学》上卷39页。
[4]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101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