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唐萋萋病句语录(4)——《三三十桃》篇之《第二章》

2018-04-29 10:36 作者:徐山月苏  | 我要投稿

有人不明白我整理这些的意义,好吧,如果有一个人站在你面前和你说“我相信写出那样的文字的人不会抄袭,所以我不会听你诬蔑七七的,快走。整天关心别人的事情烦不烦啊。”,而且这个人还是你的同学,你就会想要整理这样的病句集合了。

这回一样不贴主语缺失的病句。(因为太多了=。=)


 


常见的病句种类有:


(1)词序有误;


(2)前后矛盾;


(3)成分残缺;


(4)表意不明;


(5)标点错误;


(6)搭配不当;


(7)语义重复;


(8)归类有误;


(9)成分赘余;


(10)不合逻辑;


 


第二章(1)


四哥帮忙造的小茅棚【颤微微】立在碧瑶池旁。到折颜府上【厮混】,我向来独住这一处。


(用词不当。“颤巍巍”不能形容“小茅棚”。“厮混”一词不确定)


 


    当年离开桃林的时候,这小茅屋便已十分破败,如今遭了几万年的风吹雨打太阳晒,它却仍能【亭亭玉立】,叫我十分钦佩。(实体书改成的【“傲然挺立”】)


(用词不当,“亭亭玉立”不能形容“小茅屋”。“傲然挺立”依旧不可以。)


 


门旁边竖了支【石耒】,正是当年我用来掘坑栽桃树苗的。


(“耒”lei是指用较为老成坚韧的【树枝制作】而成的一种二分叉形的翻土工具。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lei耜si 古代一种像犁的翻土工具。耜用来起土,耒是耜上的【木】曲【柄】。耒耜,也用作农具的统称。这里应该是石耜,但到底有没有石耒还有待考证。)


 


我【比划着石耒】对着杜衡脚底下的黄泥地一头【砍】下去,运气倒好,一眼便看到那【东岭玉的酒壶透过松动的黄土,映着几片杜衡叶子,焕】出绿莹莹的【光晕】来。


(1、“比划着”+大小/形状。2、一个松土工具,而且是松土工具的柄,你怎么“砍”下去的?3、东岭玉制的酒壶,不谢。4、一个酒壶能透过松动的黄土?你确定不是“我透过松动的黄土一眼看到酒壶”吗?5、酒壶能映着叶子吗?6、“光晕”是“焕”出来的?请改成映出光晕。不谢。)


就一句话错了6个地方,我好醉。


 


小茅棚抖了两抖,【终于】还是撑下来没倒。


(“终于”应该用于小茅棚倒了的情况。)


 


我打了个哆嗦,摸索着将封死的【壶嘴拨开、壶口拍开。刹那里】,十里桃林酒香四溢。


(“壶嘴”的塞子才能用“拨开”吧?“壶口”能用“拍开”吗?为什么“拔开壶嘴”了还要再“拍开壶口”?另一个口都会漏的。用“刹那”或者“刹那间”,没有“刹那里”这种用法。)


 


我平生【做不来】多少风流事,【饮酒算是其中之一】。


(“做不来”应改为“做不了”,“做不来”是能力问题,“做不了”包含能力与意愿。这里应为“做不了”。另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饮酒”是“我”做不了的事情之一。然而文章里的意思是,“饮酒”是“我”少数可以做的“风流事”之一。这里,完全的用错了。)


 


我就着壶嘴【狠抿几口】


(“抿”: 收敛嘴唇,少量沾取。怎么个“狠”法?)


 


这【东岭玉壶】里的桃花醉比之前我喝的,味道【略有些】不同。


(东岭玉制的壶,看第一条。“略”和“有些”句意重复。)


 


风一吹,【酒意散开】来,就有些迷迷噔噔。


(“酒意”:1、饮酒的情趣2、酒醉的感觉或神情。酒意能“散开”吗?此处应为酒气散开,但是都散开了,应该更清醒了才对,怎么就迷迷瞪瞪了?)


 


那熬得骨头都要蒸出汗来的高热却如【附骨之蛆】


(“附骨之疽”比喻侵入到内部而又难于除掉的敌对势力。这里用词不当。)


 


可奇的是身体却并无触地的【钝痛之感】,只觉得转瞬间被一个凉凉的【物什】围着圈着,倒降下来不少火气。


(1、“钝痛”是指一种性质与刺痛、刀割样痛相反,而呈不太尖锐的疼痛。一般是内脏疼痛。比如胃,肠。用词不当。或许是错别字,改为顿痛?2、“钝痛”与“之感”重复了。3、这点不是语病233我只是想吐槽夜华是个物件儿,我的小伙伴告诉我,白浅当时不知道夜华不是个东西。4、“火气大”的观念源自中医,延用日久,民间飞以称之,甚至扩大运用在形容脾气容易爆发的情况。原来夜华是凉茶。)


 


我费力地睁开眼睛,模糊地辨出眼前这物什是个【人影,着一身玄色的长衫】,不是折颜。


(再次吐槽“物什”,物什一般是指杂物啊。 “人影”怎么“圈着围着”?“人影”怎么“着长衫”?人影是个影子好吗!)


 


天旋地转,白色的月光【铺陈】十里夭夭桃林


(“铺陈” :1、摆设;布置2、详细地叙述。这里使用不当。)


 


我赶紧闭上眼,身体已是烫热得疼痛。


(“烫热”比喻情绪高涨。用词不当。)


 


仰起的脸颊触到他下巴脖颈处一片裸露的肌肤,好比一块【冰凉的玉石】。


(此处“冰冷的玉石”在语法上形容“仰起的脸颊”,而作者想比喻的却是“裸露的肌肤”。指代不明。)


 


这十几万年来,我不曾用迷魂术【引】过什么人,今夜却是无法。


(这里词义不对。应该改为“勾”或“勾引”。)


 


昏昏沉沉地集中【念力】睁开眼睛看他时,我心下【尚且】有些【惴惴】,不知道久未用这门术法,如今【倒还】中不中用。


(“念力”是一种法术,此处用词不当,应为“意念”。“尚且” 指表示进一层的意思。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下文常用“况”、“何况”等词相呼应。此处应为“尚”或者“还”。“惴惴”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这里应改为“紧张”。“倒还”去掉“倒”。)


 


锦鸡打鸣三遍,我慢悠悠醒转,【隐约】觉得昨夜【似乎】做了个十分有趣的梦。梦里我一副风流【形状】,恣意轻薄一位良家少年郎。


( “隐约”和“似乎”重复了。请把“形状”改为“形态”。)


查了一些锦鸡,长得不错,给大家洗眼睛。


 

我从袖子里取出来条四指宽的白绫,【实打实】将眼睛蒙好,准备下水。


(“实打实”指实实在在不虚假。用词不当。)


 


第二章(2)


我【伸手就近】在浅滩里探探


(语序错误。应改为“就近伸手”)


 


我反应了半天,才反应过来“青丘那老太婆”说的是我。顿时有【白云苍狗白驹过隙】之感。真真哭笑不得。


(“白云苍狗” 比喻事物变化不定。“白驹过隙”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一般是世事如白云苍狗,时光如白驹过隙。这里“白云苍狗”使用不当。“白驹过隙”前应该加上时间。最后,这句哭笑不得还给萋萋。)


 


也许是凄凉到了极致,【突然间】竟有些【福至心灵】。


(“福至心灵” 形容人遇到适当时机时思路灵活、举措得当 。用词不当。“福至心灵”就有包含时间,与“突然间”重复)


 


那糯米团子白白嫩嫩,头上【总了两个角】


(求科普“总”是不是动词啊。)


 


他左手仍拽了把草,右手【从善如流】地从我手里接过扇子,极其随意地一扇。


(又见“从善如流”。“从善如流” 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用词不当。)


 


我倒真没想到这小糯米团子竟然如此厉害,不过轻轻一扇,就【颠覆】了整个东海水晶宫的【风格品位】。倒是对东海水君抱歉得很。


(“颠覆”是外力改变。不能用来说 “品味”。“抱歉”指代不明)


 


他只管抱了我的腿撕心裂肺地嚎。【信誓旦旦】地边嚎边指控:“娘亲娘亲,你为什么要抛下阿离和父君……”。


(“信誓旦旦’,意思是誓言说得极为诚恳。用词不当。)


 


第二章(3)


我被他【带累】得转不了身


(“带累” 指自己遭不幸牵连别人。这里“团子”没有遭遇不幸。)


 


我从不相信有一天他竟会死去,【便是】如今,也不相信。


(改为“即便是”)


 


想到这一层,我【略有些】伤感。


(“略”和“有些”重复)


 


可眼下的情境却【似乎并】不大适合伤感。


(去掉“似乎”或者去掉“并”)


 


“放肆。”多年不曾使用这个【句型】,如今重温,果然有些生疏。


(“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型。这就两个字一个词有个毛句型。)


 


是了,是我认错人,她从来不会做你这副【色厉内荏】的模样,也不比你容色倾城。


(“色厉内荏” 形容外表强硬,内心虚弱。此处只有色厉,哪有内荏?)


 


所以【目前这当口】,虽是我被冒犯了,因想到他是夜华君,竟硬生生生出一种其实是我冒犯了他的错觉


(“目前”和“这当口”重复。)


 


他看我一眼,【目光冷淡】深沉。


(感觉目光冷淡很奇怪。待考证。)


 


 


错别字


四哥帮忙造的小茅棚【颤微微】立在碧瑶池旁


 


我欢喜地迅速将【他】们扒拉出来


 


风一吹,酒意散开来,就有些【迷迷噔噔】。(迷迷瞪瞪)


 


那熬得骨头都要蒸出汗来的高热却如附骨之【蛆(出版后更改为附骨之疽)】


(应该是附骨之疽。用蛆这个字真的好恶心啊。有兴趣的可以去百度意思,勇敢一点的去百度图片。Qu和ju的读音不同。)


 


【不肖说】人,连只水蚊子都没碰到。(不消说)


 


我才恍然这声素素唤的,【勘勘】正是不才在下本上神。(堪堪。这个估计出书的时候改了吧。)


 


念起来奇怪的


今夜里【九重天上的月亮】难得地圆


(为什么都在九重天了还没超越月亮的高度=。=)


 


我欢喜地迅速将他们扒拉出来,【】

抱着】飞身跃上屋顶。


(这里没有宾语,应该是可以省略的。但是有点怪。)


 


一口复一口,虽没有下酒的小菜,但就着冷月碧湖,倒也是【一样的】。


(这里读起来很怪,也不知道这样的用法可不可以。但是我觉得再一样的后面最好加个形容词。)


 


眼前莹黑的夜仿似笼了层粉色的幕帐,身体里也像燃了一把火,烧得血滋滋作响。


(总觉得应该是“身体里被燃了一把火”)


 


他却推拒得更加厉害。


(总觉得厉害形容推拒有点怪啊。)


 


其实客观来说,绿袖的姿容,放在远古神祗之间,也就是个【正常】,远远抵不上我的几位嫂嫂。


(用“正常”有点怪。)


虽是我被冒犯了,因想到他是夜华君,竟【硬生生生】出一种其实是我冒犯了他的错觉


 


吐槽


两步开外的碧瑶池也浮起层层水汽,忽地便化作一片熊熊天火。


(很佩服池子里浮起的水汽,和水汽化作的天火。注:“天”火是指天上降下的火。)


 


他却推拒得更加厉害。


(将“他”改成“她”毫无违和感233)


 


他显得有些疑惑,一双眸子阴沉难定,却慢慢将我搂住了。


(一边疑惑一边阴沉)


 


我并不着急。去后山的酒窖里另搬了三坛子陈酿,并着那一壶半的桃花醉一同装进袖子里,才和折颜道别离开。


(3坛加一壶半的就,装进了袖子。好吧,这是仙侠文,我不能认真。)


 


今日确是大吉,我抬手在眉骨处搭了个棚。


(这句话=。=我反应了好久才懂。看到12年的时候就有人发帖问这句话什么意思了233不过出书的时候删掉了是吧?)


 


我落在后面,混迹在打堆的神仙里


(四川方言 打堆堆)


 


到处绿油油一片真灿烂。是以很有一种【迷宫的风情】。


 


也许是【凄凉到了极致】,突然间竟有些【福至心灵】。


(凄凉到极致就福至心灵了。“福至心灵” 形容人遇到适当时机时思路灵活、举措得当 。)


 


从地上捡了根不知名的树枝,闭着眼睛一扔。


(不知名的树枝哈哈哈)


 


青荇去无踪,珊瑚更出众。


(想起洗发水广告)


 


这话说完,他没什么反应,我却大吃一惊。【离离原上草,春眠不觉晓】,小糯米团子他阿爹的这张脸,真是像极了我的授业恩师墨渊。


(这句话啥用处?)


 


我还没回过神来,面前的糯米团子爹已挥袖挑下了我缚眼的白绫,我【反射性】地紧闭双目


(2333反射)


 


除了天君一家子,【上穷碧落下黄泉】,倒也没哪个神仙逍遥得不耐烦了,敢在衣袍上绣龙纹。


(就是看到了有点好笑。)


唐家造词


眼前【莹黑】的夜仿似笼了层粉色的幕帐


 


那绿袖公主微嗔道:“休得胡说。”便没了声响。小女儿情态【毕露无疑】。


可惜了【临风玉树】的一副好人才(来自“玉树临风”)




第二章真的好多=。=po主今天去面圣,大圣爷真的超级帅。于是现在赶工到凌晨3点=。=,╮(╯▽╰)╭越找越多简直了!


原作者:哈欠大王暮汐汐




原帖:http://card.weibo.com/article/h5/s#cid=1001603865682604388887&vid=6013596288&extparam=&from=1084395010&wm=9847_0002&ip=117.44.166.160


                                                 已受权


唐萋萋病句语录(4)——《三三十桃》篇之《第二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