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深度洛阳游第215篇 越剩越好吃的洛阳绿豆浆面条

2023-02-14 17:57 作者:索易记录  | 我要投稿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深度洛阳游第215篇 越剩越好吃的洛阳绿豆浆面条。

洛阳老城有一种美食看着像糊涂面,汤如牛奶,有韧性的面条在里面,闻起来有一股丝丝的发馊味,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酸味。而且这种美食越剩味道越香越好吃。这就是今天说的绿豆浆面条。洛阳绿豆浆面条,制作简单。冬天一碗下肚,驱寒又舒坦。浆面条有降低和稳定高血压、除湿利水,健胃驱胀、化淤消肿,增加食欲等功效。 绿豆浆面条首先得有绿豆浆,绿豆浆是浆面条的灵魂。绿豆浆的制作过程一般是泡豆、磨浆、分离、发酵等各种程序。泡豆一般是一天一夜。发酵就是把老浆和新浆混合一下,根据发酵时间长短和混合老浆比例多少,分新浆、老浆。当然了,这个制作过程,夏天会短一点,冬天时间会长一些。一般是老浆二元一瓢,新浆一元一瓢。 到家后,将绿豆浆倒入锅中,开始煮酸浆,煮酸浆必须中火煮,大火煮吃着有股涩涩的感觉。在浆里淋少许油,一边煮一边用筷子轻轻搅拌,这样浆水会完美得融合在一起,吃起来顺口又顺滑。在煮的过程中会不时有沫飘起来,可以实时把这些沫打散。等滚起来的酸浆没有了沫,密集地冒起小泡泡,就可以开始下手工擀好的面条。这时的火可以开大火。面条煮到七八熟。就可以放入切成小碎丁的芹菜根,切成长段的芹菜叶子,切成细丝的胡萝卜,以及提前煮熟的青豆和花生。再放些盐就可以停火了,记住调味只能用盐,没有其他的佐料。吃的时候,有人喜欢放点茴香碎和韭菜碎;有人喜欢放一些辣椒油。有人喜欢放点芝麻油。总之,凭个人爱好,吃得得劲为好。 绿豆浆面条的来历。过去人穷,中午和晚上都吃糊涂稀面条。人们就想换换口味。在清朝乾隆末年,一张姓人为了生计开始在洛阳浆坊胡同做酸浆,刚开始用杂豆磨成浆水,放入蒸馍用的发酵面发酵,制成酸浆。后放入小米面条和红萝卜制成浆面条。这户人家就挑着担子,在城中沿街叫卖,一个铜板一大碗。洛阳人品尝一下,酸淡可口,米香清逸,很快就喜欢上了这种美食。久而久之,洛阳人发现绿豆浆面条最好吃。

深度洛阳游第215篇 越剩越好吃的洛阳绿豆浆面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