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光伏未来能否完全替代火电,国家能源局给出了新指示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优化近海风电布局,开展深远海风电建设示范,稳妥推动海上风电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水风光互补基地建设。继续实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加强实施情况监管。

一、那么风电光伏是什么呢?未来能不能替代火电?相信你见过这种场景


这两种发电方式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各国的广泛关注,随着国内科技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未来也会成为主要的发电方式,但是并不意味着这两者能够完全替代火电。就2020年国家电力结构来讲,燃煤发电占比约为63.22%,风电光伏发电占比不到10%,且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未来电力需求只会越来越高。

风电光伏发电不稳定,并且存在地域限制,因此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储能问题,其成本也偏高,只有解决了储能问题,未来才有可能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流,火电辅助稳定的能源结构。
二、风电光伏适合哪些地区
风电发力效率高,但使用时要求有风,因此在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运用。而光伏发电则在有光的地方即可,出现的时间早,技术也更加成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被大范围使用。
三、传统管理无法实现效率最大化
光伏装机量不新增加,当前国内每年建设完成的光伏发电设备已经达到了千万瓦以上,如果只进行传统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最大程度利用设备。在光伏发电设备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其规模较大,不论是规划设计,具体施工,还是过程管控,都会涉及到大量的信息内容。并且建设完成后,需要投入精力进行设备数据实时采集和监控、能源设备互联并采集数据、能源储能管理,并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处理等等,因此,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才能保障光伏能够健康发展、降本增效。

光伏行业智能工厂解决方案,能够大幅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物料损失及环境污染,并促进生产全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确保每个操作程序合规,每批次生产工艺稳定,产品质量可靠。在显著提高生产制造水平、产品质量的同时,还有助于形成光伏产业智能制造的新模式,并推动光伏产业的科学化发展,达到绿色制造、环境友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