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真实的上古恐惧
相信大家对我国的国宝大熊猫一定不陌生吧~胖嘟嘟,圆滚滚,毛茸茸,憨态可掬的样子简直萌化人心,活像一个个米团子,超级治愈系,惹人喜爱,让人直想rua它们一把,up也非常想与这些可耐的黑白团子亲密接触呢~(。・ω・。)ノ♡
可是你们知道吗?如此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竟是上古恐惧!
是的,你们没有看错,大熊猫的确是
真实的上古恐惧!
虽然现在我们看到的大熊猫只吃竹子,性格也比较温顺,但是,大熊猫的咬合力极强,据数据显示,大熊猫的咬合力高达1298.9N,略低于狮子的犬齿咬合力。大熊猫看似笨重,懒洋洋,但是,熊猫平时的爬行速度为每小时5-10公里,跑起来最快速度可达到每小时50公里,比人类奔跑的最高瞬时速度还要快。
最重要的是大熊猫应该属于食肉目熊科的一个亚种。并且大熊猫还有“食铁兽”之称,大熊猫可以食用并消化金属。
明朝人曹学栓写的一本叫《蜀中广记》的书中,称呼大熊猫为“猛氏兽”;西汉人司马迁在《史记·五帝纪》记载了黄帝在与炎帝交战时组织了一支猛兽大军,其中就有大熊猫,司马迁认为,大熊猫牙齿锋利,嚼食铜铁,当属猛兽无疑;
汉朝著名王牌部队细柳营的战旗上就画了一头大熊猫,汉武帝刘彻还把大熊猫放养在纵横300里的上林苑,以成功猎杀它为荣;
成都市新都四中某初中生,他在2000年偷翻进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被大熊猫撕咬致全身皮肉裂伤;四年后,北京又有一位大学生因跳入大熊猫运动场被咬伤脚和踝部;又三年,兰州动物园的某位饲养员遭到大熊猫的撕咬,缝了100+针;又有两年,北京某游客翻过栅栏给孩子捡玩具,双腿被咬数十口,该游客表示,大熊猫200+斤,根本推不动……
上古时期,大熊猫是食肉的,但是在较晚期的进化中,它们丢失了一种叫T1R1的基因,从此便食肉无味了。 此外,大熊猫黑色的耳朵是为了吓唬其他动物。
在古代,大熊猫被认为是凶猛的野兽,是人们的噩梦。据说,当时的人们甚至会在熊猫出没的地方点燃火把,以驱赶这些可怕的生物。 随着时间推移,大熊猫知名度越来越高,成为了保护动物的代表,中国政府开始采取措施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同时也加强了对非法猎杀和贩卖大熊猫的打击力度。 如今,大熊猫成为了人们心中可爱的形象,但我们仍然应该记住,大熊猫曾是人类的恐惧之源,是我们对自然界的无知和恐惧所造成的误解。只有通过了解和保护,我们才能真正欣赏和珍惜这些可爱的生物。
我们欣赏大自然,但我们绝不破坏大自然,大自然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携手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