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么详细的海报作品解析,请一顿火锅都不够的!【杰视帮】

2022-04-12 13:48 作者:杰视帮设计  | 我要投稿

我们在做练习时,总是会说质感不够质感不够,仿佛这是一个万能的评语,那么,

 

到底什么是质感?

 

质感是指造型艺术形象在真实表现质地方面引起的审美感受。

 

尤其在平面设计中,通过不同的线条、色彩、明暗及相应的笔触、用光,真实地表现出对象所具有的特殊质地,就是我们所说的质感表达。



我们用两位同学的作品举例,一二两幅作品中,如果从细腻和光滑的角度来说,你觉得那张作品的质感更好?



从这个角度评判,肯定是第一张的视觉感受更好对吧~

 

首先从材质的表现来说,图1没有图2中复杂的颗粒纹理添加:



其次,图一画面的整体对比度非常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定的印象,对比度非常强的材质就是光滑的金属或不锈钢。



因此,我们看到图一很容易就想到类似金属这样光滑的强反射材质,而图二会更容易向钢筋混凝土这样的材质去联想。



另外,倒影的程度也会影响我们对材质的感受,越清晰的倒影会让我们默认在观感上的材质越光滑。

 

这些材质的处理手法都是运用我们大多数人生活中固有的经验,这就是材质视觉表达的三个维度。



当然了,不是说混凝土水泥材质不好,只是想要更快更直观的展现产品的科技感,通透的玻璃和棱角分明的金属是很好的选择。

 

所以,如果我们要对图二进行修改,首先要从材质的表现上做一个调整。



我们以产品下方的主舞台为例,做一个材质的快速制作。

 

由于是直接在图片上进行演示,我们先用钢笔工具将主舞台的区域制作好。



同理,把两个侧面的区域也搭好。



我们运用曲线根据产品的对比度将舞台的定光分面做好。



我们分析场景和产品的受光逻辑,可以看到这位同学设计的光源是窗外来光,同时由于遮挡问题,舞台的部分区域并没有受光。



因此,我们借助曲线和蒙版,将舞台的顶面和右侧面做同样的处理。



接下来,对于顶面,我们将顶面受产品遮挡形成的阴影绘制出来:



回顾我们刚刚分析的,如何做出镜面的光滑感?

 

除了材质的光滑,我们还要通过产品的反射来表现。



复制产品,下移,作为我们产品的倒影。



但是,在细节部分我们需要逐个调整。

 

由于是镜面反射,所有的元素相对于镜面都是相反的,比如摄像头的位置和底纹的摆放。



这些细节的调整看似不起眼,但结合在一起,就会让我们的整个设计更加真实。



细节处理好后,运用剪贴蒙版,将倒影嵌入舞台顶面图层。



在此基础上,新建色相饱和度调整层,略微降低倒影的饱和度,让它更贴近地面的色彩。



再将不透明度略微降低,进一步强化真实感。



如果说要整体贴合产品的色调,我们可以将舞台整体编组,用色彩平衡工具做一个整体的偏色处理。



除开倒影区域,为了强化舞台材质的光滑感,我们还可以新建滤色图层,在顶面增加一些反光。



当然,这个光感不用太强,适当降低不透明度,稍微有那么点意思即可。



有时候在我们处理完后,会发现最早的定光分面的对比度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再借助新的曲线将舞台的明暗对比做得再明显一些。



顶面的光滑镜面质感是不是体现出来了?

 

之前我们讲过,影子是由三部分组成,我们已经完成了阴影和倒影的制作,还差最后一步:

 

闭塞阴影。

 

制作起来也很简单,我们选中产品轮廓,新建图层,描边1像素。



用蒙版擦去非接触面的部分,填充一个深色,并将图层模式改为正片叠底。



边缘过于清晰,我们用高斯模糊工具,做一个轻微的模糊处理。



虽然只是一像素的改变,但就是这一像素的增加,会让人感觉产品是实打实落在了舞台上,质感更加真实。



接下来,我们再来做一个棱角打磨。

 

在棱角处描边两像素,填充浅色。



再新建图层,选择滤色模式,运用剪切蒙版,将棱角边不规则的反光做出来。



同样的方法处理后两个转折面的棱角处理,你看,同样只是一两像素的改变,整个舞台的材质就更加细腻了。



你看,我们只是做了一个没有任何装饰和结构变化的立方体,但只要质感做到位了,整体效果就已经初见雏形了。



加下来,不管是改结构还是加装饰,质感都拿捏到位了~

 

所以,我们在日常练习中,不要把精力都放在破形创意和氛围渲染上,把这些最基本的材质做好,整个画面才会更加的耐看与精致。



这么详细的海报作品解析,请一顿火锅都不够的!【杰视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