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ParadoxAAR#31】宿务-菲律宾之虎

2023-09-16 12:46 作者:苯醇  | 我要投稿

    在本期战报中,我们将使用宿务,达成成就“菲律宾之虎”,或曰重建朱罗王国。

    朱罗王国是公元1世纪至公元13世纪时印度半岛南部一古国,曾先后统治包括科罗曼德、孟加拉、马六甲和缅甸、柬埔寨海岸。此后因王位继承问题爆发内乱,并最终被复国的潘地亚王国(即马杜赖)所灭亡。至于宿务和朱罗王国的关系,恕我不知。

开局时成就要求省份拥有者及其宗主国
纯白色是未殖民省份

    作为菲律宾地区的小国,无论是达成成就还是正常扩张,在统一菲律宾后都必须先击败文莱、马六甲、巽他等海军强国后方能继续扩张;而独特的印度教又使得我们很难获得盟友供陆军提前登陆。因此在游戏前期我们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方能开展扩张;此外这支海军还能够为将来向阿育陀耶、孟加拉、毗阇耶纳迦罗等沿海陆军强国扩张时提供帮助。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开启航海理念或海军理念之一,不仅是因为体量增长后海军实力会随之变强,无需单开理念去解决这一问题;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相对于成就要求,宿务的理念十分感人:

    可以看出宿务理念侧重于海军、经济、陆军等方面,其中以前两方面的加成较为显著。但绝对来讲这套理念在各个方面的加成均不算强劲,且在扩张方面没有任何加成。而成就又不允许成立其它国家,因此在游戏中我们仍需先发行政、外交等理念以提高扩张能力。

    那么我们进入游戏详细了解:

————统一菲律宾————

    宿务开局地处位于马来群岛东北部的菲律宾群岛中部,是一个信仰印度教的OPM。与我们同处菲律宾群岛的7个国家中,有汤都、马加斯和武端3个国家与我们一同信仰印度教;不过由于地理位置,马加斯将我们设为宿敌,那么我们转而与汤都、武端结盟以降低前期战争,尤其是海战的难度。

    东南亚地区省份发展度普遍较高,因此我们选择个人神袛“湿婆”以降低核心化花费。

    特权方面照旧。这边由于我们前期的省份及扩张方向主要集中在岛屿,因此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是有必要的,因此在此可以授予市民阶层“私人贸易舰队”或“强制征召市民”等特权以减少海军花费。

    菲律宾任务并未给我们提供任何宣称,因此在游戏中我们需要在扩张方向所处的贸易节点执行“渗透式贸易”政策以加快伪造宣称速度。

    宣称伪造完毕后,我们即可对外扩张。由于AI扩张倾向较低,其往往有较我们更多的朋友,且菲律宾群岛上的国家体量都差不多;即前几场战争我们大多处于数量劣势。因此在战争开始前我们先出卖王室领地及向市民阶层举债等以获得足够的资金超上限征募军队,进而减小数量劣势。由于我们前期主要在东南亚的诸岛屿省份扩张,因此不推荐出卖开局时给予的船只。

    依靠对单个国家的数量优势,我们很容易便可将敌军各个歼灭。在围城结束后便可立即与对方和谈以减少无谓的海战带来的损失。

    在消灭菲律宾群岛北、中、南部的所有国家且歼灭对应地区未殖民省份的所有土著人口后,我们便可通过任务直接拥有并造核该地区的未殖民省份。但这些未殖民省份的土著人口普遍较多,因此在军事实力有所增长前,这不是太好的扩张方向。

    如果实在需要,菲律宾群岛中部的土著人口较少,推荐从此入手。

    在扩张同时与巽他等周围印度教大国改善关系,以求在战后与之结盟。

    点选决议“支持吠檀多不二论”以降低全局叛乱度;而非另一决议提供的稳定花费修正。

    继续在菲律宾群岛扩张,吞并与我们暂无停战期的马京达瑙、马尼拉等独立国家。

实际上都是分别和谈以获取更多战争赔款

    此战之后菲律宾群岛上仅剩汤都、邦阿西楠和武端三个国家未被我们征服。其中前两者向明帝国朝贡,直接向其扩张非常困难;而武端刚刚撕毁与我们的盟约,与我们有着长达5年的停战期;因此现在群岛上并没有合适的国家供我们扩张。

    但我们之前的扩张并未波及群岛之外的国家,接下来我们可以尝试向这些国家扩张;其中文莱距我们较近,是合适的扩张对象。这边提前与与其同在加里曼丹岛上的古泰等国结盟并索要军事通行权以提前将陆军运抵至此,避免因海军实力不足导致扩张受阻。

      但当我们在菲律宾本土歼灭文莱主力后,周围的三发、贝劳也趁势向文莱扩张,并捷足先登夺取了其大部分省份,而我们只抢到了亚庇及巴拉望两省份。既然如此,那么我们选择先吞并文莱后将其放出,以在将来收回其核心省份。

    我们作为东南亚国家,经济收入较为可观,但人力恢复速度惨不忍睹。因此第二项政府改革选择“加强贵族特权”以加快人力恢复。

    首发行政理念以降低核心化花费,同时提升行政容量。

    与武端的停战期结束后,我们召唤盟友邦阿西楠向其及其盟友汤都扩张。这边除我们之外,邦阿西楠并没有盟友,想要直接吞并其就必须正面击败明帝国。因此我们选择先尝试让汤都吞并其,

再吞并汤都,间接完成对邦阿西楠的征服。

    吞并邦阿西楠、汤都及武端之后,我们只需凭借优势兵力消灭菲律宾地区未殖民省份的全部土著,即可通过任务获得这些省份。

    之后吞并苏禄,在公元1463年完成菲律宾群岛(及菲律宾节点)的统一。之后我们便可顺势向整个马来群岛扩张。

    可以看出此战之后我们便消灭了包围网内的全部国家。事实上由于东南亚诸国宗教及文化的相对独立,实际游戏中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集中吞并同文化组/同宗教国家的方式尽可能的规避包围网的形成。

————征服马来亚————

    待人情足够后,我们召唤巽他向三发及贝劳扩张,在收回文莱全部核心省份的前提下将二者完全吞并。

    之后向古泰及其盟友满者伯夷扩张。这边满者伯夷的大量省份被巽他所夺取,那么我们故技重施将其吞并后再放出以收核心;至于古泰,吞并即可。

    由于前期我们主要在马来亚诸国扩张,需要较强的海军实力;而该地区海域又普遍为内海,适合桨帆船作战;因此前期我们选择“自由桨手”的海军学说以加强桨帆船作战能力,待我们统一马来亚,不再要求海军实力后,便可切换至如“存在舰队”、“重视商船”等其它海军学说。

    吞并班贾尔,统一加里曼丹岛。

    战争间期选择在首都宿务种出文艺复兴思潮并接纳之。

    之后便可取得列强地位,提升力量投射。

    以征服或收回附庸核心省份的方式扩张往往伴随着较高的不正当要求花费,浪费大量外交点数,进而对我们提升外交科技/理念,加强贸易、海军乃至扩张能力等造成干扰。因此对于宿务这种缺乏周边省份宣称且周边没有核心省份发展度较高的可释放国家的国家,推荐提前点出影响、宗教等理念以规避这一问题。无需过分害怕延后开启外交理念会减慢扩张——毕竟满足上文所述条件的国家所在地区往往并没有太多需要多次扩张才能完全征服的大国。不过由于宿务本身也没有减核心化花费的国家理念或幕藩体制等机制,因此首发还得是行政理念。

    吞并波尼及其盟友布敦、蒂多雷。

    在特尔纳特/蒂多雷中的一方不存在时,另一方即可开启任务,在周边数个省份建立殖民地,并最终获得+1殖民者的永久修正;因此我们可以将其附庸以帮助我们殖民周边为数众多未殖民省份。

    受益于“财阀统治”政体,我们行政点数充裕时可以在每个非本埠节点省份建立最多一个贸易站,提升在该节点的贸易竞争力。这边推荐在贸易中心省份建立其,减少需建设贸易建筑的数量;此外我们将来会将贸易本埠迁移至马六甲节点,因此不要在该节点建立贸易站。

    向巽他及其盟友因陀罗补罗扩张。

    吞并因陀罗补罗,以便之后在苏门答腊岛的扩张。至于巽他,在收回满者伯夷全部核心省份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征服其省份即可;图示是一种极不推荐的割地方式——其选择了巽他境内除贸易中心省份外的全部省份。

    第三项政府改革选择“君主集权官僚制”以加快自治度降低。

    待海军建设完成后,我们便可向马来亚地区海军实力最强的国家——马六甲扩张。

    得益于附庸的帮助,我们成功击败了敌方海军,因此本场战争十分简单;倘若我们的实力不足以击败敌方海军,那也问题不大——只需使用部分船只引导敌方海军主力离开马六甲海峡,再派出另一部分战舰击败留守马六甲海峡的敌方海军,便可将陆军从苏门答腊岛调向马来半岛。

    虽然我方海军优势不甚明显,但在陆军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远胜敌方,因此在控制马六甲海峡之后,我们无论是优先围城还是歼灭敌军都无可厚非。

    与敌方诸国分别和谈,尽可能地征服其省份。注意不要将马六甲完全吞并,避免继承其大量朝贡国。

    如上文所述,我们在前期的扩张并不会有太强的包围网压力。因此地理大发现时代首项时代能力选择“封建法理法”以降低新征服省份叛乱度,加强维稳能力。

    击败马六甲之后,我们便在马六甲节点——开局时世界上贸易价值最高的节点——拥有最高的贸易竞争力。因此战后我们可以将贸易本埠迁移至此以提升贸易收入。

    不要忘记在之前贸易本埠所在的菲律宾节点建立贸易站。

    虽说如此,但在马六甲节点仍有许多国家在窃取着我们的贸易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将之前通过战争赔款所积累的大量财富用以提升该节点内贸易中心等级,进一步提高贸易收入。

    提前与阿育陀耶、高棉等距我们较近的地区大国改善关系,避免其加入针对我们的包围网。

    吞并帕迦鲁荣及其盟友占碑。

    作为东印度国家,我们拥有大量财富,与之相比人力则少得可怜,因此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将收入转化为人力资源。例如雇佣佣兵团;或是在直属州施行“增加征兵”法令,以加倍直属州维护费为代价加快人力恢复。

    停战结束后吞并马来亚、八昔等国,完成马六甲节点的统一。

    吞并巽他,在公元1500年实现马来亚的统一。

    接下来我们便可向中南半岛乃至印度半岛扩张,获取达成成就所需的所有省份。

————大陆扩张————

    不难想到接下来我们最先的扩张对象便是作为唯一陆上邻国的阿育陀耶,因此在此提前与其宿敌大越、高棉等建立军事同盟。

    再次种思潮,这次我们选择满剌加(Melaka)以进一步提升我们在马六甲节点的贸易竞争力。

    达成时代目标“接纳文艺复兴”“大城市”和“控制贸易中心”后,我们即可开启黄金时代,进入飞行模式。

    准备妥当后向阿育陀耶扩张(虽然以我们的体量直接进攻也可轻易取胜,但代价肯定高了),这边为尽快向印度扩张,我们联合宣战其盟友阿拉干。

    与阿育陀耶和谈,尽可能多地征服其省份,优先夺取省份曼谷以获得伟大工程“曼谷大皇宫”,进一步增加行政容量。

    此战之后我们便可将政府等级提升为帝国级,接纳马来文化组内全部文化。

    空出来的文化槽可以用来接纳暹罗、孟加拉等我们之后主要扩张方向省份的主流文化,降低对这些省份的核心化时间。

    向阿育陀耶的朝贡国勃固扩张,与阿育陀耶无条件和平以刷新停战期。

    至于勃固,吞并即可。

    三发宗教理念以提升维稳能力,同时获得普适性宣战理由。

    随后向孟加拉扩张,这边德里(洛迪王朝)被帖木儿和德里(章普尔/沙尔吉王朝)攻灭,孟加拉并无什么强力盟友;因此本场战争我们可使用多股小规模军队将敌军主力包围在一个省份,再派出其它军队占领其余省份,减少陆战带来的损耗。

原图丢了,芝士后文的图

    与孟加拉和谈,优先夺取贸易中心省份。这边夺取甘盖姆以打开向巴赫曼尼等国扩张的通路,并尝试在奥里萨灭亡后放出其收核心;虽然实际上并没有用到——奥里萨在灭亡之前将其主流文化转出了东雅利安文化组,导致我们不能将其放出。

    注意到孟加拉的省份大多与我们首都宿务并不一同处于东南亚次大陆,因此我们可以将其贸易中心省份所在区域加入贸易公司以提升我们在其所在节点的贸易竞争力,同时尝试获取额外商人团。

    再次向阿育陀耶扩张,尽可能地征服其在暹罗节点的贸易中心省份。

    注意到阿育陀耶之盟友格贺夺取了一块占婆的核心省份,这边我们可以以非联合作战的方式夺取该省份,并在战后放出附庸占婆收核心。

提问:格贺的核心去哪了?

    这边清帝国出人意料的击败了明帝国和朝鲜王国,并成为了中国地区举足轻重的政治势力;同时我们对中国地区的省份并不感兴趣,因此在此我们与之结盟以在之后针对帖木儿(莫卧儿)的战争中寻求其帮助。此外本局游戏梅瓦尔也击败了摩腊婆、古吉拉特等周边大国,成为印度地区的大国之一;并与德里(章普尔)、巴赫曼尼及毗阇耶纳迦罗等我们在印度地区的主要敌人互为宿敌,因此我们也可与之结盟。

    向高棉扩张,尽可能地征服其省份。

    之后向巴赫曼尼扩张,依旧是尽可能地征服其省份;优先征服帕特里和羯陵伽案达罗

以在战后放出附庸艾哈迈德那格尔和安得拉收核心。

    随后再次向孟加拉扩张,征服其在孟加拉节点的其余贸易中心省份,同时征服其与德里(章普尔)及其周围小国接壤的全部省份,避免其对孟加拉落井下石,征服我们想要的省份。

    虽然在之后的游戏中我们还有大量附庸及潜在附庸需要吞并,但现在的扩张速度属实感人;因此在此我们先取消掉影响理念,换用外交理念以降低省份战争分数花费。

    同时选择时代能力“宗教战争”以进一步降低省份战争分数花费。

    之后利用其迅速吞并中南半岛上除大越外的其它国家,减小潜在包围网规模。

    注意在向阿瓦等拥有大量朝贡国的国家扩张时,在吞并其全部朝贡国之前不要将其完全吞并,以免继承其朝贡国的宗主权。

为缩短篇幅,此处与后文调换了顺序

    之后继续向巴赫曼尼及毗阇耶纳迦罗扩张,在收回附庸核心省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征服其省份。

    在向毗阇耶纳迦罗扩张时,注意夺取马杜赖的一块核心省份,用途自不必说。

    随后向大越及其盟友孟加拉扩张。对于大越,我们只需征服其在东南亚次大陆的所有省份即可,避免与盟友清帝国发生冲突;而对于孟加拉,尽可能地征服其省份即可。

    得益于附庸特尔纳特,我们发现了此时尚未被西方国家殖民的澳大利亚,虽然并不重要,但这也是一个可取的扩张方向,因此四发先行选择探索理念。

    召唤盟友清帝国向莫卧儿扩张,这边征服其在印度地区边缘的所有省份。至于为什么要如此扩张,因为我喜欢。

    向德里/章普尔扩张,依旧是在战争分数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征服其省份。

莫卧儿是懂吃地的

    对于澳大利亚及美洲地区的诸部落国家,直接夺取其省份会导致其迁徙至其它省份,给我们留下一个发展度较低且荒废度奇高的省份。因此对于这些国家,我们选择“吞并附庸”的条款以继承其全部部落发展度。

    向梅瓦尔扩张,在收回古吉拉特全部核心省份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征服其省份。

吞并艾哈迈德那格尔之后便可放出古吉拉特

    现在我们已经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拥有省份,探索理念已经没什么用了,因此我们将其取消,换回影响理念。

    虽然殖民扩张不是我们的重点,但所谓干一行像一行,既然建立起殖民地,就要尽快让其发展起来,为此我们已然将新生的殖民领设立为自治殖民领以加快其殖民速度。

    从游戏文本中可知,任意AI控制的殖民领国家,其首发理念组一定是扩张理念,这赋予其2队殖民队,再算上自治殖民领给予的1个殖民队,其最多可以同时殖民三块省份。因此我们向其开拨3*2=6ducat/月的战争援助,解决其殖民地维护费问题。

    再次向毗阇耶纳迦罗扩张,在收回马杜赖全部核心省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征服其省份。

    此时除去博尔本德尔之外,毗阇耶纳迦罗已经没有别的盟友,而博尔本德尔也将要被毗阇耶纳迦罗之宿敌梅瓦尔所吞并,因此对毗阇耶纳迦罗的下一场战争结束后,我们将无法再刷新与之停战期。为此彼战我们采用拒绝议和的方式提高其厌战度,促使其被叛军所分裂;具体方法我在之前的战报中有讲过,在此不再演示。

    1580年,我们吞并从毗阇耶纳迦罗处独立的最后一个国家开拉迪,完成对印度地区的统一,同时达成成就“菲律宾之虎”。

这项成就之前做过,因此在实际游戏中达成成就的时间可能有所出入
这是通过SteamAchievementManager获得的弹窗
大家猜猜养的清帝国何时爆炸


【ParadoxAAR#31】宿务-菲律宾之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