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手机】器官

2021-03-13 07:53 作者:易言堇  | 我要投稿

忘了是哪个UP主的视频曾经提过,眼镜成了现在很多人的衍生器官,以至于动漫里人们死后灵魂都穿着相同的白衣,眼镜却依旧是生前独立的款式。

 

同样忘了在哪听到这么一个说法:从哲学的角度,智能手机已经从工具进化为了当今人类的一个衍生器官。

 

回想十几年前,手机还只是个通讯工具,那时候听歌要另外买MP3,拍照要另外买相机,看片用电脑,游戏也是PC或者各种掌机,出去旅游不仅要带钱包还会买张地图,甚至提前去书店买攻略书……

 

随着软硬件和网络技术的升级,如今这些设备都被手机替代,甚至手机的闹钟都快要代替了我的生物钟了,手机没电给我们带来的焦虑和不安确实更像是生理上的不适。

 

顺着这个趋势我不禁联想,随着AR、脑电波、5G乃至更高速网络等等各种技术的成熟,更多的功能被塞到手机里,我们的行为模式可能因此被手机改变,从而越来越依赖它。

 

未来的手机也许是这样:例如你在心中默念我要吃螺蛳粉,只要确认下这个念头,脑电波就会执行你的命令,通过AR在你眼前显示各种各样的螺蛳粉。

 

你动动手指,体感技术就能通过肌电信号对眼前的画面做各种精细的操作。

 

大数据运算会通过你之前的行为记录告诉你最近的余额很还富余,可以吃顿好的,但同时传感器收集到的健康数据认为你可能会因此卡路里超标,之后需要节食或运动来弥补。

 

刚好这家店的外卖会导致食物闷太久失去最极致的美味,更适合去店里堂食,所以你可以走过去提前消耗多余的卡路里。

 

AR导航会为你指明每一条路该怎么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到站的时候会提前提醒你准备下车。

 

路上看到有趣的事物,你只要眨眨眼睛或打个响指,就能把看到的景象拍下来,而后再一个念头,就能发给你要分享的人。

 

骨传导耳机不会堵住我们的耳朵,我们在听手机信息的同时可以兼顾外界的声音,在公共场合语音通话的时候甚至不需要开口,只要你心中默念一段话,通过脑电波,手机就会模拟你的声纹和语气把你想说的转换为语音传输给对方。

 

当然这些在未来的网络环境下,可以做到几乎0延迟。

 

还有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我无法一一列举。

 

智能手机应该也不会再是如今的模样,我猜也许是一副眼镜+一对臂环,3D打印技术可以做到每一副都是独一无二的私人定制款,越来越像人体的衍生器官,如同眼耳口鼻,一个我们与世界交互的重要器官。

 

只是到那时,当手机没电的时候,我们也许不仅仅是焦虑和不安,可能会是恐惧,无所适从,甚至寸步难行,就仿佛失去了双手和双脚。

 

当然,未来的技术应该会彻底消除没电这个隐患,也许是石墨烯超大容量超小体积的电池,也许是让整个城市变成一个无线充电环境,直接让你身处于一个有源环境中,从而不再有剩余电量这个概念。

 

这一切,似乎都很美好。

 

再往后,眼镜和臂环也显得累赘,硬件发展到能将整个设备浓缩成一颗灰尘大小,直接植入我们的身体,彻底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那时可能每个人到一定年龄后,就会被植入这个芯片,我猜以人类的对仪式感的执念,植入芯片的那一天,也许会郑重得如同成人礼一般。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社会的绝大部分工种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所剩下需要人类亲力亲为的工作也许就只剩一些创新和艺术创作了。

 

这也侧面证明了在强大且完善的智能工业体系下,人类也不需要在为挣钱而努力奔波,只需要在部分领域为这个社会体系提供一下帮助。

 

甚至很多操作只需要我们通过体内芯片发出指令就能完成,芯片替代了我们本人加入到这个社会体系的运作之中,更贴切的说它成为了一具存在于线上网络的身体在执行我们的所思所想。

 

而智能芯片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整个社会发展会提醒我们要做哪些行为。当然,它应该不会直接发出建议,而是通过各种暗示引导我们:此刻睡觉是因为你困了,学习这个东西是你的兴趣,运动能给你带来愉悦感……让你认为这一切都是你自己主观意识做出的决定。

 

至此,这颗芯片不仅再是人类的器官,更是我们的分身,同时也成了我们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就像你此刻你突然想吃螺蛳粉,但其实可能只是你的肠道菌群想吃了,只是两者之间相互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肠道菌群,几乎让我们陷入了思想的双主权境地。

 

这让我突然想到《人类简史》(应该是《人类简史》吧)里小麦驯化人类的这个说法,同样的抽离出类人视角,从手机的角度出发再看这个世界时,人类更像是手机的一个重要器官。


图是随便配的


【手机】器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