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魂系列的社会哲学层面杂谈

2020-01-20 01:20 作者:一片冰心在深井  | 我要投稿

兄弟们起来传火辣!


    无意看到了关于魂系列的社会背景一些讨论,这个话题涉及到了现代性和后现代,感觉很有意思,触及到了魂系列的精神源头。

    推荐一个魂系列社会背景论文:AV84060936

    昨天看到一个视频是介绍美国一篇研究魂系列社会背景的社会学论文的。不过要严肃地搞懂后现代还是要先搞懂现代性,只讲一个具体社会的具体历史,如论文以日本为主线,还是局限较大。当然现代性这个概念虽不复杂,但是是用来标志理性形而上学指导下的人类社会现状的,过于包罗万象,属实抽象。

    视频中的介绍是有强学术背景作为支撑的,集中在社会学领域(毕竟选的社会学论文,ps老贼也出身社会学滑稽)。现代社会科学有着交叉发展和工具数理化的特点,如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交叉,行为经济,二者研究工具的量化与模型化等,而个人观察感觉现代社会学在这些方面发展较缓,很多方面是被这二者牵着走的,观点也有舶来的特点,有些附庸的意思。

    所以个人认为在社会学层面讨论的无意义焦虑之类的问题与经济学、心理学的部分领域中关于现代性的研究密切相关。当然这二者关于现代性的讨论又与哲学密切相关,如近代关于现代性的不同哲学理论最终在经济学上影响了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和资本论学说三者的对立(资本论学说或叫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如今marx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区别类似于孔子和董仲舒,不能混淆),而在心理学上形成了结构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精神分析,认知学说等复杂的流派。

    从哲学角度看现代性的话已经有很多讨论和观点了,不过魂里面是一个无意义的,轮回式的中二后现代社会,所以可以在社会哲学层面对照看看。

    消解现代性同时与形而上学矛盾的社会哲学我感觉最经典的还是五位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先验论哲学与道义论社会;黑格尔的法哲学(我个人翻译为权利哲学)与绝对精神自我展开的社会;马克思的社会权力哲学,历史唯物主义,感性活动论与阶级社会(注意把历史唯物主义和迷信抽象的,作为人造概念的物质的列宁主义学说区分开,迷信物质概念的唯物主义实际上是迷信概念,更像是唯心主义);尼采的社会权力意志哲学与超人哲学指导的社会(如元首和太祖);海德格尔批判忘在(注重形式逻辑而遗忘存在)的关于具有在世之在(可理解为感性活动)的此在(可理解为人的对象性存在)的存在与生存的哲学与诗意栖居的社会。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康德式社会类似博根沃斯学院,黑格尔式社会类似初火或者血液在自我运动中的产物,尼采式社会类似伟大薪王不断传火的火之时代或者古神寻找媒介诞下神子继承力量的梦境(千年帝国与wg),海德格尔式社会则类似画中世界的美好初衷。

    魂系列设定出了奇幻而深邃的世界,不过魂系列设定里没有能与马克思式社会相近的,不论是黑魂还是血源,有三点与马克思哲学相悖。一是将人的历史与社会权力物化了,物化为初火,王魂,黑魂,深渊和神血等;二是将人的实践虚无化了,人的实践具有时间性,人的劳动生产,经历世世代代,不论是抽象劳动还是具体劳动,都具有积累性。而黑魂中将不同的时空蠕虫聚集在一起,有了奇幻性的同时也体现了其空想性(毕竟是游戏,也没必要较真);三是将人民群众人格化了,将推动社会的真正主体人格化了(虽然看起来是神格化,但如同北欧神话和克苏鲁故事,这实际是人格化),塑造成了一些经典的人物形象,葛温,马努斯,卡斯,历代薪王,月魔(无端联想武器A),欧顿,梅高,传火不死人,循环利用的灰烬大人,吸收血之遗志的猎人等等。马克思式社会更像是我们所处的社会(在技术角度上也不全一样),如果魂系列放弃此三种设定,那么它便不再奇幻孤高了,也自然不再能成为中二遗志和魂学的传承地,由此也可见中二人士想象世界的基本假设。


人物塑造当然是艺术作品的精髓


    所以,终于回到主题,魂系列植根于日本后现代焦虑产生的无意义感,在理性形而上学高歌猛进的现代性破产后,文艺工作者、游戏工作者们感知到了这种焦虑无力,并将其在艺术创作中改造,从而编织出扣人心弦的衰朽世界。不过深一点说,还是社会发展的阶段带来了这些问题,这些后现代的焦虑思维是人的异化过程的一小部分,这些社会问题建立在现代世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一个关键矛盾上:人的活动是实践的,是有限理性的,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有局限的生产力和有限理性的生产关系,所以经济基础当然不是理性决定的,是非理性的(非理性不是反理性),而各国的上层建筑都偏好追求完全理性,从理想国、儒法墨到普世价值、****,数千年来皆是如此,只有三权分立等少数例外。我们理性的大厦,建在非理性的地基上。在现代,随着资本对人的异化,产生了更加名目繁多、琳琅满目的工具人,二者的矛盾更加尖锐,使人的异化更加严重。像工具一样生活,便会像工具一样功利性思考,像工具一样诉求指标与符号。当然,没有谁是完全的工具,所以有时我们在工具化,符号化的娱乐与自嘲中仍然能感到属于人的情怀与无奈,它来自于人的实践,人追求全面发展的生命体验。

    类似的便是辉煌的罗德兰大陆建立在环印城与深渊之上,火的力量带来不死人诅咒,这样的焦虑就像后现代的焦虑,左右了神与人的命运,不死人丧失自我化作游魂,与人们对活成工具,对异化的焦虑类似,不死人被神赋予使命传火,与人们在国家,信仰或家庭影响下自愿成为工具来获取意义感类似。在魂系列,作为主角你很难说你为何而活(渴望后宫者除外,当然,觉得虚拟两性比现实两性更香也是一种有趣的异化表现,你所消费的虚拟两性,皆是商品,为资本而生,不过这年头啥不是商品呢),对世界的意义也五花八门,见仁见智。


灰烬,你对滑稽一无所知


    魂系列艺术将奇幻与浪漫构建在腐朽与宿命上,看似不想叙事实则春秋笔法,以矛盾构建深度。恰如哥特风格将美学建立在绝望痛苦上,反英雄将秩序建立在其与混乱的动态平衡上。它们都能令人联想到道家贯通智慧与无知,大道废,有仁义的深邃反思。魂系列的世界像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一样展开,经历了如尼采的超人一般的传承,最终将答案付诸像海德格尔的诗意世界一般的画中世界,给人以矛盾批判的遐想,在解构艺术上实属鬼斧神工,也蕴涵了反形而上学的思考,当然最终还是归于中二,世界观上、逻辑上不必较真。毕竟即使是海德格尔,也在抽象此在的存在时玩脱了,马克思的严谨逻辑过于硬核,属实高超。

    许多玩家面对生活的苟且,滋生对无意义感的焦虑,感叹魂系列的诗和远方。不过不妨参考马克思的话:“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肯定不能天天诗和远方,欣赏完魂系列,还是得在苟且的实践中才能活出答案。

    我对魂系列很入迷,这次想到魂系列的社会背景又不禁陷入沉思,以致高考作文都写不来的我无端写这么多,写了好几个小时,老贼害人不浅!本人不是哲学专业,以前也没在b站投过稿,有什么不当之处欢迎斧正!读到这里的朋友们不容易,纯属瞎写,感谢拨冗!

Long may the Sun shine! hahahaha~haha~


    再跑题多说几句,马克思经过严谨的论证,乐观地认为这样异化自己,相互利用,相互限制的社会不过是人类的史前史,人要想成为自然(实现gc),发挥人的自然主义,就必然要经历极度的异化,在这异化过程中人从来不为自己而活,在西方,原始社会人缺乏劳动积累,奴隶社会人为奴役关系而活,封建社会人为土地关系而活,资本社会人为资本关系而活,而当两对基本矛盾积累到最后,便完成了异化,人将会为人而活,关于这个社会他的描述很像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gc社会实行公有,不完全是因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在gc社会,对你来说我吃饭和你吃饭没区别,我享乐和你享乐没区别,大家都脱离了低级趣味,消除剥削,消除自私,人会进化到那种境界。

    我认为这不符合人性,技术上也难以实现。不过支持者也指出马克思理论的核心便在于指出人的不断异化与人的无限可能性,社会在具体生产力下有具体的阶级矛盾,但最终就解决了,人类可以达到无限。这一点我肯定不懂,需要保留意见。感觉真要这样,怕是要格式塔思维或者机械飞升了,最终就是重新定义人类,就好像地球的生物从无到有,并且经历了玄之又玄难以想象的进化一样,这些玄乎的鬼神之力还是敬而远之吧。




关于魂系列的社会哲学层面杂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