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鲍毓明养女”案:当善意被辜负,就活该被唾弃?

2020-09-18 13:21 作者:嘉鱼女侠  | 我要投稿


年初闹得沸沸扬扬的“鲍毓明养女”案,在历时长达数月之后,终于在昨日尘埃落定。


然而在真相大白的那一刹那,几乎所有人都如同挨了一记当头棒喝!




大家万万没想到:当初被举国上下一致声援和万般心疼的受害者李星星,非但并不无辜,反倒是整起案件的精心策划者!


原来,一开始以“14岁女童”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李星星,在案发之时竟然早已年满18岁,故而并不存在未成年人一说。


此前之所以谎称14岁,不过是李星星及其母亲为谋个人私利而有意为之。


这也就意味着,李星星母女为一己之私利用了全国人民最真挚的善意!


案件当事人鲍毓明固然丑陋龌龊,但李星星母女的所作所为,同样让人在细思之后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而当此之际,另一个令人始料未及的状况却发生了。


眼看着一切水落石出,这一次大家无论是对于鲍毓明还是李星星母女,倒都没有过于群情激愤。


毕竟当“坏人”碰上“坏人”,倒也不失为一件令人喜闻乐见的事情。


不过此时却有忽然一些好事者,转而将责难的矛头对准了当初为李星星案件积极发声的几位知名艺人。


有人骂她们无脑,有人冷嘲热讽地说她们被打脸,还有人慷慨激昂地要求她们出来道歉······


所以这是否意味着:一旦我们的善意被人利用和辜负,那么当初选择相信善意、付出善意的我们,最终就活该遭到所有人的责骂和唾弃?


或者这是否也意味着:在选择相信相信善意、付出善意之前,我们必须要对事情的一切尽皆了然于心、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要么未卜先知,要么干脆拥有无所不知的上帝视角?


而若非如此,若非知道事无巨细的所有真相,那么今后在面对一切悲怆的哭诉和哀告时,我们便务必要三缄其口、沉默是金,为防结局“打脸”而无动于衷、冷眼旁观?


这样一来,我们便足够“有脑”、足够“有脸”、足以避免将来可能被责令的道歉?


然而倘若果真如此,我们生活的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可怕!


一个在苦难和哀告面前集体“失声”、集体沉默的世界,该会是怎样冷漠和令人绝望!


所有人都“聪明”地“关”上耳朵、捂住自己的嘴,假装听不到,更不愿意理会正在发生的苦难和哀告。


大家都等待着一切的真相自动浮出水面,等待着所有的“坏人”自动现身、自动遭到惩罚······


然后等到一切都万无一失之后,大家才不慌不忙地跳出来,对着哀告者、受害者的残骸高屋建瓴地品味点评一番?


可谁又能够保证,自己不会是下一个哀告者和受害者?


当我们对别人的苦难闭上双眼,又如何能指望别人对我们的苦难给予一丝询问和关怀?


整个“李星星”案件最为诡异之处便在于:明明是李星星母女利用了所有人的善意,结果善意的人反倒承受了所有的责难和怒气。


这就好比“狼来了”的时候,没人去追究肇事的那个说谎的小孩,反倒责怪一再被戏弄的大人们没能够分辨消息的真假?


这难道不是太荒谬了吗?


试想倘若当初没有所有人的热情声援和勇敢发声,又如何会有后来的调查取证、案情推进,以及如今的实情反转和真相大白?


即使真相超出大家的预期,甚至跟大家的善意背道而驰,但应该被“打脸”的绝不是当初果断选择善意的人,而是昧着良心利用和挥霍了所有人无私善意的李星星母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星星母女的所作所为甚至比鲍毓明更可恶且令人可恨。


因为她们伤害的是所有人,伤害的是所有人最原始、最真挚的善意。


因为她们的欺骗和利用,很可能让所有人的善意从此变得警惕、变得小心翼翼,从而让“为善”这样美好的事情也变成了一种受伤的教训。


而某些好事者对于当初为善者的口诛笔伐,则更无异于是在李星星母女所造成的伤害上推波助澜、火上浇油。


倘若我们认同了这样的“追击”和责难,那么从今往后,谁还敢、谁还愿果断为善?


切毋让善意从此寒了心,更别让善意从此绝了迹。


因为唯有不假思索的善意,才会让这个世界充满希望和光明。



END


“鲍毓明养女”案:当善意被辜负,就活该被唾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