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空间句法专题书籍推荐|Needle景观专题书籍推荐:第一期

2021-11-02 04:39 作者:Needle设计空间站  | 我要投稿

Vol.1

空间句法专题书籍推荐


本书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理论:空间句法理论。它作为一种新的描述建筑与城市空间模式的语言,其基本思想是对空间进行尺度划分和空间分割,分析其复杂的关系。空间句法中所指的空间,不仅仅是欧氏几何所描述的可用数学方法来量测的对象,而且描述空间之间的拓扑、几何、实际距离等关系。它不仅关注局部的空间可达性,而且强调整体的空间通达性和关联性。从这一总体理论出发,发展了当今社会背景下的 " pathology of modern urbanism "的轮廓。

空间句法是一种关于建筑与城市空间解析的系统理论,它采用的空间分析方法新颖而独特,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书是对空间句法理论与城市规划实践的系统性介绍,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空间句法理论最新进展深入浅出的系统介绍,由空间句法的开创者和学术领袖——伦敦大学学院的Bill Hillier教授的亲自执笔。具有学术权威性。第二部分是运用空间句法进行城市研究与规划实践的案例。案例全部采用中国读者所熟悉的中国城市,这将更有利于中国读者对空间句法的理解。第三部分是来自荷兰、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地区的空间句法研究者对空间句法的多侧面解读和争论。参与这一讨论的大多数学者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熟知国内的学术基础和环境。本书希望通过他们的解读为国内读者和空间句法理论之间架设一座学术桥梁。
本书所采用的介绍加争论的开放性架构正是空间句法创新性和开放性理论特点的体现。本书不仅适合城市规划和空间理论的研究者阅读,也适于站在城市规划实践第一线的规划师、城市设计师们参考。同时,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学生也是其针对的读者。


空间句法是一种关于建筑与城市空间解析的系统理论,它采用的空间分析方法新颖而独特,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空间句法在中国》是继《空间句法与城市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之后国内又一本关于空间句法的著作。《空间句法在中国》的视野关注于空间句法在中国的最新进展、潜在问题和未来发展。《空间句法在中国》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与方法的探索。介绍了空间句法在中国的兴起、演进与应用,以及句法理论在国际上的发展动态和软件技术的创新情况。第二部分是规划与实践的应用。从三大学科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不同的方向梳理了国内关于空间句法应用的基本研究方法,表达了各个不同方向的研究成果。第三部分是未来的发展与挑战。该部分对空间句法公司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空间句法在中国发展的困境和误区,并就未来如何使空间句法在独具中国特色的背景下得到更有效的发展与使用进行了讨论。

从空间与社会入手,重新诠释了建筑与城市理论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什么是建筑?建筑学的理论是什么?建筑与城市中形式与功能是如何关联的?建成形式是否导致社会问题?城市形态演变的过程又是如何?设计过程是推理还是直觉?等等,从而它试图建立一种分析性的 建筑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其中核心概念是空间组构,即一组相互依存的整体空间关系,常常简称为“空间句法”。

空间句法不仅仅是一个或一系列软件,一种或一套固定的方法,它首先是一个基于空间的理论。本教材将从该理论产生的背景开始,详细介绍空间句法对空间的抽象与图论、自组织、复杂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关系,目标是起到重新认识“空间”这一建筑与城市学基本概念的效果。

本书实证性地研究了城市空间网络的基本几何规律,拓展了空间句法的理论和方法,辅助运用了城市设计的相关理论、地理信息系统的有关技术,以及统计学、图论、几何等数学方法和相应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空间网络的效率概念,适用于国家、区域、片区、社区、道路等不同尺度的分析,揭示了功能和空间效率在不同尺度的匹配机制,发展了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以期从基础研究的角度对于城市形态学研究有所贡献。本书有助于读者理解城市空间的建构和运行方式,其原则和规律可适用于城市设计实践。

《流体的城市:空间句法北京实证研究案例》从流体的视角出发,以空间句法理论及模型为研究手段,关注城市中的运动尺度、层级结构对自组织空间使用的影响即空间对流的聚集效应。在理论上,为重新认识网络城市、中心流等理论与中心地等传统城市模型的关系,思考空间和尺度等传统概念在新语境下的影响提供了实际案例和研究方法上的支持。在实践上,以北京的交通系统和道路层级结构的发展为例,详细研究了大都市和社区层级活力中心分布的空间逻辑,试图为进一步完善层级网络模型,结合自组织与规划行为,把握道路系统与城市功能活力间的互动关系提供实证案例。


空间句法专题书籍推荐|Needle景观专题书籍推荐:第一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