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代抗日悍将孙立人:丛未加入国民党,国军真正的将才

2023-07-13 05:55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一提起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也许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反动派”形象!不过却有这样一位国军高级将领:他是一名清华大学高才生,曾就读过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而且领军打仗很有一套!

孙立人将军和妻子

但此人一生都没有加入过国民党!这一点在我们今天看来,感觉是很不“科学”的!他便是抗战中威名赫赫的:孙立人将军。

孙立人,性格和国民党同僚们一直“格格不入”!但抗日却“毫不含糊”。

的确,孙立人是国军中难得的“稀有”悍将,但由于他自身的一些个人性格原因,让他在国民党军队中一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而且老蒋本人当时对孙立人也是“既爱又恨”!

蒋介石

例如皖南事变发生时,老蒋当时曾严令各部队彻查共产党人。但是,孙立人这根“刺头”,却对这条命令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之于国共多年来的“恩怨情仇”,孙立人曾经直言不讳地说道:“我不管什么党不党的,我只是一名军人!”

因此,孙立人的部队一直对老蒋的那些“政治任务”一直都不上心,几乎是无动于衷。不过要说和日本鬼子“干仗”,孙立人那可是绝不含糊!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时,孙立人在率军临阵前给自己的士兵训了一次话:“身为一名军人,能为国家为民族尽一份力量,就是好样的!现在,就是我们流血的时候。”

抗日战争

从他的这句话中就不难看出:虽然在国内斗争方面一直喜欢“和稀泥”,但是在对外抗击外敌这个问题上,孙立人绝对是“磨刀霍霍”当仁不让的。

1937年9月30日,孙立人率部在大场和日军正面激战。在长达二周的激战中,孙立人一直身先士卒,亲临前线指挥。指挥官和士兵一道出现在前线战壕里,自然让军心瞬间大振!不过,孙立人个人的风险也变得极高!

在一次战斗中,在前线指挥的孙立人被日军的一枚迫击炮弹炸成重伤:全身13处扎有弹片。孙立人虽然抗战意志坚定,但毕竟也是血肉之躯!瞬间便倒地成了一个“血人”。

抗战中国军人

随后部下手忙脚乱地将他们的长官抬下火线急救,虽然这一次负伤严重,但好在孙立人当时戴着钢盔,头部并没有什么大碍。

就这样,孙立人在医院整整昏迷了三天才苏醒。这次幸运地捡回了一条命后,孙立人在第二年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而真正让孙立人成名的战役,其实是后来远征军的“仁安羌大捷”。

率军入缅作战, “仁安羌大捷”举世闻名!怒杀日军战俘怎么回事?


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成立,孙立人当时率领新编第38师第一次入缅作战。出发前孙立人照常要向部队训话,而且同样是“激情满满”:

“我们出国作战代表的是国家,所以我们和日本鬼子打仗,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你们如果都战死了,哪怕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也会拼尽最后一口气的!因为,为民族生存而战死是光荣的。”

1942年4月日军占领了仁安羌,同时围困了7000名英军和500多名战地记者、传教士等人。无奈之下,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也只得低下高贵的头颅向中国远征军紧急求援。


最后,是孙立人率领麾下113团星夜驰援,对日军发起猛烈进攻并歼灭对方一个大队(千余人)后。成功在仁安羌外撕开了一个口子后,7000多名英国人得以“全身而退”,劫后余生。

经此一战,西方媒体和英美军界都记住了这位中国军官的名字:孙立人。再加上孙立人曾经留学过美国的这一背景,一时间英美媒体开始极力“赞扬”这位中国的孙将军,甚至还将他称为“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等。

这无疑也让孙立人感动不已:毕竟以他的性格和做派,在国民党军界一直都不太受欢迎,甚至还经常遭到一些同僚们的故意刁难。可以说, “仁安羌大捷”让英美认识了孙立人,同时也让孙立人不由自主地和英美走得“更近”。

孙立人和麦克阿瑟

孙立人当时在缅甸作战期间,还有一件故事让后人印象深刻:就是怒杀日军战俘!

故事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1944年初的一次大捷后,孙将军看着一大群日军战俘,便不假思索地命令参谋:“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正法!今后都这样办。”

于是,1200多名日军战俘全部被直接杀掉。最后,只有一个日军战俘得以生还!而且有名有姓:一个叫山田进一的日军下士。为什么他能活着?因为经过审讯得知他是台湾人,不是日本人。

中国远征军

这个故事看起来确实解气,但如果细细探究起来,好像哪里有那么一些不对!据一些远征军老兵回忆:

当年日军士兵作战都很顽强,生擒他们其实很困难!另外,当时远征军活捉一名俘虏是可以邀功得到奖励的。

毕竟,任何一名被俘的日本士兵都有情报价值。而且为了防止他们自杀,还常常会把一些有自杀企图的战俘捆绑在门板上。所以,活埋或者枪决他们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另外在《缅甸荡寇志》中,也记录了一名叫今田宽美的日本战俘,他后来提到自己做远征军俘虏的往事时,这个日本人竟然感动得不得了:

“我们长官一直告诉我们,如果被中国兵抓到会被砍头。所以我们宁死不投降,我被中国兵抓到时很害怕会被砍头,但是没想到后来反而受到优待。”

日军战俘

所以,关于孙立人怒杀1200名日军战俘一事,应该是“子虚乌有”的事。即使有,也不可能一口气杀掉1200多名日军战俘。毕竟,作为一名头脑冷静的指挥官,战俘的情报价值孙立人应该很清楚。

抗战中孙立人名声大振,却为何在解放战争中“销声匿迹”了?

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悍然发动了内战,孙立人的新一军便被调往东北参战。部队是派过去了,但孙立人却突然应英国之邀到英国去了:因为英国人决定要给他授勋,以感激当年他解救英军和记者的神勇。

孙立人(中)


国内大战在即,孙立人作为军长却扔下部队不管,去了英国还不算完,又顺便去了一趟美国,然后他才慢悠悠地回国了。

可以说在解放战争初期,孙立人的新一军的确给我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他却真的不太会处理同僚间的利益关系。因为他的性格“直来直去”,在国民党军界内部很容易得罪人。毕竟在国民党军界内部:大家一起同流合污才会合群,孙立人你这么出类拔萃,就是一个“另类”了。

其实在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时任第五军军长的杜聿明,当时就曾命令孙立人率部沿野人山撤退回国。不过,孙立人将军却没有执行杜聿明的命令,他选择跟随远征军总指挥史迪威前往印度。

奸滑的国民党军官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孙立人便和杜聿明结下“梁子”了。国共两军在东北激战时,杜聿明便三番五次发电向蒋介石,痛斥孙立人“作战不力,骄横跋扈”。蒋介石只得把孙立人调任到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这一虚职。

后来,蒋介石可能也考虑到:孙立人的性格虽然和同僚们格格不入,但他却又是个难得的“将才”,于是便又把他晋升为陆军副总司令。在孙立人离开东北时,国民党在东北的局势已经严重恶化了。

而孙立人当时退出东北,对他个人而言其实是幸运的,至少保全了他一生的名声。后来,老蒋又让孙立人前往台湾训练新军,其实就是让他彻底“远离战场”。

老蒋(影视)

其实,如果回头看看孙立人将军在抗战中讲的每一次话,就可以看出:他其实对老蒋坚持要打的内战并不怎么上心。孙立人本身战依旧不足,那么更谈不上什么求胜心了,所以才和抗日战争时期“判若两人”。

老蒋败走台湾后,对孙立人越来越不信任!将他一关就是33年。

1949年蒋介石败走台湾后,又任命孙立人为台湾防卫司令,后来又让他兼任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不过,后来蒋介石却怀疑美国人在利用孙立人“推翻”自己,因此为了自己的权利和孙立人算是彻底翻脸了。

蒋介石

1955年开始,蒋介石把孙立人以谋反罪监禁了33年。孙立人抗战中的一切战斗事迹,当时也遭到国民党的“历史删除”。失去自由的孙立人,可以说成了美国人和老蒋博弈的“政治牺牲品”!

据说当时孙立人一个人经常叹息道:“怪我不懂政治啊!”而蒋介石听到后则大笑不已:“你要是懂政治,被监禁的人就是我了!”

晚年孙立人

直到1988年,蒋介石已经死了13年后,孙立人将军才终于重获自由。1990年11月19日,孙立人在台中的寓所病逝,享年89岁。但一直到2014年,孙立人将军才正式得以“平反”。

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抗日名将,他一生的“是非功过”,也许只能留给历史去给一个“公正”评说了。

一代抗日悍将孙立人:丛未加入国民党,国军真正的将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