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评《黑暗荣耀》:好的韩剧,不好的复仇
8.5/10. 值得一看。
+ 合格的复仇剧本,线索分布合理,收束节奏张弛有度。
+ 人物矛盾冲突合理,展开略有混乱,但不影响整体观感。
+ 有宋慧乔。
- 传统韩剧特有的浮夸表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观众的情感调度。
- 文东恩和周汝正的救赎线过于抢眼,部分剧集拖沓了整体的复仇节奏。
- S2结局为给周文感情戏收尾强加了机械降神的桥段,破坏了整体的肃杀感。
严格得说,《黑暗荣耀》(以下简称glory)算是我人生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看完的韩剧。也借着追glory的三天里,对韩国影视剧集的制作工业标准、流程、剧本、最终呈现做了一个粗浅的了解。不过我们不说这些枯燥无趣的部分,既然是影评,那就要说点跟剧情有关的事。
----------剧透分割线----------
少女文东恩在高中被以朴妍珍、全在俊、李莎拉、崔惠廷、孙明悟五人为组织的校内集团实施校园暴力。在班主任的默许,母亲的漠然下,最终被逼退学。之后用二十年时间精心布局,在姜贤南、周汝正等一众人的帮助下,成功复仇五人组。解开心魔。

无论从剧情、人物塑造还是镜头调度来看,glory都是一部血统纯正的韩剧。它有着韩国这个阶级差距巨大国家特有的产物——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和不可逆。作为社会顶层的政治家、知识分子以及人们最喜闻乐道的“财阀”。是实际掌握韩国民生情况与政治话语权的一批人。当拥有不受约束的权力时,人心就容易变质。五人组中的朴妍珍与全在俊就是这样产生的。其他能很好体现出纯韩特点的地方比如:全在俊和河道英的对位反差;河道英和周汝正的顺位反差;朴妍珍、文东恩、崔惠廷三人的多角反差等等。在各个角色存在特性鲜明的不同下,再给重点角色一些时下比较讨喜的特点,一个关注焦点就诞生了。(很多人不理解自己女朋友或者妻子为什么总会有虚幻不切实的幻想,因为这世上真的有人靠制造幻想来赚钱。还有些人靠满足幻想来获得交配权。区别要分清。)
剧情方面来看,glory是一个很盗梦空间的故事。同属于小身体大细节型故事。Glory的整个复仇故事,从文东恩搬到朴妍珍别墅对面开始到朴妍珍入狱,看似时间跨度很长,但将整体时间压缩看是可以在一个月甚至一周内完成的。一个紧凑的故事,在考量到各个方面的掣肘和时间下,慢慢铺开成一张绵密的大网。各个主要角色从各个角出发,沿固定的路线将网织成,逻辑吻合,时间对上。这就是复仇剧的经典方式。我知道有人要吐槽这些太巧合太幸运,我知道。但这毕竟是爽剧,同时又是韩剧。一个善于制造幻想的国家,拍了一部用来发泄情绪的B-cut。何苦要对它上纲上线呢。
镜头和拍摄手法方面,同样是很韩剧的出手。多仰视和越肩,服务于重点角色的立威和对白。但不同于其他韩剧,作为出品方的网飞应该给本剧增加了一些其他意见以便于打开欧美市场。举例S1E2中,文东恩返回体育馆对朴妍珍说出那句“我的梦想就是你”。郑知苏12秒的特写镜头是非常美剧的表现。这种特写配合小的希区柯克变焦在《真探》中运用较为频繁。以小见大,用于帮助观众同步角色当前的心理情况和精神状态。在后面还有多次对朴妍珍、河道英的特写。帮助推动剧情,将故事下沉到更深一层。其他镜头都泛于平平,没有非常出挑或惊艳的部分。但作为一部讲述人物矛盾纠葛的剧,太过华丽的镜头语言反而不利于观众接收信息。倒不如说,镜头的平铺直叙帮助剧本完成了关键线索的隐藏,同时转移观众注意力,将悬念一拉再拉,推动故事发展。
人物塑造方面我会多说一点,毕竟是第一次完整得看完一部韩剧。各个角色的理解都比较深刻:
首先是文东恩,我个人感觉glory对文东恩的塑造很失败。作为复仇计划的主心和主要执行者,复仇戏码的爽快感源于前期复仇者身上能背上多重多深的仇恨。一般的剧本创作中,用的比较多的比如至亲之仇、至爱之仇、切肤之仇。Glory选用了第三种作为切入点,同时将至亲、至爱从她身边剥离。让东恩陷入“无一人可依”的状态。剧中对少女文东恩的学习阶段描述不多,仅能从剧中得出的内容推测文东恩成为朴妍珍霸凌对象的原因:学习成绩优异,身材突出(高中女生限定),长相可爱。推测文东恩在班级中的话题度应该也不低,才会成为五人组的暴力对象。同时又因为全在俊对文东恩身材的下流表述,可能给了朴妍珍一种嫉妒和攀比心理,使得文东恩成为被害者。这之后,孙明悟的强吻、崔惠廷,李莎拉的胁迫,就都顺理成章。体育馆是文东恩第一次角色转变的关键地点,在这里,文东恩给五人组第一次贴上标签:朴妍珍伤了身体,孙明悟伤了心理,崔李是帮凶,全在俊是漠然的旁观者。直到之后围绕河艺率的多线剧情展开,文东恩才对各个霸凌者更新了认知。我对霸凌团队的恨和对文东恩的同情更多需要靠我对剧情的延展和脑补来实现,而不是只需要通过镜头表达和剧情走向就能树立。这里为什么不说演员的表现,因为五人组的高中期五位演员演技真的都很不错,卷发棒和月租房两场戏切实让我感受到朴妍珍这个角色身上的黑暗和恐怖。而郑知苏几场有限的正脸镜头都让我看到这个女孩心里的绝望和痛苦,汉江二十分钟那场戏让我这个三十多的糙汉子对朴妍珍恨到后槽牙咬断。等于剧情完成了观众对文东恩的同情和心疼,而对五人组卑劣本性和肆意伤害他人的霸道行径表达得仍不够可恨。可能受限于韩国或网飞的审核机制没法拍得过于直观。我相信文东恩受到的只会比我看到的更痛苦。

文东恩后期的塑造中,宋慧乔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被角色限制住了。但如此情况下,在每一次面对朴妍珍的对手戏中,都能感受到文东恩心态的变化。从接近复仇的恐惧重现,到计划展开的战栗,到一步步接近目标的兴奋、张狂,到最后目送妍珍被捕的复归平静。只能说,乔妹拿了这个角色真的太好了。虽然前期角色的复仇信念没有立住,编剧没有足够的push给到观众,但依靠宋慧乔的表现和复仇计划的精妙展开让人忽略了这部分不足。总的来说,演员非常出色,但角色塑造不足尚多。

朴妍珍是我很不喜欢的角色,她仿佛是被绑匪挟持的火车,她能做的就是按铺好的轨道一直开,直到停站或者脱轨。她在文东恩向她告明复仇计划之后所做的反制和努力都局限在她周围一圈人中间:母亲、母亲的情人、丈夫、高中性伴侣、崔李,甚至其他所有可能能反将文东恩一军的出手都已经被东恩先脚占住位置。这里就体现出观众们对本剧过多巧合和幸运所带来的观影体验不佳。尤其是周汝正,我觉得周汝正的出现补齐了文东恩在复仇过程中的一切短板。除非编剧需要文东恩在某个地方遭受挫折或者蛰伏,否则按一般流程,周汝正一人就足够帮助文东恩复仇完成。这也是我比较排斥韩剧的很大原因,为求浪漫而尽其所能的忽略事实。而又确实在韩国这样一个国家资源能被几十甚至十几个人分享的国家里,出现这样一个手握半个县或者市甚至出现几个这样的人也不稀奇。编剧为了让这场复仇戏进行得足够顺利,让朴妍珍瞧不起孙明悟,继续霸凌崔惠廷,嫌弃李莎拉,谄媚全在俊。五人组各自为政,始终是一个松散的利益团体。也一直让朴妍珍不能正视文东恩的复仇宣言,让她随她母亲一样,迷信大神的预言。对当年失手杀死尹昭熙的经历难以忘怀恐惧害怕。甚至她对河道英的态度也是我很迷的一个部分,作为自己最亲近的爱人,眼看丈夫被另外一个女人迷得鬼迷三道不思茶饭只想着下棋,不光不以退为进激发丈夫的责任感和羞耻心,同时摆明自己正妻的态度;甚至还反过来质问丈夫精神出轨如何解释。夫妻对等的难以实现,如我这种没有结过婚的都明白得通透。她一个精英家庭名门之后,不懂这些道理。也确实让我对这个角色感到失望。成年后朴妍珍的所有行动,都好像是被丢进油锅里的鱼,无论怎么蹦跶,结局都是熟。只看厨子今天是想喝汤还是吃肉。

综合来看,朴妍珍跟文东恩一样,同属演员出色但角色扁平。复仇者与施暴者之间的交手过于平淡,张力不足。加之反派自身的素质问题,使得观剧过程就像在猜火车。而不是满心忐忑的想到底是哪一边会赢。
其他角色包括河道英、周汝正、全在俊、孙明悟等,都是服务于文朴两人布局的棋子,确实没有什么好说的。孙明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势微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必死;河道英和周汝正就是分别配给两位女主角的一号位英雄;至于全在俊,这个角色身上其实有很多很矛盾的地方,本可以有很大的挖掘空间,但在本剧中沦为两位女主角的陪衬。可能这也是韩剧的一大魅力:各种各样的男人都在围着她(我)转,以代餐的形式满足一种古朴的生殖渴望。和喜欢看后宫漫的青春少年、喜欢看特工电影的中年纳税群体一样。至于姜贤南线,无非是在校园暴力线外另辟了一条家庭暴力线,扩大剧集的讨论范围。角色塑造和矛盾架构都趋近刻板,很难让人有深入讨论的兴趣。我并非在这里暗示应当漠视亲密关系霸凌,但Glory明明可以做得更好,但最终牺牲掉了这些,我感到惋惜。
事实上,glory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或惋惜,但仍走出了复仇剧的新路线,借用剧中文东恩的一句话:“我本以为复仇就像《飓风营救》那样畅快凌厉,但真的做起来才发现真的好累好麻烦。”这可能也是这部剧最难得可贵,也最难以破除的生门锁——怎样的报复能在现实中最大限度的实现。文东恩被塑造成一个类似梅长苏的角色,余生只能在这阴诡地狱里独自玩弄心计来还自己一个交代。从这个角度出发,编剧给她配上姜贤南作为耳目,周汝正作为分身,也无可厚非了。但结局这个周汝正妈妈救下文东恩给予她二次救赎的剧情我很不喜欢,这个转变冲淡了观众对校园暴力和原生家庭暴力的严肃和关注度。为了给文东恩一个好结局而救下她;为了给文东恩一个好结局而把周汝正与她双向利用的交锋写成一种甜到发苦的“处心积虑爱上你”;为了给文东恩一个好结局而让周汝正渲染了四集的杀父仇人在八分钟内了结,只为了带给文东恩以救赎。我突然觉得周汝正像个傻逼,这个女人半路杀出的同病相怜能让他想过放弃几年来日日夜夜的恨。不过可能这就是浪漫吧,浪漫就是让帆船手学会开赛车;浪漫就是让鱼学会走路;浪漫就是让鸟甘心折翼;浪漫就是摧毁自己的世界,只为了能加入对方的世界。要我说这不是浪漫,这是自杀。
我理想的结局里,文东恩回到当年尹昭熙被推下的楼顶。就在她准备跳下的时候,有风吹起,她以为是周汝正,回头发现空无一人。是啊,我本来就已经死了,又有谁会在这里呢。这时一个平移镜头,从文东恩正脸切到画面右侧,18岁的尹昭熙发着淡淡的光,站在当年朴妍珍推她下去的位置。文东恩转过身,两个人相顾无言。此时接一个脑后越肩蒙太奇,文东恩变回18岁的样子,两个人就这么站着,都面无血色,都伤痕累累。文东恩想开口说什么,她还没来得及说话,尹昭熙便抱住了她。BGM响起,给两位小演员各3秒的面部特写:尹昭熙微笑,文东恩泪流满面。两个同病相怜的女孩,终于在这个风雪交加的寻常夜里,收获了各自的救赎。尹昭熙伏在文东恩肩头轻轻说了几个字,便化成点点星光,跟着轰鸣的火车声一起远去。画面变回成年文东恩,她哭得瘫坐在地上,痴痴得望着火车消失在地平线。画面给到文东恩背影的中景,再给到一个大远景。转黑。第一幕结束。
第二幕起,字幕出三个月后,画面切青山监狱,新一批的囚犯移交开始,杀害周汝正父亲的人也在其中。周汝正跟着监狱的其他人一起去旁听新的监狱心理辅导师对移交囚犯的讲演。周汝正不是很关心这种事,他并不想去。即使同事说新来的心理副导师非常好看。最后发现是文东恩。结尾给一个周汝正跑过走廊的画面,三组镜头:跟镜头,退镜头,后背定镜头。一路跑到文东恩的独立诊疗室,两个人相视都没有笑。周汝正先开口:
“怎么来了不告诉我,打你这么多电话都不接。我以为我已经不是你的菜了。”
文东恩转身去整理器材设备,边整理边说:
“是的,你已经不是我的菜了。”
周汝正愣住,不知道该走还是该再说什么。
“我来帮一个叫周汝正的人完成他的复仇,”文东恩坐在诊疗床上拉开帘子,一如当年在保健室,朴妍珍那样。只不过阳光穿过她照向周汝正,映出她脸上的平静和从容:“你能帮我认识一下他吗?我听说他是那种很容易对一个人死缠烂打的人,我怕他对我也这样。”
周汝正韩剧三步骤:深呼吸,粗喘气,眼眶含泪但掉不出来。
切中景,文东恩在左,周汝正在右。右下角,剧终。
写在后面:
这次追glory的经历确实让我受益匪浅,我开始理解那些我曾经遇到过喜欢胡搅蛮缠且满口天马行空不谈实际的女孩的逻辑展开。也算是和文东恩一样,给了自己一个交代。

希望以后我不用再这样去理解他人,这是一种向内的自我灭活。认识我的朋友大多评价我有趣好玩情绪稳定,要知道,情绪稳定的前提是深入了解和对价值的高度重视。河道英情绪稳定吗?当然,他身上有一种汉尼拔的优雅。我想要的就是这种稳定。但你说河道英是不是一个适合生活的丈夫?我觉得他不是,他配不上热情的爱丽儿;也不可能和勇敢奔放的贝儿在一起。他适合谁?可能是沉稳含蓄的艾尔莎,可能是甜美天真的白雪。

眼望着三十临近,我在识人这一块的天赋也愈发熟练。都说年少过识其实不好,幸好我才疏学浅,也已经不再年少。
祝你幸福,东恩。19岁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