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
11月24日,李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指出,岁末年初各类事故易发多发,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举一反三,严查密防各类风险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事关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利益;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生产,一刻不能松。对企业来说,安全就是效益;对家庭来说,安全就是幸福;对个人来说,安全就是平安。必须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在心上、刻在脑中、用在手中,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时刻增强安全生产危机感、紧迫感。

从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看,总体上讲是平稳有序的,绝大多数地方和单位都有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都建立了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都能够把责任层层落实、环环相扣,尤其是重点行业、重点部门、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都有比较严格的安全生产保障机制,都有专门机构、专人负责、专业防范,即便发生安全生产风险,也能及时排除,及时化解,及时控制局面。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还没有真正入脑入心,没有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讲在嘴上、录在纸上、喊在会上,并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导致安全生产工作还悬在半空、浮于表面,自然,也就会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如北京长峰医院火灾事故,造成29人遇难的重大后果,调查结果显示,是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结果;又如宁夏银川烧烤店液化气泄漏爆炸引发大火,造成38人伤亡的惨烈后果,同样是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结果;再如备受关注的黑龙江连续出现体育馆坍塌事故,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也与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有关,等等。几乎每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都与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检查走过场、安全隐患排查浮于表面密切相关。

安全生产无小事,要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抓得好不好,思想重视很重要,且不只是领导重视、单位重视,而必须是每个人、每个岗位都重视,必须每个人都有安全生产危机感、紧迫感,要时刻灌输“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的意识,要善当“曲突徙薪”者,少当“焦头烂额”者。只要思想上重视,多数事故能够避免,至少产生的损失要小得多。特别是岁末年初,既是工作繁忙的时刻,也是容易松懈的时刻,更要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宁可做得过一些,也决不抱侥幸心理,确保安全生产无漏洞。
安全生产无淡季,要把安全生产的各项责任落到实处。安全生产工作年年强调,年年出现各种问题,既说明安全生产工作的难度大、困难多,也说明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还没有找到最有效的办法,还没有把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人,还有漏洞,还有空白点,还有薄弱环节。因此,必须站在更高的位置、更多的角度、更广泛的空间去看安全生产工作,去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会议要求,坚持举一反三,严查密防各类风险隐患。简单地讲,就是落实责任、落实措施,就是不让安全生产工作有盲点、有漏洞,就是要让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安全生产这根弦。安全生产无淡季,切不可有紧一阵、松一阵的思想。

安全生产无主次,要抓好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虽然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岗位,但是,没有主要和次要之分。在安全生产问题上,必须一样重视、一样对待。所谓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环节,指的是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大小,而不是安全生产的主次责任。如果心里有主次之分,“次要”的单位和环节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主要”的单位和环节可能一直很平稳。因此,必须厘清思路,在盯紧重点行业、重点单位的同时,一定不能放过其他行业、其他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就会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全力抓好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和风险排查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缝隙,不抱侥幸心理,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都能落实到神经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