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宇宙通鉴升级版》下部第三回第五节舜封夜郎

2022-03-23 09:20 作者:valler记忆封存  | 我要投稿

(本书为科幻小说,所有故事发生在其他平行宇宙,全部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第五节  舜封夜郎

盘古大陆分裂以后,人类文明的正统在亚洲、欧洲、非洲,本书将重点讲解人类文明的正统传承,其他地方就不重点讲了。比如美洲,虽然依托上古建制,保留和延续了一些庞大的帝国,但是这些帝国没有传承正统的人类文明,因此只有语言传承而没有文字传承的权利,掌握着很多高级技术却用不到正确的地方:传承了高级的冶炼技术,打仗时却用木棒和石头当武器;会复杂的开颅手术但派不上用场。让后人觉得美洲文明的科技树是胡乱点出来的,根本不成系统,就像是高级文明的碎片一样。

大禹治水

闲话少叙,接下来我们还是讲人类文明的正统传承。话说由于治水不力,尧帝引咎辞职,以安抚不满的民众,舜帝成为了全人类的最高领袖。舜帝封禹为治水大臣,让禹负责治理洪水。

禹进入了少数人的圈子——人类最高管理层,得知了洪水的真正起因:地中海本来是尼罗河的河水注入后形成的湖,从东到西呈狭长状,盘古大陆分裂以后,海水涌入湖中,导致大水涌上湖岸,形成了倒灌式的洪水海潮(洪水海潮主要从非洲北部沿岸长达443公里的苏尔特海湾登陆),地势较低的北非地区长期被海水侵蚀,导致当地形成了流沙(《山海经》里称之为大流沙地带,因为泥沙和海水混合以后,是可以流动的)。等到洪水退了以后,土地沙化得比较严重,植物无法生长,很快就形成了撒哈拉沙漠。而东非地区由于地势较高,所以洪水很快就退了,土地没有沙化,以后还可以进行种植。

(在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有两位研究地球环境和地理的专家,他们得出结论:东非吉萨高原,狮身人面像底座的波纹凹陷,并不是风蚀造成的,而是由海水冲刷形成的!另有科学家得出结论: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阿塔卡马沙漠,曾经也是美丽富饶的地方,和撒哈拉沙漠一样,也是由于4300年前大陆漂移,洪水海潮倒灌,最后形成了沙漠。同理,北美洲西部也有沙漠!)

禹明白这些以后,象征性地修建了一些防水、治水的设施,举办了一些定天、定地、定海的仪式,尽量拖延时间。时间一到,洪水海潮自然就退了,到时候再把陆地低地上积存的水疏导到地中海里就可以了。神话中也透露:到了大禹治水的时候,洪水已经开始衰退了,而且大禹的成功主要是得到了神灵的帮助。

作者批注:哈佛教授提出观点:“中国的神话是与大自然、神或上天做斗争,而西方的神话是听从神的安排。”很多中国人听了很自豪,觉得自己很牛,其实是中了圈套,被哈佛教授误导了。“一个女孩被大海淹死了,她化作一只鸟复活,想要把海填平”(精卫填海)、“一个人因为挑战天帝的神威被砍下了头,可他没死,而是挥舞着斧子继续斗争!”(刑天)、“一个人把太阳射下来了”(后羿射日)、“一个人想要把太阳摘下来”(夸父追日)、“人把山搬开了”(愚公移山)“人战胜了洪水”(大禹治水),其实在这些神话故事里,要么主角是神,要么是神帮助了人,根本就不是人逆天反天、逆神反神。让子民逆神反神的是夏桀和商纣,不但统治者会受惩罚,甚至整个国家都受上天惩罚。现在逆神反神的人不是少数为什么神级外星人要帮逆神反神的人或国家?因为这宇宙系统设定的剧情,宇宙需要数据,需要解决难题的数据,以便对自我进行完善和升级注意:逆神反神可以,逆天反天不行。只要顺应天道,可以逆神反神。但是神一般是洞察天道、顺应天道的,因此除了特殊情况,在很多情况下逆神也是逆天。

河图洛书

大禹在治水时得到了圣星人提供的河图和洛书,这是圣星人通过模拟盘古大陆的变化而制作的两张抽象图。河图表示的是盘古大陆的地理情况,洛书表示的是盘古大陆分裂漂移后即将形成的地理情况。大禹看完这两张图就明白了一切,从此就心中有数了。从河图到洛书的变化过程体现了所有陆地的移动过程。

在中国字里,河字和洛字都是水字旁,这是先贤提示后人,河图和洛书的诞生都和水大有关系(缘于两次大洪水)。神级外星人把河图和洛书提供给大禹,让他治水时参考图中的地理变化,这两张图并不是让大禹到外太空旅游的星系图,后人将其引申到星象宇宙,根本就是瞎猜。当然,后人用河图和洛书结合易数成为运算万物的算法,可以推算宇宙时空,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河图和洛书里,空心的圆圈代表“天”(空心的月球),实心的圆点代表陆地。

河图以东非为中心(因为当时联合国总部在埃及)!对应盘古大陆地图。有五组实心圆点:2、4、6、8、10,代表五块陆地,即四大部洲和大西洲(亚特兰蒂斯大陆),其中2指南方的南赡部洲(以东亚为代表),4指西方的西牛贺洲(以澳洲为代表),6指北方的北俱芦洲(以南美洲为代表),8指东方的东胜神洲(以北美洲为代表),10指中心附近的大西洲(亚特兰蒂斯大陆)。这里的东南西北用的是史前方向,因为河图对应先天八卦。

洛书以后来的中国为中心(外星人推算出人类会把联合国总部迁到中国),对应盘古大陆分裂漂移后的世界地图(北半球版世界地图)。其只有四组实心圆点,个数分别为:2、4、6、8,因为大西洲(亚特兰蒂斯大陆)已经沉没,所以没有10个圆点的那组。其中,2指的是西南方向的非洲,4指的是东南方向的澳洲,6指的是西北方向的南美洲(地球是圆球,南美洲既在中国的东南,也在中国的西北),8指的是东北方向的北美洲。这里的东南西北用的是现代方向,因为洛书对应后天八卦。

当以非洲为中心时(河图),中国为2;当中国为中心时(洛书),非洲为2。其他数字代表的陆地不变,4仍为澳洲,6仍为南美洲,8仍为北美洲。

知识点:河图和洛书揭示了世界的中心从东非变迁到了东亚。东非是上古世界的中心,是地理、政治中心,地中之都、中土之国(真正的中国)所在,后来随着真正的中国的迁移,东亚成为了世界政治中心。

对比河图和洛书,可以看出:“地”发生了变化!地的变化正好可以对应亚特兰蒂斯的沉没和盘古大陆的解体漂移!而“天”(空心的月球)没有变化,空心圆1、3、5、7、9还在原来的位置,表示月球总是以相同的一面对着地球,没有任何旋转。

果然,现实中陆地漂移的情况和圣星人模拟出的数据是一致的,过了十多年之后,洪水就退了。在这十多年当中,禹也没有闲着,他带领人们治理尼罗河(《史记》记载为“伊洛河”),因为这条河每年都会定期泛滥。海水倒灌再加上河水泛滥,在灾民眼里简直是雪上加霜、伤口撒盐。后来的考古学家得出一个结论:四千年前,世界上只有一条河流需要疏导,那就是埃及地区的尼罗河!尼罗河淤泥堆积,阻塞河道,每逢雨季就泛滥成灾,需要人工疏导,尼罗河是四千年前唯一经过人工改造的河流,在中国境内找不到四千年前有河道被修改的痕迹。中国《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大禹治的水,向北注入海。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并没有向北并且注入海的河流!

海水不用治,到时候自然会退,河水得治,不治不行!禹在埃及神话中叫“蝎子王二世”,因治水著称于世,他的标志活脱脱就是一条蝎子,这个标志被刻在石头上、铸在器物上或记录在史书里。后来中国民国时期有个历史学家,也是爱国学者,叫顾颉刚,他分析了中国古书以后,疑惑了,说:“怎么禹好像不是人,更像一种虫子。”古书中“禹”这个字很像蝎子,尾巴在上,两钳在下

中国最早提到大禹治水的文物,是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上面有铭文,开头便写道:“上天命禹削平一些山岗、用土堵塞洪水,并且结合疏导河流的方法,最终治平了水患。”禹治水是听谁的命令?“上天”的命令!洪水灾难过后,人类文明严重倒退,当时人类做不到削平山岗,是“上天”提供了帮助!

在《山海经》里,讲大禹治水(尼罗河)在西,黄帝统治区(撒哈拉地区)在东,用的是史前方位。现代地图上,尼罗河在东,撒哈拉地区在西。洛书就是得名于尼罗(洛)河,外星人的飞碟从尼罗(洛)河里飞出来送书给大禹。河图得名于盘古大陆河流走向图。

大水以后是大旱,这是由于地轴倾斜导致的气候变化。尼罗河流域大旱、两河流域大、撒哈拉地区大旱、阿拉伯半岛地区大旱。又过了二十年左右,撒哈拉地区开始沙化。

舜视南方

有一天,有坏消息传来,位于西南方(史前方向)的阿拉伯半岛地区竟然变成了沙漠!沙化情况比撒哈拉地区要严重得多!由于中央地区的局势已经很稳定了,于是舜帝决定去南方视察、慰问人民,一方面看看旱情并慰问一下百姓,另一方面再看看灾后重建的情况。这时,由于禹治水以后声望很高,人们尊称其为“大禹”,因此舜帝委托禹全权代理王事,乘这个机会就把禹提拔起来了。

舜帝要视察的南方是哪儿呢?就是南赡部洲(亚欧大陆),这个时候还在沿用旧的方向(史前方向),后来禹整理完《山海经》,才重新修改了方向。

此次出行视察,舜帝决定不走陆路,而是走海路,因为陆地都有了变化,怕以前的陆路走不通。以前走的陆路就是丝绸之路(现代地图上印度北方横贯东西方的那条路),虽然“丝绸之路”这个名字是后人取的,但这条路线自盘古大陆时代就有了,《创造宇宙说明书》将其命名为“上古丝绸之路”。因为当时印度大陆还没有漂移到亚洲,所以后人从古籍中得知只有这条路可以连通东西方,后来的周天子西游寻根问祖走的就是这条路,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也是走的这条路,张骞不负所托,重新“疏通”了“上古丝绸之路”。唐朝初期,玄奘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上古丝绸之路”半中间拐到印度,唐朝中期才开发出其他的路线,比如海路。

虽然自黄帝时代起,圣星人就开始逐步对人类进行科技封锁,但在尧帝时代,人类仍然可以造出五十米长的大船,因此当时的航海技术也非常发达,当然这些全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由中国香港人和土耳其人组成的探险队,在土耳其东部的亚拉腊山附近的海拔约3960米的冰川进行挖掘时,发现了七个大木舱,并成功进入其中。经过科学分析,木舱的木料样本有4800年历史,制造于公元前2800年。本书作者认为这是在黄帝时代建造的,被4300年前的洪水推到了冰川上,然后又被积雪封冻了起来。土耳其政府对此项发现极为重视,2010年4月28日,土耳其文化官员亲临北京,与探索队队员一起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这一重大考古成果。当时他们错误地认为这是诺亚方舟,其实不是。)

虽然大陆漂移引发的大洪水灾难使工厂破败,无法造新船了,很多旧船也被冲走了,但是仍然有一些旧船幸存了下来,把旧船拾掇一下,还是可以挑拣出几艘能用的船来。优中选优,一切准备就绪后,舜帝和随从们登上了一艘修补一新的大帆船。另外还有一艘大帆船跟随当备用船。这些大船比哥伦布横行大西洋的帆船还要大一些。在现代埃及发现了大量的描绘航海的古埃及壁画,其中有些壁画记录了远航到现代中国的情景。

舜帝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他的小女儿还很年轻,为了照顾他,也一同前往。他们一行人沿着海岸线进行视察和慰问,一直向西南方向(史前方向,也就是后来的东北方向)行进,除了阿拉伯半岛地区沙化严重以外,其他地区的情况都还好。舜看到各地灾后重建的情况都还不错,欣慰得连连对当地民众说:“灾难兴邦,灾难兴邦!”

行至中南半岛时,舜帝一行人上岸视察,登陆点就是后来的越南太原地区(此太原和中国的太原是异地重名)。中南半岛从北到南有一排山脉,挡住了大陆漂移时的洪水海潮,因此当地的受灾情况并不严重。舜帝进行了简单慰问之后就准备继续出发了,没想到这时,由于水土不服,舜帝的小女儿忽然生病了,于是舜帝让小女儿留在当地养病,自己带领其他人继续前进视察。

舜帝一行人来到了中原地区,看到的情况不容乐观,当时几乎半个中原地区都被海水冲刷过(后来的中国山西一度成为沿海地区,河南都被淹没过,北上广深同样被海水泡过)。

三苗部落所盘踞的地方在后来的中国四川,这里有海拔较高的避难高地,因此灾情不大。当地民间尊蚩尤为第一神,三皇次之,把黄帝扒拉在三皇的最后。

三苗部落精通青铜冶炼技术。他们在供奉蚩尤及众神的神坛上堆满了海贝,这些海贝可是稀罕货,因为它们来自印度洋,内陆是没有的,这是他们在迁往中原的途中得到的。神坛前立着一颗用青铜制作的摇钱树(后来在中国三星堆出土),树上挂着青铜贝壳,四个方向有四只青铜海贝。贝就是宝贝的意思,贝壳在限制高科技的上古时代曾被当作货币使用过,后来货币的形态又逐步被金银、铜币、纸币所代替,在信息时代成了比特数据。货币只是一种表达形式,一种象征,其真正的价值,是体现了大家的共同认可。

悬崖边耸立着高高的竹楼哨塔,哨兵高声报告:“舜帝来视察了!舜帝来视察了!”民众纷纷在大街小巷里涌现,竞相争睹人类最高统治者的风采。女人们赶紧回到家中,换上了节日的盛装,打扮了起来。

次日,舜帝在三苗部落首领的陪同下,来到三星堆祭祀蚩尤和黄帝,之后观看阅兵仪式,三苗部落强大的军威、尤其是军中战兽大熊猫给舜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熊猫是一种外表可爱但非常厉害的熊,当地人称之为神兽!三苗军队将大熊猫驯服,作为坐骑和特殊武器。大熊猫也可以单独作战,奔跑速度飞快,还可以攀爬很高的树,一巴掌就可以把人或马拍倒在地,双手一掰就可以轻松让人身首分离。更令人吃惊的是,大熊猫的咬合力非常强悍,咔嚓一下,就可以轻松咬断竹子和骨头。经过特殊训练的大熊猫可以咬烂青铜护甲,因此后人在神话传说中说大熊猫是“食铁(金)兽”!经科学家鉴定,在熊类咬合力排名中,大熊猫排第二位,仅次于北极熊,和棕熊持平。在2017年2月,中国四川省乐山市一村庄,一只成年大熊猫偷吃掉村民三十多只羊。此外,还有一只大熊猫更凶猛,曾一巴掌拍倒耕牛并将其咬死,啃食了半天后才离去。原来,大熊猫和其他熊一样,本来是肉食动物,可是大洪水灾难以后,食物严重缺乏,幸存的大熊猫在人类的驯服下,改吃竹笋和竹叶,才顽强地活了下来。

舜封夜郎

舜帝看得心惊胆战,非常怕三苗部落壮大以后会对中央政权不利,于是就没有再去其他地方视察,赶紧返航寻找对策。

舜帝的小女儿的病早就好了,她一直盼望着父亲早点儿来接她,于是天天在海边等父亲的船,日子过得很无聊。有一天,有一位英俊的当地后生也来到海边玩耍,他们偶遇之后,互相确认过眼神,都认为遇上了对的人,于是他们私定终生。舜帝的小女儿很快就有了身孕。当舜帝来到越南太原接小女儿时,大吃了一惊,在了解了情况以后,舜帝看着小女儿的大肚子,心生一计。

原来,那位年轻人正是当地首领的公子!为了制衡中原地区的三苗部落,舜帝在越南太原地区召集当地的部落首领和东南亚地区的其他部落首领组建“耶朗联邦共和国(简称耶朗国,也就是后来的夜郎国)”。同时宣布把小女儿许配给那位年轻公子,并把他们的孩子封为耶朗国(夜郎国)的国王,命其统治中南半岛地区。

“夜郎”是“耶朗”的音译,“耶朗”就是唱诵的意思,指在祭祀活动中以半朗诵半咏唱的形式宣读氏族盟誓,起源于舜帝制定的“耶朗制”。“耶朗”可以看成一种口头立法(因为当时的信息主要就是靠口口相传来传播的),凡是参加“耶朗”的氏族都是“耶朗国”这个共同体的成员。“耶朗制”后来演变为城邦制,希腊、印度、以色列、中国商朝及西周都采用城邦制,和现代欧盟(欧洲联盟)的道理一样。整个夜郎国就是由大大小小的邦国以经济与文化为纽带组成的一个社会组织。

等一切都安排妥当了,不知不觉间已经过了三年。后人在神话传说中讲,舜帝在哪里待一年,那里就可以形成一个小村落;他待两年,小村落就可以发展成为一座小城市;待三年,小城市就可以发展成为大都市。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当时东南亚地区的各路诸侯经常来此地朝拜舜帝,所以当地加紧建设,当初的登陆点已经形成了大城市。给这个大城市起名字时,舜帝说:“上北下南(史前方向,后来在禹帝时才反过来),这里在中原地区的北面,命名为北原?还是上原?”他的小女儿提议:“都不好听,叫太原吧。”舜帝说:“好,那就叫太原吧!”于是,越南的太原成为了夜郎国的首都。

随着夜郎国的发展壮大,加入的邦国越来越多,其地域也变得广阔起来,纵横达数千里,由后来中国的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西广东一带)和中南半岛(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等)组成,华丽变身为大夜郎国,周朝时夜郎国达到巅峰时期,其疆域比汉朝的疆域还大。秦始皇时派兵攻打岭南,占领了广东和广西,大夜郎国就衰败了,汉朝时就四分五裂了,三国时那些邦国就都各自独立了。

“舜帝后人建立越南国”的传说在越南流传了下来。在传说的流传过程中们传说舜帝后人海中龙王的舜帝确实是乘船从海上而来的真龙天子

作者批注:现代越南是大夜郎国的正统传承,因为越南曾是大夜郎国的最大邦国。大夜郎国还有一个小邦国,叫滇国(位于中国贵州)。西汉初年,汉使者出访滇国,滇国国王问汉使者:“大汉和我们大夜郎国,哪个疆域更大?”汉使者误以为夜郎国只是小小的滇国而已,心里暗想:“当然是我们大汉的领地大啊!这个夜郎小国如此自大,小心我们大汉立马灭了你!”在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就是因为越南不但侵略东南亚其他国家,而且还要侵吞中国的广东和广西。本书讲,未来夜郎国后人会再次统一东南亚,和中原后人再次叫板,看谁更大!

作者批注:舜帝到中原视察的路线,可以称作“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可称作“舜帝之路”,在印度大陆漂移到位以后,后人对“舜帝之路”航线进行了改进。


《宇宙通鉴升级版》下部第三回第五节舜封夜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