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神话史诗大片!期待看到《封神》第二部!

刚看完说一下感受:
总结:
特效,道具,演员演技没有问题,但是看过原著或者洪荒小说的不推荐观看。
优点:特效,道具,演员演技,环境、音乐烘托,这些都很到位值得一看,能看出很制作团队确实很用心。
缺点:改动比较大,有合理的,优秀的改动,但是有的地方个人认为有些用力过猛或者不合理。(但是这些看起来不合理的改动可能符合电影这一表现形式的需要因此并非所有看起来不合理改动都是缺点。)
剧情有的地方有待优化,显得有些不合理或者说生硬。
个人的一点小观点:不要带有太多历史辩证的观点去看,不要带有原著心态去看(其实丫的原著也有很多不合理,准确来讲是对抛去一些基本设定的固有观念),否则你会很难受。
享受电影,接受其中的那些不符合时代背景的设定,电影如果全按真实来就没意思了。比如说商朝的盔甲肯定没有电影里拍的那么精美,城墙也没有那么高大,但是你要真拍个小土墙,一帮“原始人”操着棍子互怼肯定没有电影两军对冲来的精彩。
对比原著的改动:首先声明一点,原著本身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合理的改动完全可以让新作品打破原著的不合理,达到超越、升华的效果。但是我觉得有些改动有点用力过猛,导致剧情有些生硬。以下的叙述只是对原著小说和电影区别的阐述,并不意味着这些改动都是不好的,大家客观看待就好。
1.更改了封神量劫引发的原因。原本我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是阐教、截教、人教、西方教这些圣人大教之间的矛盾以及与天庭的矛盾引发的。
2.删除了纣王调戏女娲娘娘的剧情。
3.改动了妲己入商的原因,原著是女娲娘娘震怒派轩辕坟三妖去做掉商朝。
4.封神榜成了女娲娘娘的宝物,让人感觉元始天尊比女娲娘娘低了一层。但是原著来讲都是圣人。(个人主观感受)
5.申公豹成了截教弟子,原著里申公豹和姜子牙都是阐教弟子。(说实话,这里把截教金鳌岛的环境整的和反派老巢似的。通天教主作为庄严的圣人虽然没有出场但我估计如果有后续很可能塑造成死板的反派形象,这样有好处,可以加强剧情的矛盾与对立,适合电影的表现形式。但个人感觉并不舒服,毕竟我还是挺喜欢通天教主的。。。)
6.改编了比干挖心的原因。原著是纣王因为比干的直言相谏怒挖其七窍玲珑心。
7.姬发不敢在监狱里当面顶撞纣王。电影改成纣王去骑姬昌脸,姬昌直接暴怒,这看起来貌似很合理。但我个人认为如果姬昌真这么干了的话纣王当面就把他弄死了,而且身为一方诸侯究竟是选择保住小命还是匹夫一怒,这不必多说。
……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每个人观影感受不一样,个人认为这部封神有可取之处,优点很明显,也能看出创作团队的用心。
但是给我的观感并不像有一些盲目跟风的人吹的那么好。不推荐了解原本设定的观众观看。如果是了解设定的观众,建议是暂时抛弃对原本设定的固有观念,否则这会是一种折磨。
当然,你也可以扔掉自己的脑子,放弃对不合理的思考,只享受视觉的快感。因为有些地方改编的其实在我个人看来并不符合常理,但可是他可能符合电影这一表现形式的需求。
发现其中与原设定的不同进行对比,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需要进行比较,能更好的让我们发现新作品的优点,也能看到新作品的不足。一味叫好吹捧,一味贬低踩黑,这两种行为都没有好处。
如果有问题欢迎指正,谢谢,但是请理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