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冠肺炎原始毒株已被“后浪”淘汰,G614变异毒株传染性更强

2020-06-20 15:31 作者:无涯之夜  | 我要投稿

(本专栏所采用的图片来自纽约时报)

最近,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Hyeryun Choe和Michael Farzan领衔的研究团队对目前全球流行的新冠肺炎病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始的D614毒株已经变异成了G614毒株,且在传染性方面大大增强。

从图中可以看到,G614在2月末已经开始全面取代原有的老毒株——“D614”

对此,官方文档中提到了“在表达ACE2的人胚胎肾细胞的细胞系hACE2-293T中,S蛋白出现G614变异的假病毒感染能力是没突变的9倍”。

而S蛋白正是新冠肺炎病毒用以打开人体细胞的最佳手段,在最早出现的D614毒株上,S蛋白极易脱落,导致其感染能力不稳定,但目前主流的G614毒株却恰恰相反,其有助于S蛋白保持稳定状态。

简单地讲,D614变异为G614的过程十分简单,就是新冠肺炎病毒的第614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D)变成了甘氨酸(G),而这一小小的改变增强了S蛋白的稳定性,并最终强化了病毒的传染能力。

据统计,G614毒株从年初的0,到3月份的26%,4月份的65%,5月份的70%,在短短数月时间内,一跃成为世界主流病毒株。

(这也说明了G614作为新冠家族的“后浪”,相比于老前辈D614更有传播优势)

目前主流毒株的变化过程

除此之外,纽约基因组研究中心Sanjana团队发现G614毒株似乎可以携带更多的致病因子,使得患者的病死率有所增加,但这一说法仅有较小但显著的正相关性。

G614毒株的流行与病死率的关系图

不过,虽然G614变异毒株的感染能力十分强,但它和前辈D614都十分脆弱,康复者的血浆均可很好地中和G614病毒和D614病毒,这使得疫苗和靶向药的研发工作不至于是“前功尽弃”。

目前,我国北京爆发的毒株类型依旧是最原始的D614,基因测序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说法,由此可见,北京这次爆发的疫情终究能够被轻易控制,而这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祝炸酱面尽快健康起来!

新冠肺炎原始毒株已被“后浪”淘汰,G614变异毒株传染性更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