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块八ink围墙粉 测评

2023-06-16 08:21 作者:zghtyarecrenj  | 我要投稿

ink 粉

说到 ink 轴,可能大家就会想起来嘎达龙高端轴体的各种刻板印象,包括:

  • 五块五

  • 国外声卡战士视频里面声音超好听

  • 很高端的缝合材料

  • 很松的轴盖

  • 很烂的弹簧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这些最早来自两年前的刻板印象都是对的。那有些人可能就会说了,啊叹哥,你套件要玩过时的,键帽要玩过时的,轴体也要玩过时的是吧。防尘壁轴体,力驰不够顺滑还是不够稳定?同样是五块五的新ink露秋娜,人家加长轴心不香了?你天天讲你讨厌加长轴壁就搞了个这玩意回来是吧。你超级中意的ug黑不香了?不够hifi?不够og?你天天讲你喜欢樱桃那种标准的尺寸插拔轴体和键帽都舒服就搞了个这玩意回来是吧。

其实挺机缘巧合的,现在你在 keychron 店里面买这玩意,是 268。凑一个 300-50 的满减,用上 keychron 会员券,就能 200 块钱拿下 110 颗。我觉得这个价格属实是非常令人吃惊了,甚至一两年前G银pro就要一块五左右的价格了。接下来我们用一个两块钱不到价位的标准来看看这个轴()

P1 外观

首先看看外观吧。底壳还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ink 底壳,上面有尊贵的嘎达龙logo,然后四角插件灯,模号在四角插件灯这边,注塑点在侧面。ink 材料最经典的彩透透明尼龙,有些地方是亮面的,有些地方是细磨砂面的,个人觉得颜值是很好的。四角插件灯底壳其实对灯不是很友好,因为灯光会被染色。上盖是一个pc盖子,整体都是细磨砂质感的,颜色是稍微偏红一点的粉色,用了嘎达龙logo倒过来的模具,和老的ink是不一样了。模号做在弹片这边的底面,比较正常的设计无需多说。防卡倒装轴是嘎达龙新轴盖的标配设计,虽然有些好像还是会卡一点。和底壳有一定的色差(包括从侧面看起来底壳是光面的,上盖是细磨砂的,质感有所区别)撞色还是挺好看的。轴心是一个防尘壁的肉粉色,防尘壁是比较细的那种,合模线在侧面,前面好像会比后面高一点。不过实际装上键帽的时候不会有干涉,键帽不会前高后低。轴心高度正常,不会出现某些品牌那样稍微高一点的现象。这里稍微提一句,其实漏不漏轴和轴体键帽是有一定关系的,樱桃标准的键帽菊花柱会稍微比键帽边缘凹进去一点点,但是有些键帽是做的平齐的,可能也是有一部分防卡倒装的原因。稍微高一些的菊花柱加上热升华的形变就可能导致观感上从正常打字的角度看漏轴了。或者标准的菊花柱加上比标准要高的轴心(可能的原因有:本身设计或者加轴间纸导致抬高上盖)也可能导致键帽变高。所以如果明明是不漏轴的套件上面你能稍微看到一点点轴体而感到非常抓狂的话,不妨尝试排除一下键帽和轴体的原因。

P2 轴盖和弹簧

然后说说这玩意除了售价之外不符合大家对ink轴想象的部分。首先就是这个新模具的上盖,他不太松轴盖。如果你不暴力开轴的话,这个轴盖还是不太容易松的。这意味着你可以不用加轴间纸了,不过可能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给他增加轴间纸来增加其个性或者改变其声音特征。然后是这个弹簧,这次ink粉使用了一个正常长度的镀黑弹簧,精度我觉得还是挺好的,我那一罐里面没有明显的弹簧差异。官方给出的数据是 15.4mm 50g 触发,我推测应该是 60g 出头的触底。弹力非常足,不会有隔壁某家短弹簧疲软的感觉。个人觉得这个弹簧是大部分人所能接受的。与之相比较的是 ink 围墙黑的弹簧,我觉得那个 20mm 60g 触发的弹簧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不合适的,很重的加长弹簧个人觉得可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比较累的。轴体听起来是没有弹簧音的,一方面是他是一个稍微有一点点加长的弹簧,在轴体里面预压缩会更大,更加不容易出现弹簧音。另一方面是嘎达龙特色润一堆油,我们后面介绍厂润情况的时候再说。

P3 手感

P3-1 按压行程

然后说说按压的感受,这是嘎达龙高端轴体的强项。我们都知道隔壁的特殊材料轴体无润的情况下就会有一个稍微有一点点油润的感觉,这个是upe的材质特性。隔壁的老三样轴体和嘎达龙大部分的无润高端轴体得益于模具的抛光好,手感都是干爽顺滑的。但是你在出厂状态的ink粉上面找不到这种干爽顺滑的手感,因为嘎达龙特色厂润。按压的感觉是非常油滑,稳定性在防尘壁轴体里面是中等偏上的水平,应该能说是稳定的,但是比一些变态稳的肯定是要晃。可以对比一些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轴:对比姜撞奶,更加油润,更加顺滑。对比gpro轴体,感觉油要少一点,顺滑度薄纱。对比力驰的防尘壁轴体,更油,但是力驰厂润薄润轴心四周,ink由于防尘考量没有润滑轴心前后,所以力驰边角顺滑度更好。如果洗掉厂润,就能感受到ink轴那种干爽顺滑的感觉了,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

P3-2 触底回弹

ink粉是加长轴壁的轴,键程是3.4mm,比较短。对于某些比较松的键帽和卡键帽卡不太紧的卫星轴可能会出现跷跷板的情况。触底的感觉是加长轴壁轴体的正常感觉,非常稳定。同时我注意到他的触底在轴壁触底的轴体里面算是比较扎实集中的,在加长轴壁的轴体里面不显得非常的木。我上一次使用加长轴壁集中不木的轴体是力驰创新的地瓜银,再往前就是樱桃银了。这两个轴体的共同点是他们轴壁下方做加长的样式不是加长整个轴壁,而是轴壁下方凸出来两个小点进行提前触底。但是我们可以发现ink粉轴心的方案和g银pro是类似的加长整个轴壁,那为什么ink粉会比g银pro集中许多呢?我们看到现在大部分轴体上面都有的底壳加厚抬高设计,可以看到ink粉抬高的edge padding只有一个小点,而g银pro的那个点要大得多。所以ink粉和g银pro触底的区别不止是材料的区别,还有模具的差异。回弹的手感是比较干脆的,包括启动也是一样,不会出现现在一些轴体出厂润滑侧壁的油带到回弹的地方使得回弹和启动的手感变肉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我高强度使用这些轴体之后还是没有出现回弹的地方有油的情况,好评。其他值得说的地方包括线性轴弹片带来的微弱段落感问题,佳达隆线性轴弹片软而薄,ink粉几乎没有段落感。其实弹片带来的微弱段落感一点也没有对于mx轴来说是很难的,我个人觉得只要控制的比较好感知不明显就可以了。

P4 声音

然后稍微说一下这个轴的声音。先说句闲话,很多外国的声卡博主都用过ink黑,他们视频里面ink黑都很好听。但是实际用过ink黑的人都会知道那玩意其实还是比较散的。那为什么外国的声卡博主都能录出好听的打字音呢?

P4-1 国外声卡战士的ink黑是怎么回事

  •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外国人他们填充套件的思路和国人是非常不一样的。首先就是美纹纸在外国非常流行,即使是很多高端套件都要被“tape mod”。他们觉得tape mod最大的功效就是能让听起来比较薄的东西变得比较“厚”。比如开槽的pcb就是“薄”的,薄的pcb就是“薄”的,黄芯板材的pcb就是“薄”的。1.6mm的pcb就是“厚”的。美纹纸确实有这个功效,但是缺点就是会让同质化非常严重。我本人不喜欢这种tape mod,我顶多把pcb开槽给贴上,这样做同质化不会太厉害。但是我觉得这个东西也不太需要被鄙视,我觉得轴下垫也是一种这样的东西,本质上就是不同的人在使用不同的方式让键盘听起来的声音更加符合自己的预期而已。然后国外一些博主可能不太喜欢使用底棉,他们喜欢使用一种叫做“polyfill”的棉,这种棉可以自由控制铺在底下有多少。这个东西的好处就是他不像底棉,底棉就把空腔音基本上全杀死了,放不放底棉就是两档调节。这个polyfill就是自由的线性调节,放多少就减少多少空腔音。polyfill的另一个有点是他是棉絮一样的东西,只要你不放太多,他就不会顶pcb。虽然我个人不太喜欢这个东西,我觉得这个东西不好看也不好铺,但是我还是想提一句这个东西,因为他确实是挺有趣的,很多情况下适当的polyfill的用量可以使套件声音当中比较刺耳的声音小一些。外国博主拥有tape mod和polyfill这两个武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节套件的声音特征,再加上动圈麦克风和电容麦克风的自由选择和声卡降噪的自由选择,就很容易出外国声卡博主的声卡战士音。这个声音往往和我们平时所熟悉的“hifi”的打字音有所不同,但是也没有太多不和谐的声音,所以我们就会觉得他“新鲜,好听”。我自己的看法是我觉得这些对键盘的填充方式有利有弊,不能以“魔怔”这个词一言以蔽之,我们这些国内的玩家取其长,避其短,就能使得客制化声音这个方面更加符合自己的喜好。

  • 然后就是打字速度对于打字音的影响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有些视频博主的那种分打字速度的打字音,以英文打字为例,30wpm(150cpm)60wpm(300cpm)120wpm(600cpm)听起来是完全不同的声音,比较慢的打字速度往往能够凸显轴体的触底和回弹的声音,但是比较快的打字速度往往听起来不太一样,会凸显空格声音和小键声音的差异。然后那几个比较有名的外国视频博主他们打字速度都挺哈人的,像taehatypes他打字动辄150 160,这种速度下面很难听得清楚某一颗轴的打字声音。这里要补充一下就是键圈的打字测试普遍是偏快的,因为无论是monkeytype还是barneyzhao对于经常录制打字音的人来说基本上是半个熟稿了,monkeytype里面的单词都是非常常见的单词,barneyzhao中文拼音打字网站更是全是键圈词,也算是半个熟稿。

P4-2 ink粉的声音

扯太远了,我们回归正题——ink粉这个东西他声音到底怎么样。触底的声音在轴壁触底里面算是比较集中扎实的了,而且是比较响脆的。回弹的声音是比较响而散的,脆也是很脆,符合大家对pc盖子防尘壁轴体的刻板印象。这颗防尘壁轴心虽然看起来是比较薄的防尘壁,但是如果把他拿出来,你就会发现他的超长、超厚轴壁,以及前脸类似青龙轴的两个斜坡,个人猜测是为了加长轴壁的结构强度。里面的填充结构虽然是全镂空,但是四周壁厚比一般轴体要厚,所以这颗防尘壁轴心是超级重的,即使是普通长度的弹簧以及回弹上盖地方做的阶梯设计也没法阻止他回弹上盖声音响而散。杂音情况是厂润状态没有明显杂音,有一点点点沙沙声。整体声音特征就是响脆,如果从玄学一些的角度来看,他的触底有一点点ink特色的温润的声音,但是会被回弹的脆散所掩盖。总体打字快的时候声音特征用玄学的语言来说就是:

  • 声音风格响脆

  • 触底声音温润

  • 整体声音空灵

  • 富有细节(回弹声音很响的高情商说法)

对比其他轴体:对比油王轴,他的声音要响脆太多。油王轴出厂状态下润的太多了,触底和回弹声音都比较小。对比HG黑轴,他没有沙的声音,没有弹簧音,触底和回弹的声音都更脆,触底的声音更加集中一点。对比ug黑轴(8000目抛光,打磨2w次,润滑)回弹更脆,触底更集中。对比流星白轴,触底回弹都更加响脆。对比青芥轴,触底更加集中。

P5 厂润

然后说说厂润。说到嘎达龙厂润大家就能想到触底被润没声的油王,小袋鼠之类的轴。好一点的可能想到swagkeys浆果之类“出场微润”给轴壁和轴心柱厚厚一层油的客制化轴,或者说漏一pcb油的cap轴和gpro轴。这回ink粉的厂润虽然说使其失去了ink干爽顺滑的手感,但是对于触底和回弹的影响还是比较少的。我已经高强度使用了一段时间厂润ink粉轴,出现触底或者回弹被润没声的是极少数。拆开看这个ink粉轴,可以发现轴心侧壁只有两边有一点点油状润滑,类似精微科极个别轴体使用的点喷雾状润滑,是形成了一个油膜,不容易流动,所以不会触底或者回弹没声。小脚有很多油,常规操作,就不说了。mx轴如果不润滑小脚或者润滑不够就会有轴心和弹片直接的摩擦感,这个摩擦感很大,并且如果时间久了会造成潜在磨损。佳达隆小脚一直润的是比较好的,比隔壁要好多了,隔壁经常小脚没什么油。轴心柱就有比较多的润滑了,甚至带到了底壳洞的里面,这也是导致油润手感的原因。如果这个轴体是轴心触底的,那他很可能就被润没声了。拿开弹簧可以发现弹簧上面油很大,甚至带到了底壳洞的外面,很夸张但是应该不会出太大的问题,因为edge padding的加厚底壳设计可以有效防止这个油留到轴壁下面,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这个东西会不会漏油。厂润总体一致性还可以,有些轴轴心柱稍微润的多一点,会稍微粘一点,但是上机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一致了。总之,这个厂润本身是挺能用的,但是如果你想要洗了重新润滑,那也是很好的。

P6 个性化玩法&缝合

我推荐在进行个性化玩法和缝合之前先把厂润去除,因为底壳轴心洞里面全是油,如果你想要缝合加长轴心的轴就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如果你想要重新润滑的话,佳达隆厂润的油可能和你润滑的油脂混合后分层,也可能漏油,所以也推荐先去除厂润再重新润滑。去除厂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 使用超声波清洗,推荐使用虎头 CA-60S 油脂清洗剂,这个东西我过几天也会出视频说,非常的强大,绝大部分油脂都是能洗掉的,甚至旭华厂润两个300秒就能洗掉。然后这个东西是基本上没啥味道的,也不含矿物油煤油,不像crc精密电子清洗剂味道非常大还有毒。这个东西本身是三十多块钱 500ml,可以重复使用,不能稀释,超声波之后油脂会浮在液面上面,捞掉就行了。剩下的液体建议装起来重复使用,这样500ml可以用很久,三十块钱就挺赚的。虎头官方店铺也参与跨店满减,可以和ink粉凑单。

  • 用纸巾棉签擦,把餐巾纸捏起来擦轴心洞其实比较麻烦,也比较费时费力,更有餐巾纸纸屑留在洞里的风险,所以更加推荐使用棉签。棉签可以购买 BB012 头的,直径是 2mm,非常方便,买国产的也比较便宜。

然后如果要重新润滑、加轴间纸这种大家就自己把握吧。我的建议是注意轴心侧壁带上去的油,如果带上去油很多的话防尘壁就会变成粘尘壁,轴就会进灰,变得很沙。

然后可以说说这玩意潜在的缝合方案,也是我觉得这个轴体相比于力驰创新轴体的主要优点。佳达隆轴体模具尺寸基本上是标准的(除了有点大屁股),所以基本上能缝合任何标准的轴心、上盖、底壳。下面说几个我个人觉得比较有意思或者比较有性价比的方案吧。

  • 第一个是克苏鲁方案,用这个缝克苏鲁还是比较经济的,别的ink轴都比较贵。方案是凯华cream轴心(可以用老酒红pro轴心替代),佳达隆ks3x1乳壳上盖(要看好批次,尽量买乳壳gpro的,否则可能会比较晃或者比较沙)。也有用hg上盖的。

  • 第二个是露秋娜方案,你可以用这玩意和浆果轴缝出一个没有夜光的粉色版本露秋娜。ink粉和浆果轴轴心是同色系的,颜色比较接近,缝起来也是比较好看的。成本是1.8+2.3=4.1,比露秋娜便宜,还可以获得一个粉色的g银pro()

  • 第三个是乳壳山竹pro max plus方案,缝合精微科的轴心相对比较短的轴心,平底或者圆底或者尖底的加长轴心都能轴心柱触底,平底几乎是4mm的完整键程,圆底和尖底是3.7 3.8这个样子。上盖可以任选,精微科上盖或者佳达隆上盖或者樱桃上盖都是可以的,视个人喜好选择。

  • 第四个是上一个方案的变种。缝合精微科的新模具或者老模具超长轴心,是3.2-3.4的键程,取决于用什么轴心。可以使用海车轴或者曼巴轴的ly轴心,或者黑莲轴的pom轴心,或者赤度薄荷绿的pom轴心等等。这个缝合方案适合认为上一个方案触底声音太小或者加长轴心不够的人。

  • 第五个是缝合tec的线性轴心,pom或者hpe都可以。缝合出来是克苏鲁味的。

  • 第六个是缝合旭华的线性轴心,pom或者ly或者pok。缺点是键程太短。

  • 不太推荐缝合段落轴心,因为佳达隆的线性弹片软而薄。

P7 听个响!

暂时没有

P8 总结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个ink粉轴算是618比较划算的东西了,这个东西能低于2块钱怎么看怎么香。抛开这个bug价格来看,ink围墙粉轴依然是ink v2系列一个不错的继任者,大部分人应该都能接受这个轴体。喜欢脆响的轴壁触底的人肯定会喜欢这个声音,喜欢加长轴心声音的人能够尝试众多的优秀的缝合方案;喜欢干爽手感的人可以重新处理,喜欢油滑到手即用的人也是挺能用了。

最后简单打个分。



一块八ink围墙粉 测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