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近视手术认知误区,你中枪了吗?
近视这个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并且也是身边常常能见到的现象。然而近视手术对于许多近视的朋友而言,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熟悉在于不止一次的听人们提起过它的名字。陌生在,只知其名却不解其“意”。

在知道了近视手术这个摘镜“良方”之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一般都是先打开搜索引擎,通过网络上大量的信息结合自身的想象力,自行脑补出了近视手术的全过程,然而,你所脑补的,真的是对的吗?
就福州眼科医院到院的患者而言,许多人对于近视手术的理解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区。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聊关于近视手术的认知误区,看看你中枪了没有。
误区一:只认一种手术方式,不听医生建议
近视手术方式有很多种,有些人钟情于某种方式;也有些人一定要最新的手术方式,认为最新的就是最先进的,非它不可。
其实,近视手术的各种术式并没有优劣之分,因此,在商讨手术方案的时候,多听医生的专业建议。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和医生检查判断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误区二 :近视度数越高,手术效果越好
最近听到一个患者问:我近视度数不高,要不要等过几年度数高了再做手术会好一点?
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首先,近视手术是一种矫正近视的方式,只要出现了近视,只要术前检查合格,无论度数高低都可以矫正!越早做手术就可以越早摆脱眼镜的束缚。
其次,激光手术是通过切削角膜来提高裸眼视力,度数越高所需要切削的角膜就更多。度数低做手术消耗角膜更少,恢复相对更快。
事实上,患者通过专业的术前检查确定其适合进行手术,术后一般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所谓“度数越高矫正效果越好”的说法,也许是近视度数高的患者做完手术后,感觉一下子清晰了好多,而度数低的患者,术前术后的视觉对比没有那么强烈,才会产生这样的误解。所以容易造成近视度数越高,手术效果越好的误区。
误区三:术后可能还会近视,没必要做
手术前有两个严格的要求,一是年满18周岁,二是最近两年近视度数稳定。之所以这么要求是为了术后视力稳定。
一般成年后,眼睛的视力会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只要术后坚持科学用眼,养成健康的用眼习惯,是可以长期保持良好视力的。
但近视手术并非一劳永逸!术后若肆无忌惮的长期近距离看电视、手机,近视仍可能再次产生。
误区四:眼科医生都不做近视手术
网上说:眼科医生因为知道近视手术的风险和危害,所以眼科医生自己都不做近视手术。
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成立的问题,因为很多眼科医生都做了近视手术,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你能看到戴眼镜的医生,但你并不能分辨出这个不戴眼镜的医生是否做过近视手术。
近视手术发展至今,设备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之所以有部分明星、富商、医生还佩戴眼镜,是因为近视手术本身就是一个可选择手术,很多人觉得佩戴眼镜会给颜值加分,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因此选择不做手术也是可以理解的。
误区五:术后易得老花眼、白内障等
近视手术是通过激光消融部分角膜,从而消除近视度数,是一种屈光手术,不改变眼球内部结构。而老花、白内障是眼睛到了一定年龄后的功能性退化,做不做近视手术都会老花,这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