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种能飞的不?777X的舱门又爆了


现在都9月份了,但是737MAX的事情毫无终结的迹象。不论厂方怎么公关,但是用户是不敢拿自家的信誉和生命再胡乱开玩笑。因此厂家也只能继续自己自动延长737MAX的禁飞期。作为一个最大的利润来源之一,现在不但一架737MAX都卖不出去,还要面临越来越多的用户退货和索赔。可以说目前已经积攒了上千架这种飞机,既不能用也不能拆掉,一年的停机费下来也不是一个小数字。对厂家来说,不仅是主力民机型号如此,就是本国空军订购的军机,瀚海狼山前几天的推文已经讲过加油机相当不堪的现状。52架加油机17年下来只交付了12架,而且还几乎每架里面都有各种堪称奇葩的危险外来物。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某公司的生产线管理已经乱到了什么程度。飞机内部到处是碎屑和坚果皮的不仅仅是军机,甚至现在中东的某大客户,

已经坚决拒绝某公司在北卡州查尔斯顿生产线上下线的任何787机型。拒绝的原因和美国空军订购的加油机一模一样,也是内部被发现有大量的不明外来碎屑。客户对另一个生产线上交付的787也是忧心忡忡。因此某公司的787和737MAX这两个过去最赚钱的主力机型。一个已经彻底砸了牌子,另一个距离砸牌子也不算远了。实际上某公司也不想坐以待毙,还想推出新的机型,希望冲破现在的各种各样,接踵而来的“晦气”。最近要推出777X这种新机型,和对手的A350竞争一下。没想到在测试期间,舱门居然爆炸了。这简直就是屋漏偏逢连阴雨。难道仅仅是某公司这两年走背字?其实完全是长期利欲熏心下的咎由自取。最近40年来,某公司一直占据国际民航市场的最大份额。每年都交付飞机七八百架,某种机型往往还没下线,订单就有数千架,
几乎是未来10年都干不完。在这种“大好局面下”。某公司不是考虑如何推出更好的产品,而是只考虑如何榨取更高的超级利润。737MAX的问题,首先就是长期在一个几十年前的旧平台基础上不断的修修补补,早就榨干了原始设计的最大技术潜力,但就是不舍得投入资金研发全新的升级平台。已经危如累卵下再遇到各种新的不靠谱,终于搞的不可收拾。某公司为了省钱,把人命关天的飞控外包给毫无经验的国外软件公司只是一个方面。就是在美国的内部,为了省钱也把生产线搬到了完全没有工业化氛围的南方落后地区。仅仅是这些地方的工人时薪和地皮成本比西雅图等地方低一些。而当地雇佣的员工,教育水平普遍低下,而又懒散惯了。在生产线上都是坚果随时不离嘴。厂方居然对此不管不问,反倒鼓励这种“边工作边休闲的”新模式。这样的管理水平,能生产出合格的飞机那才是真没天理了。

其实这也不是某公司一个单位的问题。在多年的去工业化和全民脱实向虚之后,可以说这个超级大国从上到下,都已经腐朽了。已经不适合严肃大工业生产的高度组织性和纪律性。本国顶级人才都不爱理工科,而外来学理工科的移民恰恰是一群夸夸其谈,更不靠谱的群体。帝国最核心的技术支座,早已千疮百孔。不但飞机是如此,最先进的舰船也是这样。看来米利坚也很难有300年的国运。